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優化植物乳桿菌發酵桑葚枸杞果醬的工藝。 [方法]以桑葚和枸杞為發酵原料,以桑葚和枸杞的復合比、白砂糖添加量、乳酸菌接種量、發酵時間為4個考察因素,進行3水平正交試驗,根據制得的桑葚枸杞果醬的感官評分,得出桑葚枸杞發酵果醬的最佳工藝。[結果]試驗優化出桑葚枸杞發酵果醬的最佳工藝為:桑葚和枸杞復合比為0.6、白砂糖的添加量為40%、乳酸菌的接種量為6%、發酵時間為20 h。該工藝條件下發酵果醬醬體細膩、黏稠有紫紅色光澤,有新鮮桑葚和枸杞特有的氣味和芳香,酸甜適中,穩定性良好。[結論] 研究可為桑葚和枸杞的深加工提供一定的試驗基礎。
關鍵詞植物乳桿菌發酵;果醬;桑葚;枸杞
中圖分類號S188+.4;Q939.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05-266-02
Optimization of Lactobacillus Fermentation Process for Mulberry Jam Medlar
GAO Yuan1,2, LI Chun-yan2*, DONG Yan1 et al
(1. Daqing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9; 2.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Abstract[Objective] To optimize Lactobacillus fermentation process for mulberry jam medlar. [Method] With mulberry and medlar as fermentation material, the compound ratio, white sugar dosage, lactic bacteria inoculation, fermentation time were used as investigation factors to conduct orthogonal test. According to sensory score, the optimal technique was obtained. [Resul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 ratio of mulberry and medlar is 0.6, white sugar dosage 40%, lactic bacteria inoculation amount 6%, fermentation time 20 h. The fermentation preserves the delicate body butter, thick with purple gloss, fresh mulberry and medlar peculiar odor and aroma, sweet and sour moderate, good stability. [Conclusion] The study can provide a certain basis for further processing of mulberry and medlar.
Key word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ermentation; Jam; Mulberry ;Medlar
作者簡介
高媛(1984-),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助理研究員,在讀碩士,從事環境微生物及生物技術研究。*通訊作者,教授,從事環境微生物學研究。
收稿日期2014-12-24
果醬是一種長時間保存水果的方法。傳統的果醬制備方法多數是把水果、糖、酸度調節劑及防腐劑等混合熬制成凝膠物質,為獲得良好的凝膠形態和保藏性,其含糖量高達60%~65%,口感甜膩不利于健康,且多注重口感,使得果醬類食品中所含的營養成分不能完全被吸收。因此研究可保留水果營養的制作果醬工藝有重要意義。桑葚具有良好的防癌、抗衰老、抗潰瘍、抗病毒等作用;枸杞具有養肝、滋腎、潤肺、降低血糖、抗脂肪肝,并具有能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有記載稱,桑葚枸杞配合食用具有滋補肝腎、強筋壯骨的功效。
筆者采用植物乳桿菌發酵桑葚和枸杞制作的果醬,pH低于4,能起到天然的防腐和保鮮的效果,突出了桑葚和枸杞的風味和功效,符合現代食品低糖、低熱量、高營養的食品研發理念,為桑葚和枸杞的深加工提供了一定的試驗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
原料。桑葚、白砂糖,購于超市;枸杞,2014年8月購于寧夏銀川;植物乳桿菌,東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實驗室自提。
