劉軍
【摘要】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如果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某些環(huán)節(jié)注意不到,就會給后澆帶的施工帶來困難,導致施工質量不合格,給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帶來損害,本文主要對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的技術及其應注意的事項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后澆帶的施工、技術
前言: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后澆帶施工主要是指在進行鋼筋混凝土澆筑時,為了避免溫度、收縮不均勻的情況下產生裂縫,根據施工設計和施工規(guī)范要求,在基礎的底板、墻、梁的相應位置暫時設置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之后這些構件會進行內部收縮,經過一定的時間后,再將施工縫混凝土進行澆搗,最后將分布結構連成整體。
1、對建筑后澆帶的施工技術分析
(1)后澆帶技術應貫穿于建筑基礎到建筑頂部的整個施工過程。當裙房主體及建筑主樓完成施工結構之后,為使上部梁和板兩側的地梁連接為一個整體,需要采取微膨脹混凝土對其進行澆筑。正常情況下,底層裙房的基礎及高層建筑的主樓應該在同一時間進行施工,保證場地在回填土后變得平整,從而方便其上部結構的施工。同時,對于上部結構來說,無論是按照先高后低的順序或者高低同時進行,一律要依照施工圖對建筑結構預留施工后澆帶。(2)建筑施工時,后澆帶的預留位置一般在結構受力較小的位置。這種結構受力較小的部位主要是在梁與板的變形反彎點附近或者是在梁與板的中部。后澆帶的配筋一般需要同時承受澆筑混凝土成為一個整體后的差異沉降以及差異變形所產生的內力。后澆帶的留置寬度一般堅持方便施工的原則,并根據結構的具體構造要求而定,通常在700-1000毫米,比較常見的有800毫米、1000毫米和1200毫米等。(3)建筑后澆帶的接縫形式。一般情況下,依據墻板厚度的實際情況,將后澆帶的接縫形式分為階梯縫、槽口縫、平直縫以及X形縫等。當墻板厚度在600毫米以上時,通常將后澆帶的接縫做成凹形或者多邊凹形的斷面形式;當墻板厚度在300以下時,通常將后澆帶的接縫做成平直縫形式;而當墻板厚度在300-600毫米之間時,通常將后澆帶的接縫做成上下對稱的坡口形或者階梯縫形式。(4)建筑后澆帶內的鋼筋連接情況及混凝土澆筑。根據后澆帶的具體類型來決定后澆帶的鋼筋是否需要斷開之后再搭接或者另設附加筋等。
2、后澆帶設計注意事項
在結構設計中必須遵循設計圖紙對建筑工程后澆帶進行留設,每個建筑工程的結構、外形等都不相同,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根據該項工程的具體情況,對后澆帶的設置進行充分分析及探究,確保其位置與施工要求相符,施工作業(yè)在設置后澆帶時,施工企業(yè)必須重視相鄰后澆帶之間的距離,通常情況下都會將矩形構筑物后澆帶之間的距離設為30米到40米之間,其寬度的設置則要對施工條件及建筑物的結構進行充分考慮、分析,要將其寬度定為700毫米到1000毫米之間。
后澆帶處的梁板受力的鋼筋不能出現斷開的現象,當梁板跨度較小時,鋼筋可以一次配足;當梁、板具有較大跨度時,必須嚴格遵循施工要求,先將其斷開,焊接工作必須在混凝土補齊前進行。在混凝土沒有澆筑之前后澆帶施工中不能拆除部分模板及支柱,如將模板拆除就會出現變形現象,要在結構受力小的地力進行施工后澆帶的設置,通常都會設置在梁、板反彎點周圍,這個位置具有較小彎矩及剪力;施工后澆帶的位置也可以設置在梁、板的中間部位,這個位置雖然具有極大的彎矩可是剪力卻極小。
3、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由于后澆帶技術的施工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開裂、滲漏甚至危及結構安全的質量事故,因此,后澆帶在施工中應當嚴格依照施工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
(1)后澆帶的接縫形式在施工時必須嚴格依照施工圖的規(guī)定,在接縫中使用堵頭板,并依據接口的實際形式在堵頭板上相應位置裝上相對的凸條。現實中部分施工單位由于沒有依照施工圖進行施工,在接縫處沒有采用堵頭板支模而留出一個自然的斜坡搓,從而導致混凝土在施工縫處的澆搗變得非常困難,造成混凝土密實度不夠而難以達到設計強度等級要求的現象。這種情況若發(fā)生在地下室底板上,甚至還可能產生滲水等嚴重現象。(2)后澆帶澆筑混凝土前,需要對整個截面上的水泥薄膜、軟弱混凝土層及表面松動砂石等依照施工縫要求進行清除處理,同時還要用水將兩側混凝土鑿毛處沖洗干凈,并保證兩側混凝土保持24小時以上的濕潤。工程實際中部分施工單位在澆注后澆帶內混凝土時沒有對兩側混凝土做鑿毛處理,因而難以保證新老混凝土的粘接強度,甚至導致后澆帶兩側出現極易滲水的貫通裂縫。
