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潔
【摘要】住宅小區景觀設計是現代化城市景觀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城市文明的標志之一。人既要有舒適的室內空間,滿足生活與工作,又需要有良好的室外環境,拓展活動的空間,與自然交流溝通。住宅小區的景觀環境承擔了居民大部分的戶外活動,它極大地影響和改變著居民的生活品質與質量。本文對安置房住宅小區室外景觀規劃設計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住宅小區;室外景觀;景觀設計
1、住宅小區室外景觀規劃設計的概念
住宅小區室外景觀設計是一項關于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活動,是一種包括自然及建成環境的分析、規劃、設計、管理和維護的職業,其范圍包括公共空間、商業及居住用地的場地規劃、景觀改造、城鎮設計和歷史維護等。小區景觀設計是人類的一種能動行為。從宏觀意義上講小區景觀藝術設計是對未來小區景觀發展的設想與安排,是資源管理與土地規劃的過程與行為。從微觀意義上講,小區景觀藝術設計是指在某一區域內,創造一個由形態、形式因素構成的有一定社會文化內涵及審美價值的景物。具體來說,小區景觀藝術設計是對小區所占用的土地進行合理安排,對景觀要素進行藝術性的布局與組合,是景觀既具備使用價值又體現審美價值的行為過程。
2、住宅小區室外景觀的設計原則
2.1人們每天的活動都離不開自己生活的空間--住宅小區。在其進行生活、休息、在街道上行走、乘車,在廣場上休閑、娛樂,小品供人觀賞、評價,樹木草地調節氣候、使人心情愉快等等。同時人們生活在小區內,進行各種各樣的交流活動,這些環境設施為他們的日常交流提供一個空間載體。城市景觀環境設施正是為了滿足這種交流而進行布置。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人們對空間的利用和交往的效果。
2.2景觀設計總體需要做到主題鮮明、立意準確、創新大膽、功能合理、舒適有度、層次分明、四季有景、投資合理。
2.3住宅小區在園林環境景觀布局上,要從社會需求的多角度進行綜合平衡,應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布局疏密適當,使建筑群體之間最大限度地互助共存,以擴大環境容量。
2.4滿足消防設計規范要求,嚴格按照浙江省最新消防設計規范進行景觀設計與施工。
2.5在景觀設計及植物造景上應注意多樣性,特別在植物組合上,要充分注重生物的多樣性。只有保證物種的多樣性,才能保持生態的良性循環。
2.6滿足項目中無障礙通行需求,商業街、單元入戶口、主要景觀節點等區域必須滿足無障礙通行,其無障礙設施必須滿足相關規范要求。
2.7景觀施工圖設計中明確的豎向標高、消防道路及消防登高場地、機動車位和非機動車位布置等內容需土建設計院審核蓋章后方可實施。綜合管線設計完成后由景觀設計院復核井蓋位置、豎向標高等是否符合要求。
2.8對于較開闊空間需考慮景觀坡地處理,滿足地下室頂板結構荷載要求,確保整體效果和諧統一,盡可能在建筑方案設計階段明確室外景觀豎向標高。
3、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的內容
城市居民已經厭倦了城市的喧嘩、擁擠,越來越多的人想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沐浴大自然的陽光、空氣、鮮花。越來越多的人去農村尋找自然,尋找綠色,從而出現了鄉村別墅。在現代都市中,自然景觀越來越少,人們體味不到大自然的陽光、空氣、鳥語花香和宜人之景,希望在生活中能重新領略大自然的美景。
3.1植被綠化設計
