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霞
【摘 要】逆作法施工通常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軸線或周圍施工地下連續墻或其他支護結構,同時建筑物內部的有關位置澆筑或打下中間支承樁和柱,作為施工期間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結構自重和施工荷載的支撐。然后施工地面一層的梁板樓面結構,作為地下連續墻剛度很大的支撐,隨后逐層向下開挖土方和澆筑各層地下結構,直至底板封底。同時,由于地面一層的樓面結構已完成,為上部結構施工創造了條件,所以可以同時向上逐層進行地上結構的施工。如此地面上、下同時進行施工,直至工程結束。施工企業必須對逆作法施工技術要點進行準確把握,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關鍵詞】建筑;逆作法;技術要點;原理;分類
1.逆作法的分類
半逆作法技術:主要是通過建筑物體地下結構中所存在的交叉格形肋梁,來為基坑中所存在的圍護結構起到水平支撐作用,與此同時,在基坑開挖作業完成后,應進行二次澆筑施工在類型樓板上,這種方式產生的結構具有較好的施工效果。
全逆作法技術:也就是通過地下結構中所存在的各層不同肋型樓板,來為基坑中的維護結構提供水平支撐力。還要進行整體性澆筑作業在樓蓋上,在澆筑過程中,上下建筑材料可以利用樓蓋上留下的預留洞進行直接傳遞。
分層逆作法技術:針對四周所存在的維護結構形式,逆作法技術施工要選用分層次措施進行。這種類型的逆作法作業,一般都通過土釘墻技術進行施工。
部分逆作法技術:對基坑內側所存在的局部土方,其外部圍護結構選用水平化的抵擋支撐。進而抵消側向壓力,降低位移情況產生的可能性。
2.逆作法施工技術的要點分析
2.1地下連續墻技術要點
一般地下室結構外墻水土荷載所產生水平力是由地下連續墻來承擔的,這在建筑逆作法施工中尤為關鍵。要注意以下兩點具體施工要求:首先,修筑導墻。通常情況下,建筑工程導墻主要以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能夠多次重復應用。在具體施工中要對表層土特點、地下水情況及荷載狀況等情況進行充分考慮,一般將其導墻深度控制在1米到兩米的范圍,比地面高度要多出1米左右,將其厚度控制在15厘米到20厘米的范圍內,通常地下室的結構外墻是地下連續墻來承擔水土荷載所產生水平力,這在建筑逆作法施工當中是非常重要的,其具體施工的技術要點應注意下列兩點,一是導墻修筑,在工程施工里,導墻一般是以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顯現的,并且能重復多次使用,在施工過程里,需要考慮到表層土特點、地下水情況及荷載狀況等,通常導墻深度為1m-2m之間,高度比地面要高出1dm,厚度為0.15m-0.2m之間,墻趾要大于20厘米,頂面處于水平狀態,基底緊貼土面,內墻面平行與地下連續墻軸線,防止槽中滲入泥漿,通常情況下導墻要遵循以下順序進行施工:場地平整—挖槽測量—棄土-支撐模板并拆模-導墻外側-回填土等,模板要在建筑工程結束后進行拆除,并進行上下兩道木的設置用來支撐,防止因擠壓等情況導墻產生變形。其次,深槽開挖,挖槽在地下連續墻施工的重要環節,相關施工人員必須對其施工過程加以重視。一般情況下地下連續墻施工周期中一半的時間都是用來進行挖槽作業,在施工中必須控制好施工工期。同時還要重視其精度問題,特別是土層穩定度,如出現土層不穩定情況,要將單元槽長度縮短,在挖槽施工結束后要及時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縮短工期,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倒塌危險度。當施工現場附近存在高大建筑,且具有復雜的施工條件時,還應將單元槽段長度及暴露在外面的時間盡可能地減少,并保證槽壁具有一定穩定性,在施工地下連續墻接頭時,主要接頭有兩種:剛性接頭和柔性接頭,要依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應用哪一種接頭方式。
