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魯華
【摘要】隨著公路建設的發展和進步,我國對公路建設中路基路面的工程質量的重視也逐漸加大,目前,加強公路建設的質量問題是道路施工單位的首要任務,保證道路施工的質量和安全是關鍵。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公路土建工程中路基路面的施工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公路;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方法
經濟的發展建立在交通道路發展的基礎上,公路和橋梁的建設是我國綜合國力提高的重要體現,二十世紀以來,在公路橋梁工程方面我國已經形成了規范化、定性化、合理化、科學化的路羹路面施工技術。主要表現出各種技術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包括:路基(路面)施工技術、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排水技術、防護技術等等。在對施工技術水平進行提高的同時,為了促進我國公路橋梁工程整體水平的發展,在公路橋梁工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對相關施工技術的合理應用給予一定的重視。
1 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概述
1.1 路基施工技術
路基施工技術對公路橋梁工程的建設和發展具有一定影響,在路荃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考慮到公路橋梁工程的路荃都是采用自然土修筑,在對原料進行選擇之前施工人員一定要通過合理的試驗,對原料的物理力學性質、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量進行測試,確保路基的施工。一方面,原料中荃土的顆粒在一定程度上對路基施工適應性具有一定影響,原料顆粒越細對應的回彈模量也會降低,因此在路基施工的技術應用過程中公路橋梁施工人員應當選擇合適的路荃土。另一方面,石灰穩定路基法在路基施工技術中比較常見,主要是因為石灰穩定路基法比較適用于土質較差的公路橋梁路基或者含水量比較高的公路橋梁,另外,對于經濟條件不是很好而對工程質量要求較高的公路橋梁工程中,施工人員通過對石灰穩定法進行有效應用,不僅可以使工程按照標準進行,而且對路基施工的進度也有促進作用。
1.2 路面施工技術
對公路橋梁的整體強度進行提升的關鍵在于能否有效利用路面施工技術。公路橋梁的施工對路面的要求比較高,不僅要滿足公路路面的通行能力強、安全性好,行車舒適最重要的是要保證路面具有足夠承載能力和穩定性。為了保證公路的平整度,在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對可能出現的病害采取具體的預防措施和處理措施是公路橋梁施工人員的首要考慮到的問題。比如:(1)為了防止公路路面出現裂縫問題,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就應該提前對所用的水泥材料的穩定性以及是否出現裂縫的可能進行分析和了解,通過一定的方式對路面貨材料的含水量和塑性指標進行測試,從而有效地效解決路面施工技術中的溫縮和干縮現象,提高公路橋梁的強度和力度。(2)在路面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施工人員在選擇施工材料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材料的強度、塑性、韌性等因素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考量與測試,在所有材料滿足路面施工技術要求的情況下對材料進行選購,這樣保證了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3)為了減少施工路面的裂縫問題并提高整個施工強度,施工人員在公路橋梁路面施工過程中應當對注緩凝減水劑等方法進行有效利用的同時,盡量使用水泥類穩定材料的含水量達到最佳效果。
2 路基路面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1 對路基的填料與壓實
路基路面施工過程中遇到特殊的潮濕地理氣候環境對路基的壓實工作具有一定難度,在此基礎上對路基修建的標準也要做一定的調整。(1)將壓實標準在標準的基礎上進行降低兩到三個百分點;(2)在路基料中添加一定的生石灰或者其他吸水材料提高吸水工作以及加固吸水效果。盡管如此,路基里面實施過程中路基的調料和壓實問題已經在一些特殊地區引起了較高的重視。在此基礎上施工人員在路基進行填料和壓實之前一定要將黃土路基的填料填筑和壓實的問題考慮到位,做好填挖界面的測量工作和結合工作是黃土路堤進行施工的前提。另外把坡面的雜草進行清除,以便內向傾斜臺階的建設。在對路基進行碾壓之前,考慮到黃土的含水量較少,應該在其中加入適量的水;相反,一旦出現黃土含水量偏高的情況則可以通過添加一定的生石灰對黃土進行吸水最終達到平衡。相對來說還有一些透水性較差以及干濕度比較難調節的老黃土,個頭較大的土塊破碎起來也比較費勁,因此,在使用之前有必要做好實驗測量工作,并針對實際情況進行適當改造。另外還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壓實次數,確保表面的下沉量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如下圖1為某工程根據試驗結果編制的表面下沉量和壓實次數之間的關系圖。
圖1 表面下沉量和壓實次數之間的關系圖
2.2 路基路面排水方式