3、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
現階段,隨著我國建筑事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其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對建筑工程質量的優(yōu)劣將產生極大的影響,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發(fā)生率的不斷攀升,這給國家及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及人員傷亡。基于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企業(yè)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規(guī)范進行施工及操作,做好建筑工程安全防護工作。后澆帶施工作為建筑工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提高其施工技術水平,不僅可以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還能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周期。
3.1后澆帶模板施工要點
嚴格遵循設計圖紙的要求對外墻后澆帶豎向位置進行防水預埋施工,在豎向臨時封堵施工中可以選用快易收口網進行有效處理,支護施工可以直接選用鋼筋網片及鋼筋;在進行內墻體豎向施工縫施工時,可對防水問題不進行考慮,在模板施工方式選擇中,一般建筑工程施工都會選擇綁扎鋼筋網的方式進行施工。在地下室外墻施工過程中必須將鐵件預埋在墻體外側,外墻混凝土施工結束后,要將預制板和外墻進行焊接,將預制板的厚度控制在60毫米左右,選用竹膠板鋼管在其內側進行臨時支撐,在沒有澆注墻體后澆帶的混凝土前必須進行外墻防水施工和回填土施工。同時也可以在后澆帶外側進行一定厚度的磚墻設置,一般情況下都會將其厚度控制在240毫米,磚墻所選用的施工材料主要是MS水泥砂漿,待其具有一定強度時,就可以起到外防水的作用。
3.2后澆帶鋼筋施工要點
當地下室底板及梁鋼筋直徑在16以上時,其連接力式主要應用直螺紋連接,后澆帶處不能出現接頭,必須一次綁扎成形;不同規(guī)格的鋼筋選用的連接力式也會不同,目前常用的連接力式還有焊接、搭接等,在鋼筋斷開施工過程中,主筋搭接長度必須滿足主筋直徑
45倍以上,同時遵循施工需求進行鋼筋數量的添加。
3.3后澆帶混凝土施工要點
在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占有重要位置,必須嚴格依照設計要求在澆注混凝土后澆帶施工前將要澆筑的整個平面進行有效處理,主要是把覆蓋在表而的雜物等進行徹底清理,確保施工表而的干凈整潔,同時鑿毛兩側需要施工的混凝土,為確保其濕潤度,可以選用沖水的力式進行適量地灑水作業(yè),在施工表面徹底清理干凈的情況下就可以進行涂抹水泥漿及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在涂抹工作完成后,再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yè)。當鑿毛與澆注施工順序出現錯誤時,將直接影響到新老混凝土的粘結強度,甚至導致裂縫、滲水問題的產生。
結束語:
隨著我國建筑工程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后澆帶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應用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有效確保建筑物立面及結構的完整性,還能促進建筑工程整體性能的有效的發(fā)揮。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應該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和工程的規(guī)范設計要求,科學、合理、正確地設計后澆帶,最大程度地避免工程出現裂縫、變形等質量問題,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和使用性能。
【參考文獻】
[1]張躍武.探討房屋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1 (12).
[2]龐遠翔.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及注意事項淺析[J].科學與財富,201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