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強
【摘 要】在當今的建筑工程中,建筑的形式逐步朝著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使得人們越來越重視建筑空間設計的科學性,但是當前在我國建筑的空間設計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因此在建筑空間的設計過程中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設計的科學性。
【關鍵詞】建筑設計;空間設計;科學性
當前,我國的社會科學技術水平在不斷的發展,同時在建筑的空間結構設計方面也出現了很多新的發展趨勢,在結構整體的形式上和設計理念上也呈現出了非常強的多元化趨勢,空間設計在建筑設計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在建筑工程的設計中一方面要充分的滿足人們對建筑功能上的要求,同時還要體現現代人的審美理念,所以在建筑空間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不斷的增強建筑自身的科學性,也就是說,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體現出以人為核心的思想,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考慮到人的主觀感受,當前我國的建筑發展中,綠色建筑的理念正在悄然興起,所以在設計中還應該巧妙的加入一些建筑節能方面的設計,這樣才能保證建筑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基于人的行為心理進行建筑空間設計
我國的城市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同時社會經濟也在不斷的增強,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的建筑行業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在建筑設計中,以人為本的理念也越來越多的應用在了建筑結構中,在建筑規劃和實踐的過程中,建筑空間設計實際上是為了滿足人們在某一方面的需求而進行的設計行為,而站在另一個角度上來說,人的一些行為和心理也會對建筑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二者之間是無法分割的,所以要想提高建筑設計的科學性就必須要對二者的辯證關系有一個相對比較正確的認識。
1.1建筑空間設計的比例應該和人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特點相符
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保證空間設計的比例和人們自身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特征達到一致,這樣才能讓空間給人們更多的舒適感,所以讓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空間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充分應用空間比例對人心理上的影響去設計,這樣才能給居住者創造更加舒適和優美的居住環境,舉例來說,在古代,皇宮使用的都是超大空間的設計,這樣就會給皇帝一種高高在上的感受,同時也借助空間體現出了皇權的威嚴。所以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尤其是針對臥室和餐廳這種功能性比較強的空間,應該充分的考慮人體工程學當中的一些要求,對整個建筑的空間比例進行合理的規劃,這樣才能給居住者創造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環境。
1.2合理利用色彩對人心理的影響
按照相關人員的研究結論人的各種感受,包括尺度感、溫度干和厚重感都會受到周圍環境因素的影響,如果在建筑空間的設計中使用了大面積的紅色就會給人一種很奔放和熱情的感覺,建筑空間整體的感覺也會和溫暖、喜悅這些情緒聯系起來,而藍色是一種平靜感覺,而在溫度上也應該是更加清爽的感受,如果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使用了黃色就會使得人們產生一種非??鞓返男那?,同時還會讓人的內心充滿希望。如果建筑空間的顏色大多選用的是綠色,人的心情是十分放松的,同時人的情緒是平靜的,所以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運用色彩給人們的心理感受來進行合理的設置。如果是在一些比較潮濕悶熱的地區就可以使用藍色和紫色等一些冷色調的顏色,這樣就會減少人們的悶熱感,而在北方一些比較寒冷的地區就可以使用一些紅色或者是黃色這種暖色調的顏色,這樣人們在心理上就會覺得自己置身在比較溫暖的環境中。
1.3在心理科學的基礎上進行建筑空間的圍合設計
如果站在建筑的墻體高度上來說,如果建筑的整體高度不足0.6米,空間的合理性也就無從談起,如果建筑墻體的高度上升到1.5米,這個時候,建筑空間就會有一定的圍合感,如果建筑墻體的高度增加到2到3米的時候,這種圍合感就會顯現的非常明顯,在空間劃分的過程中也更加的方便。如果從建筑墻體的分布來說,平行的墻體,在建筑中的走廊或者是通道是比較常見的,其垂直面的圍合感要比L型的墻體要好很多,不僅如此,其還具備著非常強的導向性和方向感,如果單從方向感這個因素上來說,U型墻體的垂直面方向感最好,同時這種墻體還會使得整個建筑更具通透感。
2、基于節能策略的建筑空間設計
在當今的建筑空間設計中,結構設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同時它也是和傳統設計區分開來的主要特征。傳統的建筑因為技術水平方面的不足,在建筑空間設計方面是比較單一的,同時它也是一個封閉型較強的空間。但是當代建筑空間設計的過程中主要是要凸顯出建筑空間自身的流動性,所以二者在空間的結構形式上也有著非常明顯的差別。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建筑技術的不斷提高使得人們的居住環境有了非常明顯的改善,同時在很多建筑中還使用了空調、暖氣和通風等功能的系統,在建筑所有的能源消耗中,小環境和小氣候的控制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在建筑設計和建設的過程中也逐漸開始應用和重視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建筑節能設計在建筑空間設計中也是增強其科學性的一項十分關鍵的措施。
2.1建筑表層空間
建筑的表層是作為一個存在于其內部微環境與外界環境之間相連的界面。在目前建筑節能設計中,多使用玻璃幕墻系統。這種系統的運用使建筑的擁有了“雙層表皮,,“雙層表皮”在建筑表面形成了一個微觀空間從而讓建筑擁有了調節氣候的功能。雙層空腔表皮是一種建筑外表皮技術該技術的應用更能夠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間從而提升了建筑空間設計水平。這種技術在國外得到了較多的應用。如在英國倫敦的瑞士保險中心該建筑就是把表層空間進行了局部放大,并將其作為公共空間在建筑的環境管理方面這種做法能夠實現按照不同季節的要求進行環境管理。
2.2建筑內部空間
在傳統建筑中由于不同地域中氣候的差異性建筑空間設計方面也產生了相應的適應型結構設計。例如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氣候較為濕熱的傳統民居建筑與寒冷的北方地區的“四合院”都是具有進深布局的圍院式建筑,但是在空間尺度方面二者卻不盡相同。由于該地區雨水較多氣候潮濕并且夏熱冬暖,傳統民居在建筑空間設計上十分注重通風與防熱。當地建筑以緊湊的梳式建筑群落布局實現遮陽通風的效果。通過將庭院的空間尺度收窄達到防熱的效果,并在建筑縱向進深中設置貫通的“冷巷”。以上兩種手段的結合有效地改善了建筑內部的“微氣候”環境。
3、結語
當今的建筑設計和傳統的建筑設計已經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當今的建筑設計中,更加重視的是人的主觀感受,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應該始終將以人為本作為設計的根本原則,在建筑設計中,充分考慮人的需求和舒適程度,盡量滿足人們對建筑環境的實際需要,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過程中,節能建筑和綠色建筑的理念正在不斷的推廣和普及,這也給我國的建筑設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的提高建筑空間設計的科學性,才能為人們創造更好的建筑環境,同時促進建筑設計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苗樹林.建筑空間設計的幾個要點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0)
[2]王琳穎.基于行為心理的建筑空間設計[J].中華民居.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