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亦弟

這是關系國家未來戰略布局的春天。給百姓更多“獲得感 ”,全社會的“最大公約數”……這些從“兩會”傳來的聲音讓人為之溫暖與振奮。今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繼之而來的“十三五”規劃將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幾乎同步實現。一個新的征程已經開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成為今年“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共商國是和披堅執銳的行動“號令”,也是本刊采訪代表們道出的共同心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委書記韓正
金融與科技驅動創新發展
“我們不是不要GDP,而是不唯GDP、科學認識GDP。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們更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有質量、有效益、惠民生的發展,集中精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兩會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在上海團全體會期間如是表示。
上海在計劃報告中提到2015年的GDP目標是7%。從可持續發展、轉型升級的角度看,上海明確只要經濟發展速度能保持在合理區間,就要把更多精力放在結構調整上,為今后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韓正表示,上海可以在三方面有所作為:一是進一步推動國際貿易合作;二是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三是加快建設和完善樞紐型、功能型航運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上海“四個中心”建設,都應當通過服務國家戰略來實現自身發展。
對于上海自貿區的改革和金融開放,韓正表示2015年還會有重大舉措。其中,自貿區改革目前已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好于預期,將不斷進展和完善。對于金融開放,韓正則表示,蹄疾步穩有序是必須把握的原則。“金融開放就是要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這必須建立在風險有效防控的基礎上,一步一步推進。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和一行三會的總體推進計劃,2015年在金融開放方面還會有重大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5月在上海考察工作時明確要求,上海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這一要求提出以后,上海市委、市政府就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和方案論證。全體會期間,韓正表示:“推進完善方案過程中,有幾個問題是大家關心的,也形成了高度共識。”一方面是牢牢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產業革命大趨勢、人才集聚大舉措。另一方面是聚焦創新體制、創新人才、創新環境和創新工程的瓶頸問題,爭取重大突破,目前已形成初步方案。“如果一切順利,我們打算今年5月提出完整方案,提交上海市委全會審議通過后正式實施。我們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就是要看創新對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讓創新成為一種新動力,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這是根本目的。無論微觀還是宏觀方面,我們都要實現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換。”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書記強衛
蹄疾步穩展現新作為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書記強衛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這次全國“兩會”站在統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新高度,對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作出的戰略部署進行具體細化和落實,為扎實做好今年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4年,江西省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都在全國平均水平之上,而且有很多指標排在全國和中部的前列。其中,GDP的增速達到9.7%,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的增長幅度,都超過了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4年江西出口總額320.4億美元,增長13.7%。實際利用外資84.5億美元,增長11.9%。
“貫徹落實好全國兩會精神,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把握正確方向,注重問題導向,堅持蹄疾步穩,敢于啃硬骨頭、趟深水區,不斷取得改革的新成效。”強衛此前曾表示,江西省創新能力的增強最令人感到高興。據了解,2014年江西省新組建科技協同創新體13個,院士工作站28家、高新技術企業300家。專利申請量2.56萬件、增長51.1%,專利授權量1.38萬件、增長38.7%,增幅居全國第一,時隔15年1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強衛表示:“新常態對于我們的經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們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轉型升級的能力,而這些變化反映江西經濟這架馬車按照中央的要求向前行駛。”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省長郭樹清
污染治理好才能睡好覺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省長郭樹清從證監會來到山東已經接近2年,去年兩會上,有記者問:從“郭主席”已經變成“郭省長”兩個不同身份有何不同之處?當時郭樹清的回答是:“過去忙,現在也忙,差別不大;過去是吃飯吃不好,現在是睡覺睡不好。”
一年后,在山東省開放團組會上,當又有記者重提“您今年睡得怎么樣?”時,郭樹清笑了,他說:“我現在比過去睡得好一些了。”
“污染問題是我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去年我到省政府工作的第一個會議就是研究防治大氣污染的,后來又開了七八次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這項工作。山東是能源消耗大省,污染氣體排放也‘名列前茅,治理大氣污染壓力大,形勢很嚴峻。”郭樹清表示,“睡得好”的第一個原因就是經過幾年的治理,山東的四項空氣指標都實現了下降。但是他也強調,因為過去沒有加上PM2.5的指標,現在還不敢說空氣質量好轉,還要繼續努力。