植物總體設計必須要滿足空間圍合感和豎向景觀層次性。大喬木規格除特殊要求外不得種植規格較大樹種,大喬木數量不宜過多,亞喬木數量和規格可以適當增多和放大,合理把控工程成本。植物種植必須要滿足最高落葉喬木層、第二高度常綠喬木層、第三高度開花喬木層、第四高度亞喬木層、第五高度球類植物層、第六高度高灌木層、第七高度矮灌木層、最低高度層草坪;做到高低有度、錯落有致、移步換景,并處理好與地下管線的關系。植物選擇應以常規樹種為主,適合本地氣候及土壤條件,如欒樹、香樟、玉蘭、桂花、紅葉石楠球、大葉梔子、杜鵑、龜甲冬青等。灌木應選擇易生長,成活率較高的品種,如夏鵑、紅葉石楠、金邊黃楊、紅花繼木等,品種數量不宜過多,灌木搭配需做到整齊、飽滿、層次分明,建議密實度約為64株/平方米。不建議采用大面積萱草或錦帶花(可以走邊)等植被。灌木的設計規格需于市場規格相符。為保證大苗成活率,樹池苗木的泥球與胸徑需成正比,樹池大小確保容下泥球,圓形樹池凈距不宜小于2.6米;方形樹池不宜小于2米。
3.2景觀照明設計
景觀照明系統設計需做到合理、實用、節能、美觀。庭院燈,高度為3.5m—4m,布置間距約為20m,采用 LED燈,主要位置為小區出入口、單元入戶口、主要景觀道路兩側和主要景觀節點處。照樹燈、特色景觀柱頭燈和水景燈,此三類燈具主要設置與出入口及主要景觀節點處。燈具的選擇應與小區景觀主題風格一致,光線柔和避免炫目,并符合照度要求。燈源以LED燈源為主。
3.3架空層裝修設計
地面采用防滑花崗巖或地磚鋪裝,合理搭配圖案,鑲邊處理,做到既有變化,又成體系,鋪裝厚度宜為25mm。內墻面和頂棚:距離地面1.5米以下墻面采用仿花崗巖漆(設分割線),上部墻面及頂棚采用外墻涂料,頂棚局部管線外露區域增設鋁合金格柵吊頂,墻面有立管外露處增設復合板外包,并留檢修孔以方便檢修。架空層與室外綠地銜接處采用400mm高坐凳擋墻,并用花崗巖壓頂,避免水土流入架空層內。架空層應設置照明燈。
3.4硬景、小品設計
小區主要入口應主題鮮明,亮點突出,并在醒目處設置小區銘牌,合理布置入口處崗亭及道閘的位置,處理好人與車的分流關系,崗亭單獨設計,與建筑和景觀相協調,立面采用干掛花崗巖。主入口車行道區域可采用彩色瀝青豐富主題。對于較開闊的廣場建議考慮高差處理,以豐富視覺效果。鋪裝采用花崗巖石材,合理搭配圖案,并鑲邊處理,做到既有變化,又成體系,厚度根據不同部位合理選用,原則上登高場地及車行道采用60mm厚,人行區域采用25mm厚;設計需明確側石收邊及園路與主路銜接等細部節點圖。地面停車位采用彩色瀝青或60mm厚石材鋪裝;兒童游樂場地采用現澆彩色塑膠地面,兒童活動器械選擇需符合空間特征,造型美觀,保證安全,并處理好場地的排水。沿街商鋪地面鋪裝人行區域采用25mm厚花崗巖鋪裝,車行區域采用60mm厚小規格花崗巖鋪裝;臺階與坡道采用毛面花崗巖貼面。景墻設計可以考慮采用線條、花崗巖花樣拼法或浮雕等手法。
在架空層、廣場、園路等合理配置休閑桌椅和果殼箱、活動花箱、綠籬格柵、路障石等,充分利用景觀小品的靈活性、多樣性以豐富小區室外空間。充分考慮住戶休憩、交流、健身活動需要,因地制宜,結合景觀設計,充分結合架空層、室外公共空間進行布置。入口可以適當設置小型景觀噴泉或硬質水景,設計時一方面確保符合安全要求,另一方面考慮干濕兩用,不采用大型水景。
市政井的標高需略低于綠化堆土標高,視線范圍內需采用雙層井蓋,上層的鋪裝材料、圖案紋理與周圍飾面保持一致,下層采用不銹鋼材質,雙層井蓋的角鋼或者鋼板在施工中做防銹處理。機動車道、出入口或停留性空間避免設置井蓋,綠地內井蓋有較好隱蔽措施。室外安全護手及欄桿宜采用不銹鋼或鍍鋅鋼管材質。圍墻形式宜采用通透式,可配合使用垂直綠化。
4、結語
人是現實生活的主角,同時也是環境的主體,一切環境都是為人服務的。幽靜美麗的環境可以增進人們視覺的舒適感,滿足居民對室內外空間心理及生理的需求,一個小區,無論現代化程度多高,都必須依托大地,與自然結緣。重視住宅小區景觀的規劃,不僅可以為入住的人們創造一個良好的、舒適的、居室外部宜人的環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