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
【摘要】當建筑外墻施工的施工質量控制不好時,外墻就會出現滲漏現象。若處理不當,很可能影響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壽命。本文闡述了高層住宅外墻滲漏部位現象,重點就外墻滲漏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高層住宅;外墻滲漏;施工缺陷;防治措施
前言:
由于設計、施工、物業管理和使用等原因,高層住宅外墻時常會出現滲漏的現象,這些滲漏不僅影響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壽命,大大增加了后期的維修費用,而且損害了建設單位的名譽,造成住宅用戶、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直接損失。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外墻滲漏所帶來的種種不便,成為了建設管理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文分析了外墻滲漏的原因,尋找有效的處理措施解決此類問題,以確保高層住宅建筑的整體質量。
1 滲漏部位及現象
1.1 滲漏部位
目前外墻滲漏多出現在夏季降雨時節,常見的滲漏往往出現在空調冷凝水管、檐溝和落水口、空調室外機位處內墻、穿過屋面管道的邊緣、屋面板、洗手間管道、地面和側墻、外墻部位等處。
1.2 滲漏現象
滲漏現象具體表現為:墻面潮濕有水珠、局部有漏水點、施工縫與變形縫處有似泉涌的漏水點,特別是當雨水沿外墻流淌時,該部位基本都會滲漏。
2 滲漏原因分析
高層住宅外墻滲漏原因有很多。包括設計、施工、物業管理;業主改造等。其中設計是關鍵因素,施工過程是重點控制對象,物業管理是排除隱患的關鍵,業主改造是控制難點。
2.1 設計缺陷
近年來,商品房建設獲得了極大的發展。開發商一方面注重樓盤形象和建筑品質宣傳,把外立面設計得更加復雜、美觀,飄窗、造型、線條(腳)、鋼構等比比皆是,大大增加了施工難度和外墻滲漏隱患;開發商為了進一步提高利潤率,大力尋求降低成本的方法。其中有些開發商為降低成本,減少每平米鋼筋含量和混凝土量,在外墻局部部位采用砌塊砌筑(尤其是外窗位置);空調室外機位(開敞陽臺)處不做防水,甚至不做地漏;飄窗頂板、空調板等部位防水細部做法不明確或不做防水;為追求住宅建筑的立面效果,未充分考慮雨蓬等突出構件材質與墻面處理措施;將冷凝水管明排改為暗埋,造成外墻滲漏隱患,部分陽臺、露臺、屋面等排水管直徑太小,雜物阻塞,積水造成外墻滲漏等。
2.2 管理問題
部分建設單位不但壓低中標價而且要求在短時間內建起樓房,達到預售條件,及時銷售回款,經常不科學地縮短工期,造成“快工無細活”的情況。監理單位作為獨立的第三方,不能有效獨立履行監督管理之責任,經常唯建設方“馬頭是瞻”,監督管理之責任大打折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施工單位(含分包單位、勞務公司等)達到建設單位的工期要求,不能嚴格落實質量責任制,建立并執行嚴格的質量管理制度。
2.3 施工缺陷
目前國內外墻的常用工程做法基本都是工人手工操作完成的,材料為原材或半成品,基本無成品。施工過程中人的因素是最復雜、最難控制的因素,加上目前我國工程施工的管理模式(工程總承包,下有多家分包單位、勞務公司),致使施工造成滲漏隱患的原因非常復雜,一種或多種原因都可能導致外墻滲漏。
2.3.1 外墻結構施工問題。目前,施工現場使用的混凝土是商品混凝土,質量有保障。結構問題是主要施工原因造成的。①外墻結構施工縫、墻體裂縫處理不當;②外墻結構墻體狗洞等質量問題處置不當,形成滲儲水隱患和通道;③結構施工期間的施工洞、腳手架(挑架型鋼)孔洞、穿墻螺栓孔洞、燃氣熱水器等強排孔洞、空調冷凝水孔等封堵不密實或留置倒坡;④外墻二次結構砌筑不密實,形成滲水通道等。
