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戎丹
【摘要】隨著我國建筑業的不斷發展,建筑行業對能源的消耗量越來越大,對環境的危害性也越來越大。住宅建筑的最初目的是滿足居民的生活基本安全需求,改善居民的人均生活水平。然而,現代的住宅建設由于缺乏科學的指導,濫用建材,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極大地危害了人們自身的健康。為此,對我國住宅建設中的節能情況做出合理科學的探析就顯得尤為必要。本文的目的就是通過對住宅建筑設計中節能處理方式及其情況做出合理科學的探析,從而希望能給我國住宅建設設計工作者一些設計方面的啟發。
【關鍵詞】住宅建設;建筑設計;節能處理
進入信息技術新時期以來,我國的傳統建筑在設計、施工、耗材等方面均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現在的住宅舒適度與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建筑結構、節能效果等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基本上能滿足居民住宅基本需求。
一、節能處理中面臨的問題
雖然我國住宅的節能效益近些年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建筑業仍然是我國耗資最大的行業。這一現狀不僅沒有得到改善,耗資量反而仍在逐年上升。綜合來看,目前的節能方式仍然只在很小范圍內得到推廣和普及,由于城鄉發展的差異性,城市與鄉鎮節能率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而且有些住宅在設計中并未綜合考慮地理因素特征而做出合理的安排,住宅設計中盲目性過大。在不少城市,過多居民仍然沒有節能意識,主要依靠暖通設施、空調設備來增加室內溫度,對自然條件因素并未加以充分利用。
在住宅建設設計中節能處理方式單一化、而且房屋布局缺乏科學性。設計中并未極大化地采用自然條件為房屋供能。隔熱保溫建材缺乏技術支持,僅停留在材料屬性方面,而且質量不太好。樓房的節水設施、節電設施并不是很健全,缺乏智能化。同時,對現代能源利用率低,開發技術落后。傳統的建材市場不具規模化、專業化。
目前,住宅建材市場過分分散化,很難形成市場規模。且建材市場的部分建材缺乏核心技術含量,建材種類單一,而且節能型建材更是達不到標準。購買節能型建材,由于質量技術不過硬,無意中增加了消費者的失意度,極大地影響了我國建材市場的發展與完善,對于節能型建材,失意度更是普遍偏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削弱了我國住宅建筑的節能效益。
而且就目前我國住宅建筑的節能處理技術而言,技術不完善,有待改進。尤其對大眾化的耗材過程不能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加以制止。就目前的保暖設備來看,主要依靠空調等暖通設施提供能量,而對地熱能、太陽能以及城市輻射熱能等不能有效加以利用,新能源正常進萬家供能的想法目前只停留在想想。
同時,一些建筑企業在施工過程中不能嚴格按照建設部的節能要求進行建設,對節能設計達不到國家要求,而且在一些市區違規違章建筑比比皆是。這極大地浪費了建材資源,而且占用空間資源。這種情況嚴重削弱了我國人居工程的節能理念與節能效益。
二、傳統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節能處理技術
1、被動式節能技術
被動式節能技術主要應用于受自然條件影響的住宅建設中。比如,有些地方的太陽日照時間相對較長,太陽資源充足,這些地方就利用被動節能技術在施工設計中合理地在樓房之間留有一定的距離,讓房間能正常采光,這樣可以減少人造光資源的不必要浪費。同時,合理地樓房間距,使得房屋間的空氣流通性增強,可以在夏季減少空調等降溫設施的使用次數,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有些地方主導風較強,在設計時就讓主房盡量背向主導風方向,從而可以減少冬季室內熱量的散失,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暖通設施的使用次數。同時,由于很好地利用了主導風,在夏季還能加速空氣流通速度,達到自然降溫的目的。一般的設計中,大多數設計師都很好地利用主導風向,從而在設計中達到最優熱效益。
