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國麗
【摘 要】低碳生活已經成為了人們向往的生活,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將低碳理念納入到設計環節中,將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實際應用價值。當代設計師在進行建筑環保設計的過程中,將科學技術與低碳理念進行交織融合,必然能夠創造出一個適合人類休息、生活的場所,并為城市的綠色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字】建筑設計;低碳理念;應對方針
引 言: 當前社會的發展已經逐漸的走上了正軌,但是面對發展過程中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趨勢,我們不得不予以重視。雖然我們在經濟發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卻對自身的環境造成了惡劣的破壞。所以,走可續發展道路,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用低碳設計理念,完善建筑的環保性能,提高建筑的利用價值,為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提供積極有效的幫助。所以,本文將著重對建筑設計在低碳理念下的應對方針進行研究。
一、低碳建筑設計理念
環保、節能、舒適、使用等原則,是當代建筑行業在發展中重點追求的目標,建筑的落成主要是為了服務于人類的日常生產生活。但是面對建設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問題以及建筑施工中相關節能環保問題的出現,采用低碳設計理念,對建筑的施工設計進行優化施工,將能夠有效的提高建筑的使用價值,提升其應用的現實意義。為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新鮮的血液以及動力,在進行低碳建筑設計理念的應用中,我們主要考慮以下幾點因素。
1.1能源組合優化
關于能源組合的優化,主要是對一些新興能源的合理利用,盡可能的減少礦產資源的消耗量,從而方便人們對大氣污染氣體排放進行有效的控制,而且在我國工業發展的過程中,人們也可以采用相關的技術來對其燃煤設備進行適當的改造,這樣不僅降低了工業生產的成本,還有利于自然環境的保護。
1.2節能
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將這些節能設備和技術應用到其中,使得人們建筑耗能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設計師們也可以通過對科學技術和自然條件的緊密結合,進而滿足低碳建筑結構的節能、通風以及自然采光的相關要求。不過,由于不同的地區其氣候條件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對其建筑結構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也應該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采用適當的技術手段來對其進行節能處理。
1.3節約資源
對于建筑節能材料和技術的采用,在低碳建筑設計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但可以對建筑結構進行優化,建筑自然資源的浪費,還有效的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
1.4采用天然材料
在對低碳建筑內部結構設計的時候,人們應該盡可能采用一些天然施工、裝飾材料,而且在對這些材料進行使用前,施工人員還要對其質量進行檢查,以避免建筑材料中存在著有害物質,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
二、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方針
基于低碳設計理念對當代建筑進行設計方針的制定,提高建筑的應用價值,通過多角度的選擇為建筑設計的實用性、可靠性、環保性等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在進行建筑設計方針的制定中,應該緊緊的與低碳概念相聯系,優化建筑設計中的不足,提高低碳概念在建筑設計方針中的引導作用,積極的完善建筑設計方針中的不足,提高建筑低碳設計的應用價值,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一個質量更加優越的生活空間,確保人們能夠積極健康的生活。
2.1選址
從個人角度認為碳排放與城市形態結構存在著一定關系,提倡緊湊城市的空間發展模式;當前人們研究了碳排放量與土地利用的關系,認為對土地利用的限制和約束越嚴格,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水平越低。而且建筑物拆除會帶來大量建筑垃圾,現行建筑材料可回收性極差,造成了大量碳的放量。所以選址要結合當地的城市規劃,盡量保證建筑物的自然壽命。
2.2建筑物的體形設計
設計合理的建筑物體形和平面形式,可以有效地促進空氣流通,減少供暖或制冷所耗費的能源,有利于落實低碳建筑理念。不同地區、不同建筑層數的體形系數也有所不同,在設計建筑體形時應當充分考慮體形系數對低碳環保的影響。倡導建筑與室內一體化的設計理念,盡量選用耐久性強、高性能、低材耗的建筑體系,有利于減少施工所耗費的各項資源,降低施工所造成的環境污染。
2.3綠色建材的選擇
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中產生能耗和污染根源,現階段很多常用的建材均會對環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如人造板材會揮發大量甲醛,這些排放物不僅會污染環境,更重要的是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在建筑設計中應多選用工業化成品,或者是可循環再利用的建材,避免使用內含能源高的材料,這是有效降低和控制建筑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徑。此外,在應用新材料的同時,還應兼顧材料的原生態性和地域性。
2.4建筑保溫設計
(1)單一材料的建筑保溫設計
此種設計方案所選用的保溫材料所具備的保溫性能較高,加之保溫材料不用兼顧承重作用,所以其選用的范圍較大。如輕型空心砌塊墻體或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等,均適合用于非承重結構的保溫墻體設計。
(2)保溫材料與承載材料相結合的保溫設計
應選用強度滿足承載要求、導熱系統小、耐久性強的保溫材料。如在砌體結構墻體或鋼筋混凝土墻體內側先做水泥珍珠巖砂漿保溫層,而后做厚度為2mm的紙筋灰罩面的裝飾層,該方案適用于外墻承擔承重作用的墻體保溫設計。
2.5可再生能源技術一體化設計
可再生能源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與建筑一體化設計,形成多功能的建筑構件,即將建筑的使用功能,達到令人滿意的節能和使用效果。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光伏建筑一體化,使得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協調統一,如今,在建筑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光熱建筑一體化,但從目前來看,風能建筑一體化等技術,這些技術大多,是目前我國太陽能,更適于整合于新建建筑中,還可以將太陽能轉化后,而用于已建建筑的改造,熱能利用于制冷與空調,還亟須技術改進。太陽能熱水器,包括太陽能除濕式制冷,熱利用的主要形式。
三、低碳設計理念的推廣與建立完善的后評價機制
為了能夠有效的提高低碳設計理念在建筑行業設計中價值的發揮,通過合理的將低碳設計理念應用在建筑設計中,在建筑成品施工落成之后,為了確保相關低碳設計理念徹底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建立一套完整的后評機制,提高建筑行業對低碳設計利用應用價值的重視程度,是必須予以嚴格落實的。一般在評價機制的設計中,可以通過政策法規的制定、專業機構的實施推進、經濟杠桿的運用、設計師有目的的引導等手段進行低碳項目的推廣,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一個理性的建筑設計過程加上一個具有延續性的環境性能評價過程,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由評價提供的反饋信息最終可以轉化為設計的優化策略。比如在新材料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上,不能單純的從感覺上判斷節能的效果,而是通過一個有效的評價機制,獲得科學的嚴謹的數據,從而從經濟、環保等方面綜合判斷其應用價值。如太陽能光電轉化裝置,成本較高、回收期較長,在大量的居住性建筑中推廣就較為困難。
結語:低碳理念是建筑節能設計發展中重要的組成內容。面對當代城市化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建筑領域的應用技術也在不斷的進行更新,為了提高低碳建筑的環境保護能力,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將低碳設計理念合理的應用其中,必然能夠推動當代建筑領域的合理發展與建設,使建筑行業的發展前景變得更加廣闊。
參考文獻:
【1】萬國洪 基于低碳概念的建筑設計分析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3年12期
【2】劉存發 低碳背景下的建筑設計策略研究 城市建筑 2014年04期
【3】劉明亮 低碳建筑設計理念與技術 低碳世界 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