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姜磊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促進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我國建筑事業也有了進步。由于建筑的地基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就要求建筑工程的施工具有較好的質量,不僅確保了人們人身財產的安全,還帶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及完善。為了使建筑適應現在化經濟的發展,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會采用鋼筋混泥土灌注樁的施工方式,由于鋼筋混泥土灌注樁施工技術穩定性好,承載能力強,能夠減少沉降量的產生,可能更好的滿足建筑對地基的要求,從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數以及質量,還對經濟的發展有著直接性的影響。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發展,本文將對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建筑事業;地基;鋼筋混泥土;灌注樁施工技術
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越來越高,進而對建筑行業也有了較高的要求,鋼筋混泥土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應用對我國原有建筑基礎以及地質較差的問題得到了處理,經過多年的研究、實踐證明,鋼筋混泥土樁所承載的能力較高,并且施工速度快,沉降變形較小且噪音小等優點,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被廣泛的應用起來,提高了建筑結構的質量,滿足現在化社會的要求,確保了建筑工程基礎的高質量。
一、灌注樁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確定成孔施工順序
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的施工方法有多種,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同,其樁基成孔的方法以及成孔的施工順序也有所不同。比如:采用錘擊打樁或震動打樁法形成的沉管灌注樁,其樁基在成孔時對周圍的土壤會有擠密作用,所以,為了防止樁對周圍的土體產生擠壓,導致土體結構的密實度有所改變,從而影響樁基礎的穩定,所以在實際成孔時,都需要間隔一個或兩個樁位。對于這一點,施工人員應該在正式進行成孔施工前就要想到,并事先做好準備。而鉆孔灌注樁在進行機械擴孔時則不會出現對周圍土體擠壓的狀況,所以這類樁的成孔施工順序一般按照鉆機行走的順序來確定。
2、鋼筋籠的制作
制作鋼筋籠時,要求主筋環向均勻布置,箍筋的直徑及間距、主筋的保護層、加勁箍的間距等均應符合設計規定。箍筋和主筋之間一般采用點焊。分段制作的鋼筋籠,其接頭宜采用焊接并應遵守相關質量檢驗技術規范標準。鋼筋籠吊放入孔時,不得碰撞孔壁。灌注混凝土時應采取措施固定鋼筋籠的位置,避免鋼筋籠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響而上浮。
3、混凝土的配制
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材料與性能要進行選用。灌注樁混凝土所用粗骨料可選用卵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徑不得大于鋼筋凈距的1/3,對于沉管灌注樁且不宜大于50mm;對于素混凝土樁,不得大于樁徑的1/4,一般不宜大于70mm。坍落度隨成孔工藝不同而有各自的規定。
二、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施工中常見的問題分析
1、灌注鉆孔泥漿
泥漿在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施工的第一道工序中起著護壁的作用,第一道工序的鉆孔過程必須要注意孔壁的穩定,所以,一定要保證泥漿的密度足夠承受各方的壓力,以避免樁內發生塌方事故。但是,在挖掘樁的施工時,許多施工人員為了節約時間而急功近利,沒有嚴格要求泥漿的質量,施工規定泥漿的粘土含量要大于二分之一,往往在施工中許多施工人員知識水平有限,很難保證施工能夠達到要求。另外,有些施工行為出現違規操作,比如將砂礫石和其它雜質與泥漿混合使用,在樁孔中關注清水,這些違規操作極易導致質量問題,一旦遇到雨水的強烈沖刷,莊內護壁也容易垮塌而導致返工。
2、灌注樁孔壁坍陷
