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澤
【摘? 要】目的:探究頸部淺表淋巴結的B超聲像圖特點及良惡性鑒別診斷價值。方法:選取我科在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頸部淺表淋巴結腫大患者,根據活檢結果、手術認證,將其分為惡性淋巴結組和良性淋巴結組各50例對其進行B超檢查,回顧臨床資料,分析B超檢查特點,比較良、惡性病變檢查結果區別。結果:通過B超診斷,使疾病診斷與病理診斷符合率達85%,其中良性病變診斷符合率達90%,惡性病變診斷符合率達86%。同時,分析影像學參數,惡性淋巴結的RI、Vmin、L/S指數均與良性淋巴結腫大患者的指數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在頸部淺表淋巴結診斷中,B超檢查是一種有效診斷方法,且有助于鑒別良惡性淋巴結腫大,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頸部淺表淋巴結;B超檢查;良惡性鑒別
在臨床中,頸部淺表淋巴結腫大較為常見,且表現為痛性和無痛性兩種,發病原因復雜。在頸部淺表淋巴結腫大治療中,需要結合病因給予針對性治療,以提高治療效率[1]。近年來,隨著B超技術的發展,B超在鑒別頸部淺表淋巴結良惡性方面被廣泛應用。本文主要分析100例頸部淺表淋巴結腫大患者臨床資料、超聲圖像,比較良惡性患者的B超檢查參數。以下為本次研究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資料
100例頸部淺表淋巴結腫大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手術病檢證實。在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齡均為24~65歲之間,平均年齡(42.8±8.3)歲。并根據病理認證結果,將100例患者分別分為良性組50例和惡性組50例。
1.2檢查方法
在所有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病理認證,B超檢查。患者取仰臥位,用東芝阿波羅400型、西門子ACUSON.Antares彩色超聲診斷儀檢查患者頸部,探頭頻率為5~14HZ,探頭充分接觸受檢部位,并與局部皮膚垂直,進行橫向、縱向掃描[2]。在檢查過程中,根據具體檢查部位調節彩色增益,調節壁濾,觀察B超圖像,記錄淋巴結長/短徑比值(L/S)、大小、阻力指數(RI)、血流類型等。
1.3觀察指標
統計B超檢查的良性、惡性例數,并比較良性、惡性組患者的B超圖像參數[3]。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結果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12.0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x2檢驗,計量資料用 ±s 表示,t檢驗,經過軟件處理,P<0.05表示本次研究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B超診斷結果
在100例患者中,病理確認50例良性患者、50例惡性患者。而經過B超檢查,診斷出的淋巴結腫大85例,診斷符合率為85%,且診斷出惡性病例45例、良性病例43例,檢出率分別為90%(45/50)、86%(43/50)。
2.2 良、惡性患者的B超檢查參數
觀察B超圖像,惡性組患者的阻力指數(RI)、舒張期末流速度(Vmin)、淋巴結長/短徑比值(L/S)等數值與良性組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體數據表1所示。
表1? 比較兩組B超參數(±s)
組別
例數
RI
Vmin
L/S
惡性組
良性組
t
P
50
50
0.9±0.1
0.5±0.3
4.012
<0.05
11.2±4.1
7.6±2.8
5.382
<0.05
1.18±0.21
2.32±0.33
4.365
<0.05
3、討論
在人體免疫器官中,淋巴系統占據重要地位,其主要由淋巴結、淋巴管構成。在臨床中,機體局部病變、炎癥易引發淋巴結腫大,因此,準確檢查淋巴結病變有助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隨著超聲影像學的發展,B超檢查成為頸部淺表淋巴結腫大診斷的主要手段,分辨力強、價格低廉,應用廣泛[4]。在頸部淺表淋巴結腫大的診斷中,可以對淋巴結形態、血流分布狀況進行觀察,分析影像參數,并有助于判斷淋巴結的良、惡性。
在本次研究中,對100例頸部淺表淋巴結腫大患者進行B超檢查,結果顯示診斷符合率為85%,且良性檢出率為86%,惡性檢出率為90%,診斷結果與病理結果一致。同時,分析B超聲像圖可以發現良、惡性病變的B超圖表現存在各自特點。觀察良性淋巴結,其形態為正常橢圓形,淋巴結門為高回聲,門型為主要的血流類型,且RI較低,處于高灌注狀態,L/S較小。而惡性淋巴結受周圍細胞侵入影響,低回聲皮質層增厚,厚度約超過3mm,淋巴結門消失,形狀為圓形,且周圍血管壓迫,淋巴結血管成周邊型,形態彎曲,走向不規則,RI增高[5]。在本次研究中,惡性組患的L/S為(1.18±0.21)、RI為(0.9±0.1),與良性組的LS、RI指數存在明顯差異(P<0.05),研究結果與以往研究報告一致。
綜上所述,在頸部淺表淋巴結腫大的診斷中,利用B超進行診斷,可準確檢測出淋巴結病變,通過分析超聲圖像特點也能有效分辨淋巴結性質,給予針對性治療,因此,B超檢測頸部淺表淋巴結腫大值得在臨床診斷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阮吟,尹正銀,孫醫學等.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對頸部淺表腫大淋巴結良惡性的診斷價值[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2,37(9):1116-1118.
[2]李瑞芬,張冬艷,李曉慶等.頸部淺表無痛性腫大淋巴結的超聲診斷與鑒別[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6):707-709.
[3]夏艷.超聲對頸部淺表淋巴結良惡性鑒別診斷的價值[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1,27(1):45-48.
[4]王蓉.二維超聲和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對頸部淺表腫大淋巴結良惡性的診斷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5):364-365.
[5]楊玉華.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對頸部淺表腫大淋巴結良惡性鑒別診斷98例臨床探討[J].山西醫藥雜志,2013,42(13):762-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