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娟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高層建筑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高層建筑具有占地面積少、用途廣泛、土地使用效率高等優點,導致其發展迅速。由于高層建筑高度高,工程量大、技術要求高,所以高層建筑的施工難度大。建筑施工水平與整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兩者之間的關系也直接影響到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本文針對高層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處理改進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1.高層建筑施工特點
要研究高層建筑結構施工技術,必須對高層建筑結構施工特點有明確了解,這樣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探討出合理的技術以適應高層建筑的發展。雖然高層建筑與多層建筑在某些施工方面具有相同點,但它更有自己的施工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復雜的地基處理技術
高層建筑施工的一個重要前提是:一定要保證高層建筑的整體穩定性。所以,高層建筑的地基處理技術非常復雜。一般情況下,高層建筑的地基埋置深度至少是建筑高度的十二分之一,要是采用樁基方式,埋置深度一定要大于建筑物高度的十五分之一。也就是說,要保證高層建筑的穩定性,其埋置深度至少要達到20米以上,這就使地基處理技術更加復雜,特別是在軟土層上建設高層建筑,由于有很多施工方案可供選擇,如果選擇的方案不同,可能導致工期和工程造價的不同。
1.2 高作業和高技術
由于高層建筑高度比較高,這樣就加大了垂直運輸作業量。高層建筑施工與一般建筑施工相比,最明顯的特點是高空作業量大。高空作業需要的設備、材料和建筑人員的垂直運輸等工作一定要安排妥當,特別是防止高空墜物事故和高空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保障,高層建筑屬于高危工作,必須要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在我國,建設低層建筑所需的建筑材料和建設高層建筑所需的材料有很大不同。低層主要以磚混為主,而高層建筑物主要是鋼筋混凝土,并且不斷向著鋼混結構發展。鋼筋混凝土主要以現澆為主,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施工的難度。
1.3 高層建筑的施工需要多方協作
高層建筑具有工程量大、結構復雜和技術含量高等特點。另外,我國現階段的高層建筑通常是準備、設計和施工同時進行,這就使更多的單位同時參與到工程建設中,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必須加大相互協調和相互合作的力度。
1.4 高層建筑施工時間長
一般情況下,多層建筑和低層建筑的平均工期為十個月。但是由于高層建筑的技術含量高、工程量大、受季節影響明顯,所以它的平均工期比較長,一般都多于兩年時間。現在我國主要通過縮短裝飾和建筑架構工期的方法,達到縮短高層建筑施工工期的效果。如果采用不同的模板體系耗費的時間也不同,所以根據實際選擇合適的模板體系是縮短工期的一種有效方法。
2.基礎工程施工技術
在建設高層建筑的過程中,基礎工程建設在勞動消耗、造價和工期中占有很大比例。如果利用新技術、新方法,可以縮短高層建筑基礎工程的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價和勞動消耗,提高施工質量。
2.1 超流態混凝土灌注樁
超流態混凝土灌注樁的工藝原理是:首先,利用鉆機鉆孔,當達到預定深度時,通過鉆桿芯管利用鉆頭處的噴嘴向孔內自下而上高壓灌注超流態混凝土,當混凝土升至地下水位或無坍孔危險的位置處停止,把整個鉆桿從孔中抽出,再往孔內沉放鋼筋籠,達到設計高度時停止,最后補足混凝土成樁。這種方法連續一次性成樁,具有無污染、無噪音、無振動等優點,還可以在流砂、卵石等復雜的地質條件下順利成樁,并且比較容易解決樁間虛土、斷樁和縮頸等問題。所以,超流態混凝土灌注樁技術具有很多優點。超流態混凝土灌注樁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問題:
(1)在配制混凝土的過程中,選用的水泥、沙石、粉煤灰、砂、水和泵送劑都應該按照相關的標準和要求,按一定的比例配制;(2)輸送混凝土的方法:利用混凝土泵對已攪拌合適的混凝土施加壓力,通過水平鋼管,經由軟膠導管進入螺旋鉆桿的內管,最后進入鉆頭處樁孔中;(3)樁孔中的泥漿應該被壓入的混凝土擠出樁外,保證樁身混凝土的質量;(4)在樁頭部位,加入一定量的碎石或干硬性混凝土,保證樁頭處混凝土的密度;(5)確保鋼筋籠的剛度,使其直立后再放入樁的混凝土中。為了防止鋼筋籠碰撞樁孔的側壁土,應使其端部450mm處向內側彎約30°。
2.2 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
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采用人工挖孔,再安放鋼筋籠,最后灌注混凝土制成基樁。該方法使用的工具簡單方便,在作業過程中無噪音、無振動。為了保證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的安全性,可以利用鋼筋網護壁、現澆混凝土護壁和鋼套管護壁等支護措施,防止土體坍滑,確保工作人員人身安全。
2.3 基礎施工新技術
由于高層建筑物自身的結構要求及所處的周遭環境和地質條件等因素不同,為了適應各種各樣的施工條件,工程技術人員已研制出很多獨具特色的施工設備、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歸納起來,樁基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點:(1)發展無污染、無噪音的樁基施工技術;(2)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甚至是超高層建筑物的出現,使大直徑樁的施工技術成為研究的新焦點;(3)隨著樁基技術的不斷發展,需要研究出更加方便、簡單、綠色和高效的施工設備。
3.建筑施工質量控制策略
3.1規范圖紙設計
作為建筑結構施工的依據,施工圖紙在設計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及設計要求進行合理設計。首先應建立在對建筑結構工程的深入研究與分析之上,其次注意設計方案初步設計后的嚴格專業審核,確保設計方案符合建筑結構工程實際需要。第三,嚴格篩選圖紙設計人員,保證設計隊伍的高水平素質及強烈責任意識,做好建筑結構施工中的人員保障工作。
3.2使用先進施工技術
施工技術的高低直接作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在施工隊伍的建設方面,聘請專業技術素質較高的施工人才對其他施工人員進行技術指導,摒棄陳舊的不符合現在科學的施工方法,確保各項施工細節準確到位,保證施工技術含量。
3.3施工現場控制
施工現場及施工過程中應配備專業技術監督人員,確保各項施工工藝的準確性。現場的控制還應包括現在施工原材料的質量管理及控制工作,保證施工材料達到施工規定要求,做好施工項目的臨時抽檢工作,最大程度上確保施工現場施工質量。
3.4施工驗收工作
建筑結構施工完畢后,嚴格按照標準程序進行驗收工作,對于出現質量問題的工程,無條件責令立即整改,并對返工后的工程進行二次驗收,確保工程質量達到標準要求。同時應做好建筑工程的追蹤審查工作,避免已檢測合格的建筑工程在實際使用中暴露出前期驗收沒有檢測出的問題。
4.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和建筑業的快速發展,高層建筑向著功能多樣和體型復雜的綜合性方向發展,高層建筑施工難度不斷增大,為了適應發展需要,必須提高高層建筑結構施工技術,這樣才能保證高層建筑的質量、穩定性和安全性。建筑結構施工關系到眾多方面,從原材料配制到施工工藝再到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督與控制,眾多因素都會對建筑工程最終安全性能及質量造成多方面的影響。施工單位及施工隊伍應對這些問題產生足夠的重視,在強調建筑工程美觀、經濟的前提下,保證施工質量、提升建筑結構的整體水平。 [科]
【參考文獻】
[1]蘇文雄.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淺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31).
[2]張榮建,張楊.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的措施[J].科技傳播,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