鉆孔灌注樁孔壁的塌陷也是常見的問題之一,因為施工前對地質條件的勘察不詳細,重視程度不高,在施工時沒有根據土質情況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藝,像泥漿或者是成孔工藝等,導致護壁質量較差,遇到雨水沖刷就塌陷。同時,鉆孔的速度過快,孔鉆時間太長,對清孔的沉渣不徹底等,都會導致泥漿密度過低,孔壁牢固度不高。
3、灌注樁斷樁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的使用常選擇的施工方法就是從孔口直接倒灌,這往往會出現許多蜂窩狀的孔洞,同時,可能會出現新灌注的混凝土沖翻下部,使其停留在頂部,一旦凝結后,混凝土便不密實而出現斷樁的現象。另外,導管埋得太深也會出現問題,因為深度過大,混凝土與其摩擦力也會增大,在導管被提升的過程中易造成連接螺栓斷落或導管破裂,產生斷樁。除此之外,導管的堵塞也會造成同樣的斷樁問題。
三、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的施工
1.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
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是一種在水下澆筑混凝土而成的樁,它比較適用于某些地下水位偏高的地質環境中。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由于是在水下進行混凝土的灌注和澆筑,因此它具有零振動以及零污染的施工優點。除此之外,它還適用于一些土質條件不好或者土質條件復雜的樁基礎的施工,并且所獲得的施工效果良好,其灌注而成的樁的質量比普通灌注樁的質量要好,承載能力也更大。
2、鉆孔
(1)挖泥漿池
泥漿的作用是防止孔壁坍塌和對孔壁起保護作用,它既能使孔內的泥漿不致流入孔外,又能使孔外的水不致滲入孔內,泥漿池應設至距樁位6-8米以外的空地為宜,必須保證一次施工30~40個樁的排放和需求,否則鉆孔時,既浪費泥漿,又太麻煩。泥漿池施工完畢,應從樁位至泥漿池施工兩條排漿循環溝,以便泥漿循環使用。
(2)制作泥漿
泥漿材料的質量是影響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施工質量以及灌注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在進行泥漿材料的制作時,一定要嚴格控制好泥漿的制作質量,嚴肅對待泥漿的制作工作已,切不可將其看成普通的、簡單的溺水混合施工作業。首先,在選擇粘土作為泥漿原材料的時候,需要實驗室對其所選擇的粘土的質量進行試樣鑒定,鑒定合格之后,反復可采用此粘土作泥漿的原材料。其次,鑒定合格后的粘土在制作時,要對粘土進行篩選處理,將一些顆粒直徑大于5mm粘土篩除,留下粒徑合格的、較小的粘土。然后,在選擇水來混合粘土,制作泥漿時,也需要嚴格控制水質,禁止采用具有腐蝕性的,或者水體中含有對混凝土有侵害作用的水。最后,按照制作要求將通過鑒定的粘土,以及符合要求的水輸送到泥漿池進行攪拌、混合。
3、水下澆灌混凝土
水下澆灌混凝土是利用導管中混凝土的壓力將樁孔內的泥漿排出繼而成樁的一種施工方法。施工時先用吊車將導管插入孔 內,在導管的上口下處將預制混凝土塞用8號鉛絲固定,在導管的上部漏斗內裝滿混凝土,切斷鉛絲,混凝土同塞一起突然下落,在樁底擴散,隨后繼續在漏半內加混凝土,將孔內的泥漿全部排空、抽出導管,即形成混凝土灌注樁。導管抽撥時應緩慢地旋轉進行 ,不得猛抽。抽出的導管必須及時清理,以便下次使用。
結束語:
科學技術的進步,完善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藝,致使鋼筋混泥土灌注樁的施工技術廣泛的應用起來,不僅提高了建筑基礎的承載能力,還對當地的建筑工程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推動了我國城市現代化的進程。所以,在建筑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施工人員技術的學習,按照標準的施工流程進行施工,這樣以來就使施工工序得到了保障。
參考文獻:
[1]張雪清;朱莉;泮峰;;瑞安人民醫院地下室基坑支護設計[J];建筑技術開發;2010年12期
[2]聶桂莆;趙金寶;;基坑圍護施工方案經濟對比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1年12期
[3]段斌;;某樓座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1年23期
[4]陳瑁;;攪拌樁+鉆孔樁+型鋼內支撐組合支護在狹小場地深基坑中的應用[J];城市道橋
[5]王博.談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要點[J].山西建筑,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