2、主動節能技術
這類技術不受制于自然,完全由人為的因素所決定。主動節能技術在住宅設計中的利用情況也是非常普遍的。比如在房屋的外護圍設計中,通過增加房屋外護圍的保溫能力,達到控制室內熱量的不必要散失的目的。有些設計中還通過在外護圍材料中加入保溫材料,進而提高外護圍的蓄熱能力。同時,在一些較熱的地區,根據具體情況在外護圍中加入隔熱材料,提高建材的隔熱效益。這樣極大地提高了房屋的節能水平。在內護圍中,對室內墻體進行了節能設計,同時對內護圍部分也通過加入保溫材料而極大地提高了內護圍的蓄熱能力。有時還通過對地板進行節能處理,增加地板的隔熱性能,一般通常主要以保溫面板為主。同時還通過購買夾心型保溫材料減緩室內熱量的散失。
3、護圍結構節能技術
住宅建筑的護圍由兩部分組,一部分是外護圍結構,由房頂、外墻等房屋的外部構成,主要是負責房體的外部保護功能,具有抗熱性、防止內部暖氣的散失等功能;另一部分是內護圍結構,主要由內墻、地板、屋頂等部分組成,負責室內的保溫、降溫、防寒等任務,同時它直接關系到居民的住幸福指數。外護圍結構中,如門窗的節能設計與施工過程,通過盡量降低窗墻的面積比例節約不必要消耗的建材資源。合理地窗強比例不僅不影響房屋的美觀程度,還可以有效控制冷氣的滲入量。同時嚴格控制樓房的過度修飾,減少凹凸面積所占的比例,這既滿足美學的需求,而且還能達到節能的效果,提高樓房的節能效益。通常在實際中,減小建筑體形系數,不僅不影響住宅舒適度,而且能優化建筑結構,提高節能效果。合理的建筑體形系數,能讓房屋美觀程度與建材的消耗量均達到最優化。
三、節能處理方式探究
在未來我國的住宅建設節能處理過程中,要努力改進傳統建筑材料。在外護圍和內護圍中,提高建材的隔熱保溫能力,根據不同的區域需求,合理規劃布局城鄉結構,充分利用自然因素,盡量減少人居工程的資源消耗量。大力發展夾心型墻體,提高墻體的儲能隔熱供能。大力發展保溫地板技術,將新的設計技術不斷投入工程實踐。同時還要不斷探究新的能源,如太陽能。通過在住宅設計中大力發展現代新能源技術,將太陽能資源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如在室內燈光設計中,可以根據采光點的位置設計出能匯集太陽光源的室內新型燈具。同時,將地熱資源從地下水中提取出來、充分引入室內。大力發展地熱技術,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傳統的暖通設施的使用次數,促進深水層能量交換速率,而且能極大地提高房屋節能效益。同時多使用相變蓄熱保溫材料,這樣不僅能對外界熱能進行合理地儲存和釋放,減小室內溫差、提高住宅舒適度,而且能極大地改善我們的人居環境。
四、總結
通過對我國住宅建筑的節能設計情況進行總結歸納,然后進行綜合因素對比,不難發現,我國住宅建筑設計中節能處理在技術方面,缺乏成熟的技術體系、理論的指導,過分地片面化追求功利節能。對建材的生產與制造缺乏核心技術,嚴重地傷害了公眾對國內節能建材市場的感情。而且就目前我國面臨的住宅建設節能方面的問題來說,問題復雜而且錯綜,缺乏一定的監督力度。由于建材市場規模小、產品單一,在發展中缺乏核心競爭力,部分建材企業懶散屬于風險防范與監督,建材質量不過關。但總體而言,我國的住宅護圍結構等一些基礎建筑結構中的節能技術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成熟的。雖然目前面臨的節能處理方式單一、處理過程過于簡單化,但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這種情況期待在未來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黃志英.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節能措施應用探析[J].福建建材.2012-10-28.
[2] 陳大昆,鄒寧.基于現代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節能處理分析探討[J].中外建筑.2010-02-01.
[3] 李可,劉彬.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節能處理分析探討[J].城市建筑.201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