1.1.2
主要設備。電子天平(BS124S),德國賽多利斯;恒溫培養箱(DRP-9162),上海森信;超凈工作臺(DL-CJ-1ND),哈東聯;高壓滅菌鍋(LDZX-40KB),上海金鵬;PHS-25數顯酸度計,上海雷磁;電熱鼓風干燥箱(DGG-9140B),上海森信。
1.2試驗工藝流程
利用植物乳桿菌發酵生產桑葚枸杞果醬的具體工藝流程見圖1。
圖1植物乳桿菌發酵桑葚枸杞果醬的工藝流程
1.3操作要點
1.3.1
原料預處理。挑選新鮮桑葚和枸杞(去除雜質和腐爛病果)→稱重→清洗→瀝水。
1.3.2
打漿。將桑葚和枸杞分別放入攪拌機中打漿,反復攪打3次使其細膩(以肉眼看不見大顆粒鮮果為準),取渣備用。
1.3.3
發酵劑的制備。用馬鈴薯胡蘿卜培養基擴培植物乳桿菌。
1.3.4
接種發酵。
將制備的植物乳桿菌與混合的桑葚枸杞混合37 ℃發酵。
1.3.5
灌裝。灌裝玻璃瓶經高溫滅菌,灌裝蓋用70%酒精浸泡消毒,將制得的果醬灌裝其內,隨即無菌封蓋、擦凈瓶身后貼標。
1.4果醬感官評定標準
對制得的果醬產品進行感官評分,具體評分標準見表1。
1.5果醬制作工藝的單因素試驗
以桑葚與枸杞鮮果漿的復合比為0.4、白砂糖的添加量為40%、乳酸菌接種量6%、發酵時間為16 h為基數,分別改變桑葚與枸杞鮮果漿的復合比、白砂糖的添加量、乳酸菌接種量、發酵時間進行單因素試驗。其中桑葚與枸杞鮮果漿的添加比例為0.2、0.4、0.6、0.8、1.0、1.2;白砂糖的添加量為25%、30%、35%、40%、45%、50%;乳酸菌接種量為2%、4%、6%、8%、10%、12%;發酵時間為8、12、16、20、24、28 h。按“1.2”的流程制作果醬,根據表1進行感官評定。
得分分指標
色澤口感風味組織狀態pH
0~5黑色酸甜度不明顯新鮮桑葚和枸杞特有的氣味和芳香不明顯不黏稠,放置分層或析水現象明顯,涂抹性差6~7
6~10黑棕色酸甜度欠佳新鮮桑葚或枸杞特有的氣味和芳香不明顯有一定的黏稠度,放置有分層或析水現象,涂抹性一般5~6
11~15巧克力色酸甜度尚可桑葚或枸杞特有的氣味和芳香較明顯較細膩,較黏稠,放置稍有分層或析水現象,有一定的涂抹性4~5
16~20咖啡色酸甜適中新鮮桑葚和枸杞特有的氣味和芳香明顯,無異味細膩,黏稠,放置無分層或析水現象,涂抹性好<4
1.6果醬制作工藝的正交試驗
通過單因素試驗,以桑葚與枸杞鮮果漿的添加比例、白砂糖的添加量、乳酸菌接種量、發酵時間進行4因素3水平正交試驗,根據感官評分確定果醬的最佳配方并檢測其理化和微生物指標。
2 結果與分析
2.1發酵型桑葚枸杞復合果醬工藝研究單因素試驗
單因素試驗結果見圖2~5,由圖2~5可知,較適宜的條件范圍是桑葚枸杞復合比為0.4~0.8,白砂糖的添加量為35%~45%,乳酸菌的接種量4%~8%,發酵時間為16~24 h。
2.2發酵型桑葚枸杞復合果醬工藝正交試驗
通過單因素試驗的結果,確定4個因素3個水平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見表2,試驗結果見表3。
正交試驗結果表明,影響桑葚枸杞果醬感官的因素主次為桑葚枸杞鮮果漿復合比≥白砂糖添加量>乳酸菌接種量>發酵時間。由于最優的方案不在試驗方案內,所以做了驗
證試驗。結果得出,3組平行的驗證試驗結果平均分為99分,最終確定最佳試驗方案為B2A2C2D2。
2.3桑葚枸杞發酵果醬質量標準
感官指標:醬體細膩、黏稠,有巧克力色光澤,有新鮮桑葚和枸杞特有的氣味和芳香,酸甜適中,穩定性良好。
理化指標:糖度35%,pH 2.86。
微生物指標:大腸菌群≤300個/kg,致病菌未檢出。
3結論
桑葚與枸杞鮮果發酵果醬的最佳配方為桑葚和枸杞的復合比為0.6、白砂糖的添加量為40%、乳酸菌的接種量為6%、發酵時間為20 h。該工藝條件制得的發酵果醬醬體細膩、黏稠,有咖啡色光澤,有新鮮桑葚和枸杞特有的氣味和芳香,酸甜適中,穩定性良好,比傳統含糖量≥65%的果醬含糖量低得多,是一種營養健康的無添加劑的安全食品。
參考文獻
[1]
馬震雷,王曉燕,楊愛萍.青梅銀杏發酵果醬的工藝優化[J].食品科技,2013,38(12):130-133.
[2] 吳興壯,張華,張曉黎,等.乳酸菌發酵蘋果醬制備工藝研究[J].遼寧農業科學,2008(3):73-74.
[3] 衛娜,徐曼.利用乳酸菌發酵生產臍橙果醬的工藝研究[J].現代食品科技,2012,28(6 ):667-669.
[4] 王萍,趙墾田,楊春瑜.復合低糖越橘果醬的研制[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1,7(8):80-81.
[5] 韓春然,張帥,葉暾昊.乳酸發酵橘皮果醬的研制[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0,31(12):122-125.
責任編輯徐麗華責任校對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