“我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到2015年,大氣污染治理初見成效,環境空氣質量比2010年改善20%以上,這是非常艱巨的,但是只要全社會都動員起來,我們有信心。”郭樹清介紹說,山東省陸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總趨勢也越來越嚴,如企業減排、淘汰黃標車,近期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每天向社會公布全省17市空氣質量情況。他還表示,全省在干部考核上要把空氣質量作為指標,實行財政資金獎補懲處機制,加大執法力度,從長遠的制度建設著手。
多年來,山東省重工業產值占比較高,是輕工業的兩倍左右,這造成能源資源消耗較大。郭樹清曾表示,調整的過程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更好地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政府可以提出意見和政策導向,重點發揮企業與市場的溝通作用,共同探索結構調整的路徑。
政府的作用是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研究實質性有利條件引進民資,在金融、財政和服務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新的一年,山東如何繼續簡政放權,創造國內領先的營商環境,也是媒體關注的熱點問題。對此,郭樹清說:“去年省政府就明確提出,本屆政府任期內省級行政審批事項要減少二分之一左右,達到國內最少的省份之一,當然數量不是唯一標準,關鍵是看效率和對企業便利程度。今年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同時更重視轉變政府管理理念,簡政放權不是一放了之,本質上是管理方式要實現一個根本性轉變。”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住建廳廳長周嵐
加快城鄉統籌立法規劃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鄉村建設的任務和難度將快速增加,作為鄉村規劃建設的最基層管理機構—鄉鎮規劃建設管理機構職責重要且任務繁重。”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住建廳廳長周嵐表示,目前因受編制和經費來源等因素制約,鄉鎮規劃建設管理機構編制、辦公場所、工作經費普遍存在保障難的問題,專業技術人員流失嚴重。
隨著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乃至社會投入鄉村的建設資金不斷增加,而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總體上鄉村人口趨于減少。那么,如何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進程中,既改進鄉村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又通過科學規劃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做到優化城鄉空間格局,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規范引導農房建設,保護村莊傳統風貌和鄉土文化,建設美麗鄉村等,都需要通過立法保障支撐。
周嵐建議,盡快將《鄉村建設法》納入立法規劃,啟動制定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鎮江市市長朱曉明
生態領先成為發展大綱
江蘇省鎮江市在2014年獲得了幾個榮譽:被授予國家文明城市稱號、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國家綜合保稅區。對于鎮江來說,“生態領先、特色發展”已經成為鎮江的發展大綱。
在圍繞生態建設開展的工作中,鎮江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大投入,項目化推進,全力做好霧霾防控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4年,鎮江市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6.25%,全年累計優良天數240天,占比65.9%,治霾成效位于全省前列。
“第一點,生態領先首先就是主要生態環境指標要位列全省前列,包括PM2.5的降低,包括空氣質量達到優良的天數,今年1到2月份的數字比去年1到2月份的數字都有很大的提升。老百姓在網上寫的說鎮江已經可以見到‘水晶天了。”對于生態領先的含義,朱曉明介紹到,除指標外,第二點就是“生態制度的領先”,就是率先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的制度,建立生態補償排污權等制度,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
第三點則是在能力建設上的領先。“我們低碳城市管理的云平臺向總書記進行了匯報,他給予四句話評價,第一話叫‘卓有成效,第二句話叫‘你們走在全國的前列,第三句話叫‘繼續努力,第四句話叫‘繼續為全國做出更大的貢獻。”朱曉明介紹說,鎮江作為江蘇省生態文明綜合改革試點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同時也是國家低碳城市建設試點市,在全國首創建立了“鎮江低碳城市建設管理云平臺”,實現了低碳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的數字化、網絡化和空間可視化。
第四點是生產方式上的改進,鎮江市正在推動全部園區實行循環化的改造。“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國家級的循環經濟園區,四個省級循環經濟園區,最終的目標是推動企業的清潔生產,把廢棄物都要吃干榨凈,推動低碳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威海市長張惠
架起“一帶一路”東亞的橋梁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威海市長張惠在談及中韓自貿區時建議,山東應該積極地把中韓包括未來的中日韓的經濟合作跟“一帶一路”有機地聯系起來,讓山東不成為一個盡端,而成為一個節點。
張惠介紹說,在中韓自貿區的整個框架中,在國家的文件當中,全國唯一寫進的一個城市就是威海,這對山東全省都意義重大。山東半島在“一帶一路”戰略當中,不應該被看成中國版圖上的盡端。現在中韓自貿區協議已經草簽,結合“一帶一路”戰略,山東半島應該架起日韓跟歐洲的“歐亞大陸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山東半島的青島、煙臺、威海等城市,不再是交通的盡端,將來完全可以通過陸海聯運、海鐵聯運,成為新的節點城市。打造節點,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陸上絲綢之路起點是西安,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泉州,從地圖上看,從泉州往北,從西安往東,節點就是在山東,山東理應在‘一帶一路的戰略當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山東的經濟總量在全國排名第三,也完全有能力承擔這樣一個責任。”張惠表示,“區域性的意義在于先行先試,地方經濟合作就給先行先試提供了載體。這個自貿區不僅在點上,而且會在面上實現地方的整體帶動,它將地區經濟合作納入整個自貿區的框架之下,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首次。”
去年12月28日,青榮城際鐵路正式開通,打開了威海高鐵旅游市場。最近,中韓自貿協定全部文本完成草簽,明確將威海與仁川自由經濟區作為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張惠表示,威海將以2015年和2016年中韓互辦旅游年為契機,特別是借助仁川提出建設“觀光都市”激活旅游業的時機,推動旅游業合作創新試點,推出“威韓連線”特色旅游線路和跨境旅游產品,著力打響“赴韓國旅游從威海起步,到中國旅游從威海開始”品牌,打造國內游客赴韓旅游的橋頭堡和韓國游客來華旅游的第一站。
(責任編輯:黃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