2.2土方開挖技術要點
在逆作法施工中,基坑周圍立體結構中起水平支撐作用的主要是地下室的各板、梁等結構,同時使地下室以現箱型結構表現出來,這樣在地下室承受土體壓力時,其承受力可以按照各部分所占剛度比進行分配,通常樁身承受的荷載有正摩擦力、自重、負摩阻力、上部外荷載及樁端阻力等,在這些荷載共同作用下,會出現樁抬升及沉降變形等情況。如地質構造相同,在土體壓力承受方面,逆作法施工應用承受的壓力要遠遠小于順作法支護系統,這就要求準確計算中間支撐柱的升抬及沉降數值。當建筑工程施工中,相鄰柱之間的沉降差比警報值大時,應將上部結構施工停止,并對開挖速度進行不斷加快,同時在部分施工段要根據相關情況放慢,或加固及注漿等。土方開挖施工中要重視空間效應,特別是對開挖長度、深度及寬度進行有效控制,要準確計算其影響系數及范圍,并重視時間效應。
2.3沉降差施工技術
在建筑施工中,將有一圈地下連續墻插入,在基坑開挖應力釋放及上部荷載共同作用下,會有抬升及沉降情況在地下連續墻出現,如沉降過大時,將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結構的安全性。通常沉降差必須在20毫米以下,如大于警報值,必須將建筑上部施工作業停止,在局部節點位置進行壓重的加強,也可以選用開挖速度放慢或局部加快等方式。通常情況下為解決基坑開挖出現的立柱樁抬升問題,可以選用將樁上部摩阻力降低的方式。如通過支撐增設或壓力預加等方式進行加固,將坑底隆起所產生沉降問題進行有效降低。將立柱樁承載力加大也可以將沉降差有效降低,如增大樁徑、樁底注漿及選擇高承載力樁端等。通過剪刀撐臨時增加及完成永久墻體結構來解決立柱間剛性所產生不均勻變形問題。
2.4節點施工技術要點
節點就是地下水平支撐與垂直支撐體系的交匯點,逆作法相比其他施工方法存在極大的不同,這種情況下,運用逆作法的地下室結構節點施工將不同于正常施工的節點作業。逆作法主要遵循自上至下施工的順序,在設計時逆作法結構節點,必須符合結構設計規范,要對施工中受荷載條件要求進行最大限度地滿足,對逆作法中水平結構與順作法施工豎向結構進行有效處理。在整個基坑施工中,其主要水平支撐結構就是梁板結構,這些板墻梁柱節點留置必須在剪力最小位置,主要有兩種節點處理方式,也就是預埋剪力連接件施工法和預埋連接鋼板法,預埋剪力連接件施工法具有施工便捷及較好接頭抗剪性的優勢,預埋連接鋼板法也具有施工便捷及接頭受力強的特點,但要求具有較高的電焊質量,焊接量大,技術性強,有時會對施工進度造成一定影響,在實際施工中,必須按照設計規范及具體施工情況進行節點施工。
3.逆作法施工注意事項
3.1設計中應逆向思維
在正作法中,作為豎向構件進行荷載承擔的主要是地下室的剪力墻如核心筒、人防墻及地下室外墻等。在逆作法中,剪力墻的受力模式因其施工方式的不同將發生改變,在計算模型建立時可以遵循大梁進行有效輸入。
3.2鋼管柱與梁板的連接
環梁節點應用時,應在鋼管上預先進行抗剪環箍的焊接,要確保定位的精確性。當施工過程中出現改變地下室標高位置的情況,其處理方式難度大,將增大現場補焊環箍操作難度,因溫度太高可能影響到管內混凝土的受力性能。
3.3鋼管柱吊裝的垂直度控制
因逆作法施工具有特殊性,這就要求選用鋼管柱或格構式鋼柱作為地下室豎向構件,這一豎向構件吊裝時垂直度控制問題是其施工的關鍵環節,首先,將定位在鋼板樁頂標高下方1m位置進行設置,定位鋼板調節螺栓有三個,以此對鋼板水平進行調整,選用鋼筋作為鋼管柱中部并進行籠狀定位架的制作,將井字形定位木架設置在地面,據相關實踐表明,這種定位方式的精度較高,可以對工程需求進行最大限度地滿足。 [科]
【參考文獻】
[1]郭曉梅.建筑施工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前景[J].中國城市經濟,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