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釗
【摘 要】能源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隨著經濟的發展,建筑能源消耗越來越嚴重,加大了能源壓力,因此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十分重要。建筑節能不僅可以減輕環境污染,還能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在綠色建筑中,暖通節能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本文針對綠色建筑暖通節能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措施。
【關鍵字】綠色建筑;節能;問題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環境污染嚴重,能源消耗嚴重,如何協調環境和能源問題成為當今重要問題。對建筑的暖通系統進行優化節能,在不損害基本生態環境的基礎下,使得建筑空間環境能夠長時期的滿足人類健康的從事社會和經濟活動的需要。
1綠色建筑的核心內容
綠色建筑不可簡單理解為草坪、水景等,其準確定義是為人類提供健康、舒適的工作、居住、活動空間,同時最高效率地利用資源、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的建筑物。盡量減少能源、資源的消耗,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多采用有助于提高居住品質的新技術、新材料為綠色建筑的核心內容。現如今,我國的建筑能源消耗嚴重,應大力發展對建筑節能。
2綠色建筑之暖通設計原則
2.1以節能為原則
節約能源、資源,是綠色建筑之暖通的設計原則之一,以熱舒適指標對工程中的節能設計進行指導,目的是為人們提供舒適的室內熱環境。室內空氣溫度、空氣濕度、氣流速度以及人體與周圍環境之間的輻射換熱等均是影響熱舒適指標的主要因素。將這幾種因素進行巧妙組合,達到舒適和節能的協調,并利用房屋圍護結構的熱導性,將房間的微氣候管路系統設計簡單化,減少管材消耗,達到節省投資的目的。
2.2調整好增體與局部的關系
在兼顧個人與全體的基礎上,實行集體供暖,會降低能源的消耗,但也應注意個人的需求,不可強求統一,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不僅能保證各個房間的室內溫度獨立控制,更可實現分戶或分室熱量的分攤功能。
2.3滿足聲、光、色的要求
聲、光、色三者對人體是否感到舒適有一定影響,若人居住的室內環境為暖色調,則室內溫度不必過高,人們就會感到溫暖。部分人認為建筑體形系數與窗墻比越小,節能越多,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窗戶的大小也會影響照進來的陽光多少,若一個建筑開窗面積過小,建筑日照強度弱,進行室內的光線少,室內昏暗,使得白天必須開燈照明,不能做到節省能源。
3綠色建筑之暖通設計存在的問題
3.1在設計管理方面的問題
現如今,我國建筑設計領域仍普遍以業主為中心,為追求經濟效益,大多數工程工期較短,只追求速度,忽略質量,能源消耗嚴重,再加上設計人員與設計部門不夠重視,使得暖通設計在工程中浪費大量材料與設備。
3.2缺乏對用能系統的研究
建筑暖通技術的用能系統主要由設備供應商提供,設備供應廠家通過改善自身的生產條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強對用能系統的研究進而提高暖通技術效率的目標,但用能系統的研究需以一定的基礎研究為前提,這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基礎理論研究作為一個長期工程,短時間不能帶來經濟效益,因此政府扶持力度較小,無法對用能系統進行深入研究。
3.3各方面缺乏積極性
我國現對建筑暖通節能技術缺乏相應的經濟激勵政策,對建筑施工人員和技術設計人員缺乏激勵,無法調動積極性,綠色建筑暖通節能技術需進行長期投資,屬于犧牲經濟利益項目,多數建設單位對暖通節能技術缺乏積極性,不能對節能技術進行推廣。
4綠色建筑之暖通設計的具體措施
4.1做好暖通系統的自身設計
設計最節能環保的暖通產品,是節能的重要部分。由于過分追求經濟效益以及設計工程短,設計人員為趕工期,不能找出最優設計方案,將粗略估計出的方案作為施工階段的依據,無形中增大總負荷,導致費用加大,進而造成能源的浪費。因此,應加長設計工期,普及低能耗的舒適暖通方式,減小能源消耗,爭取實現冷熱源的多元化多樣化。
4.2加強用能系統和節能設備的研究
節能設備的研發在較短的時間內可以為設備制造商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設備制造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節能設備進行研發,有助于節能設備的發展。用能系統的研究屬于基礎研究,使得研究的相對難度較大,研究時期長,對于不同的工程而言,具有不同的特色,需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方案。因此,政府應給予相關政策的支持,有資金對用能系統進行研究,在一定時間內看到經濟效益,從而促進用能系統的發展。
4.3通過政策法規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應建立激勵政策,提高設計以及建筑開發人員等的積極性,對開發單位進行一定資金的支持,促進其發展綠色節能建筑。由政府主導,推進建筑節能法規體系的建設,將建筑節能項目納入建設程序中,形成長期有效的管理機制,激勵各方面人員,加快綠色節能建筑的大力推廣。研究合同能源的管理模式,按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對綠色建筑的節能工作進行推廣,增大綠色節能建筑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
4.4使用清潔可再生能源
通過合理的建筑布局以及建筑構件,利用自然來接受太陽能,也可通過昂貴的太陽能板來收集利用太陽能,進而達到節能的目的。水的比熱容低于其他物質,在夏季,可通過水將建筑物內多余熱量帶走;在冬季,將水里的熱量帶回建筑物,增大室內溫度。因此,可以利用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對暖通系統進行節能。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地源熱泵,以地表淺層土壤作為媒介,將建筑物內部的熱量傳到大地中,在冬天時利用該部分的土壤將熱量傳回建筑物。這種技術較為穩定,性價比較高,應大力推廣。
4.5回收再利用排出的熱量
對冷凝熱與排除風中的熱量進行收集,與加熱系統合并到一起,讓制冷物先進入交換器,將作為生活用水的熱水位于另一側,使用擁有較高溫度的制冷物對其進行加熱,一直到所需溫度為止,供給人們使用,同時還可進行保存,這種回收熱能的效果十分明顯。在用戶較多的建筑物,對新鮮風量的需求大,排風量也隨著增加,可利用風中排出的熱量對新鮮風進行冷處理或熱處理。
5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能源問題日益尖銳,也制約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綠色建筑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為人們提供健康、試用的空間,降低能源的壓力,為使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必須節約能源,因而加大綠色建筑暖通節能的發展十分有必要。
【參考文獻】
[1] 羅振中.淺談綠色建筑節能發展和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3,(1)
[2] 張振剛.淺談綠色建筑中環保節能設計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10)
[3] 孫秀丹.淺談低能耗綠色建筑中暖通空調技術[J].科學與財富,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