2.3.2 外墻裝修施工問題。外墻裝修工序復雜,不同工序有多家施工隊伍或單位進行施工,質量控制難度較大,易造成外墻滲漏隱患。外墻保溫、粘貼砂漿等材料不合格,裝飾做法分格縫耐侯膠封堵不密實,外墻磚砂漿粘貼、勾縫不飽滿,陽臺、飄窗、檐口、線腳、雨篷等部位未做防水或倒坡,空調室外機位等處未設地漏、未做防水或倒坡,外墻經冬夏凍融形成裂縫等都可能造成外墻滲漏。
2.3.3 外門窗施工問題。門窗現場安裝,下列情況會導致滲漏:①裝配尺寸控制不好,致使有搭接密封的位置錯位;②用于固定窗框的緊固螺絲沒有采用密封膠密封;③玻璃安裝后,防水密封膠條填塞不實;④窗框與墻體間未注入聚胺酯發泡膠或注入不密實;⑤窗框下外側未設排水孔或排水孔堵塞;⑥外墻臺倒坡且窗框與墻體間不密實,有縫隙,都會導致滲漏現象發生。
2.4 物業管理
工程交付使用后,物業管理不到位,也是導致外墻滲漏的重要影響因素。①現代社會類似塑料袋、樹葉等雜物又多,像檐溝、屋頂或在建筑物立面造型等公共部位的清理若不及時,易造成積水,順建筑外墻等薄弱位置滲水。②為創收,物業在屋頂或建筑立面坐廣告,廣告支架與墻體固定位置處理不當,造成外墻滲漏。③物業不能有效阻止小業主為方便自己對公共部位的外墻破壞(如安裝空調室外機支架、封閉開敞陽臺等對外墻破壞),造成外墻滲漏。
對外墻裂縫(承包單位維保期已過)不能及時申請公共維修基金,進行維修,造成滲漏。
2.5 外墻縫隙滲漏的主要影響因素
外墻滲漏,首先是裝飾面層損壞或有裂縫,進而沿外墻結構缺陷深入室內。當裂縫的寬度較小時,滲水量不大,加上墻體材料都是無機多孔材料,這部分水在滲透過程中被縫壁周圍材料吸收,因此在室內未見滲漏。同時,當下雨時間不長時,還存在墻體內水分的滲透與蒸發平衡的問題。據有關研究資料表明,在氣干狀態下,墻體裂縫寬度在0.15~0.2mm以下,不會出現滲漏水現象,而在潮濕狀態下,墻體裂縫寬度在0.1mm以下時也會出現滲漏,所以持續下雨時間過長,墻體出現滲漏水的幾率就大。
3 預防措施
施工中要加強過程控制,嚴格監督外墻砌筑按設計要求、施工規范及當地規定進行施工,并對外墻易發生滲漏的部位進行重點預防。
①對基面進行清理,鑿除表面污物并清掃干凈,必要處可用聚合物水泥凈漿抹刷2-3遍,以增強砂漿與基面的粘結能力。②嚴格控制砂漿的標號和質量,打底找平層建議用微纖維加減水劑的水泥砂漿,即可做找平層也可作防水層;外墻找平抹灰層遇不同材料交接處宜加掛金屬網,高層建筑超過24米高的部分外墻,找平抹灰層應全部加掛金屬網。③找平抹灰施工前,對外墻施工中留下的孔洞、框架填充墻的頂部、空心磚外墻的豎縫,首先進行堵洞和勾縫,并作為一道工序進行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抹灰。找平抹灰施工時應分層抹灰,兩層找平操作間隔宜控制在24小時以內。④飾面工程施工前,要求墻體基面和面磚均先潤濕且陰干,在防水層上貼飾面磚時,要掃一遍聚合物水泥素漿。如打底層平整,可用聚合物水泥基復合涂料的乳液加水泥直接粘貼面層,把粘結層和防水層合二為一。⑤加強細部構造處理的質量控制,內窗臺要高于外窗臺2厘米左右;外窗臺向外坡度應≥20%;窗檐、鷹嘴坡度≥20%;滴水槽寬、深應≥1厘米;層面天溝與女兒墻陰角處應做R=100毫米圓弧角;層面女兒墻要做泛水處理。
4 結束語
外墻滲漏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可能產生外墻滲漏。 外墻滲漏是建筑工程質量通病,但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只要嚴格切實按規范、規定執行,認真
核實每一個步驟,同時積極學習、應用新技術和新材料,就能有效地控制外墻滲漏問題。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經驗、完善方法,努力解決建筑工程外墻滲漏這個質量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