路基路面的強度在一定程度上受水的含量影響較多,路面含水量過多是造成許多路面和路基出現破損和侵蝕的主要原因。因此,對路基路面的排水工作建立一定的排水系統,結合當地的排水規劃,積極配合并協調排水工作有利于道路周邊的農田、水利設施的保護環境。為了防止施工后期由于各種原因所造成的排水問題給路基和路面乃至整個道路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影響,在整個路基建設工作中施工人員務必要注意排水工作合理進行。地面排水、路面排水和地下排水是路基路面排水工作主要內容。其中截水溝、邊溝和地表的排水管道是地面排水工作常用的排水設施。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相比其他的公路的排水要求較高,在此基礎上對排水網的建設標準有了一定的改進和要求。為了提高路基工程的質量,施工人員需要對道路兩旁的灌溉溝渠系統進行重新分布和改造。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是路面排水的兩種主要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將路面上的降水和積水進行快速的排除,減少路面積水的滲透以及對路基的威脅。為了保證滲水量的增大,目前很多工程都是采用滲井和暗溝進行地下排水。對地下排水方式的選擇需要根據具體的道路建設和環境要求。
2.3 公路路面平整度的控制
據了解,公路路面平整度的問題是整個公路施工過程中的重要檢測內容。公路路面路基不平整產生的影響主要有:(1)使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出現顛簸,給駕駛員造成一定的不適;(2)隨著車輛車速的加快,路面對車輛的磨損程度加大。不正確的操作控制程序是導致公路路面不平的主要原因。要保證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的平整度并達到國家標準,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加強:(1)加強對施工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2)提高施工技術人員的工作責任心;(3)公路施工現場的監管與控制進行加強;(4)加大投入各種測量檢測儀器的使用,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3 公路土建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方法
3.1 路面施工方法
(1)原材料的選擇。原材料的選擇影響到整個路面質量的好壞。材料的選購需要注意一下幾點:首先,不同的瀝青材質具有不同的測試標準,在選購之前需要對瀝青的混合料進行試驗;其次,按照相關指示和標準對礦料和石料的穩定性進行嚴格檢測,對材料的指標按照一定程序進行操作確保精準無誤;最后,按照工程要求對所需材料的礦粉和消石灰進行選擇。(2)路面施工。為了確保施工的進度和質量,保證原材料以及設計方案的順利進行,在施工前鋪筑一段試驗路面,按照工程要求和標準,對路面進行動穩定度試驗和凍融劈裂試驗,待所有條件合格后開始正式施工。另外,為了防止運料卡車對攤鋪機出現碰撞在路面施工階段建議使用瀝青混合料轉運車。鋪筑路面的過程中在控制成本的同時需要對工程的質量進行提高,保證路面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壽命,所以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公路路面的寬度、厚度以及各種材料進行全面考察和分析,確保整個工作協調有序。(3)排水技術。排水問題是檢驗路面質量的關鍵所在,在路面施工過程中做好排水工作是杜絕各種問題發生的主要方式,排水方式主要有采取集中排水、及時排水和分散排水。在路面排水中脯砌防護投置邊溝、截水溝和急流槽也是排水工作的有效手段。
3.2 路基施工方法
在填筑路基的時候要注意以下三點問題:(1)在施工前,充分做好準備工作。比如對路基進行徹底的打掃,將果皮、樹枝以及碎石等可能會影響施工的物體弄走,對路基有坑洞的地方必須填平坑洞。(2)首先對公路施工的的環境以及地質的特點進行科學的分析,評判填筑路基原材料的比列,并及時的調配好原材料。(3)確定路基分層的厚度。分層必須先參考設計圖紙,再結合施工現場的地質環境以及壓實工具的性能綜合考慮。路基壓實過程影響因素有很多,比如地理因素、人為因素,主要包過以下三點:路基土壤的密度以及濕度;壓實施工的時候采用的壓實工具以及分層的厚度;整個施工過程中的管理。另外,不可忽視的是路基圖紙以及路基含水量,根據相應的壓實設備選擇相應的土層厚度進行分層壓實。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必須制定現場施工標準,嚴格的按照標準進行施工,并且進行實施監控,通過以上手段才能讓路基以及路面更平整更嚴密,才能保證公路的質量。
4 結束語
通過分析我國交通土木工程路基以及路面問題,可以看出大部分有質量問題的公路都是由于不嚴格的施工技術所造成的。公路質量問題首先會給人們的生命以及財產帶來嚴重的威脅,其對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制約。所以嚴格把關路基以及路面的施工技術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國家公路發展積累經驗,在技術不斷的突破,不斷創新的同時結合實際操作完善路基以及路面的施工技術,再通過嚴格控制、管理現場施工技術,從而將路基以及路面質量不穩定所帶了損失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王長柏.交通荷載作用下公路路基工作區深度研究巖土力學.2013,(02):52-54.
[2]錢坤.公路路基路面及擋土墻靈活性設計綜述[J].工程建設與管理,2010,(03):108-110.
[3]王曉紅,公路路基路面施工關鍵技術環節的控制[J].現代公路2013,(23):144.
[4]程品.交通土建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要領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0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