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麗 孫燕
【摘要】本文主要就園林工程樹木和花卉選用問題進行了詳細的探索研究,科學的選用園林植物和花卉才是重要的課題。
【關鍵詞】園林植物;?園林樹木;?園林花卉;?選用
一、前言
園林工程植物和花卉選用的分析是園林工程管理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園林工程植物和花卉選用現狀的分析可以發現存在的問題,而對選用方法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在實際的工作中找到更好的管理方法。
二、園林工程植物和花卉選用的意義
我國園林工程綠化苗木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多年來一直沿用傳統的露天植物和花卉栽培方式。大多品種單一、規模小、生產技術落后、苗木質量不穩定、苗木成活率低、產品供應季節短、生產周期長、生產率低、占用大量的優質農田,遠遠跟不上選用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園林工程綠化事業的選用。迫切需要尋找一條產量高、質量穩、生產周期短、可實現周年供應、產業化水平高及能出口創匯的現代化綠化苗木生產新途徑,為改善我國人居環境及生態、生境,提高城市綠化、美化程度打下良好基礎。
1、園林工程植物和花卉是城市環境建造不行或缺的重要組成方面
由于國民經濟建造的選用和公民物質文化水平的增加,大家對城市園林工程綠化的標準亦愈來愈高。對樹苗的數量、種類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而綠化的前提就是園林工程植物和花卉。
2、園林工程植物和花卉選用存在著一些問題
這些年,由于國家各級政府對園林工程生態和城市環境建造的注重,植物和花卉業以其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吸引著較多的人員與部門進入該職業,從而在相應程度上推進了城市園林工程綠化的選用,但也帶來了不少問題。
三、園林工程植物和花卉選用現狀的分析
苗木是城市園林工程綠化建設、提高環境質量的物質基礎之一。建國以來,植物和花卉在城市綠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選用,我國的園林工程植物和花卉大都是事業型的,財政給予一定的補貼,在新品種的培育、園林工程機具等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而且我們的經營模式仍停留在較低的水平,處于高消耗、低效益的階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運營機制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選用
計劃經濟條件下造成的“平均主義”和“大鍋飯”現象普遍存在,使得植物和花卉職工存在“干多干少一個樣”的思想,限制了勞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的植物和花卉甚至主要依靠民工干活,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惡性循環,使植物和花卉的經營陷入困境。
2、苗木新品種開發落后,苗木結構不合理
一些植物和花卉在生產經營表現嚴重的不足,表現在生產方式落后,經濟效益低下,苗木在質量和價格上缺乏競爭力。其重要原因是新優品種少,原有品種單調,苗木結構不合理,特別缺乏大規格的優質苗木,缺乏市場競爭力,給外地苗木搶占市場以可乘之機。
3、苗木經營管理方式粗放
從苗木的出圃、包裝、運輸等一系列程序,沒有規范的管理制度,管理方面,依據傳統的管理方式,沒有科學的管理程序,影響苗木質量和生產。經營方面沒有采用靈活多樣的經營手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植物和花卉的選用。
4、國有植物和花卉業的體制制約,使園林工程植物和花卉出現無序競爭
幾十年來,國有植物和花卉一直獨領風騷,但是,近幾年來,非公有制植物和花卉選用迅速,他們以其靈活多變的經營體制搶占市場份額,而國有植物和花卉仍固守著平均主義和大鍋飯的陳舊觀念,其結果是經濟狀況日趨衰退,慘淡經營。
5、園林工程苗木生產水平低,不能滿足園林工程綠化選用的需求
目前多數植物和花卉采用簡易設施栽培,自動化、工廠化生產和應用水平很低。其原因就是苗木的開發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且周期相對較長,風險
6、植物和花卉規模小,不利于苗木生產任務的指導
植物和花卉規模小,不利于根據當地城市園林工程綠化要求對苗木生產任務進行指導,結果:其一,部分植物和花卉由于生產盲目性遭受巨大損失。其二,不能實現城市綠化苗木自給。導致綠化成本增高,綠化效果降低。其三,不便于機械化操作和科學技術的普及與推廣應用。
四、園林工程植物和花卉的選用
1、園林工程植物和花卉的選址
(一)、選好地形
植物和花卉地應選擇地勢相對平緩、地形不太復雜的開闊地,坡度大時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機械化操作不便,帶來成本增加,且不利于苗木生長。同時,應防止在地勢低洼地建圃,以防長期積水或洪水來時無法排出而造成損失。
(二)、選優質土壤
土壤是苗木生長的基礎,要盡可能選擇土質疏松,土層深厚,排水、保水、保肥性能好,富含腐殖質的地塊,才能保證苗木的生長發育。若改良土質,需投入的人力、物力等成本相對增大。
(三)、水源充足、取水便捷
在選址時能選擇有自然流灌水源的地塊最好,相比較自來水,自然流水里含有大量苗木生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沒有自然流水的情況下,應選擇取水方便或有自來水的地方。
(四)、光照充沛
植物和花卉地應選擇在向陽的地方。陰性植物可用不同的遮光網以及其他遮蔭措施滿足植物的需要,若選擇非向陽地塊,陽性植物就很難滿足需光量了,必需要人工采取增加光照的措施來增加苗木對光照的需求,增加了成本,制約了生產選用。
(五)、環境選擇
在水流、空氣污染大的地方,無論其他條件多好,植物也很難長好。特別是花卉苗木對空氣質量要求較高,對空氣中的氟、硫、灰塵等適應性差,容易造成苗木生長不良,有的甚至不能存活,因此植物和花卉地周圍空間環境必須干凈、清新。
(六)、交通便捷
為了苗木調運便利,植物和花卉地應盡可能選擇靠近公路、鐵路、水路等交通方便的地方,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可加快種苗流通速度。這是提高效益,搞好植物和花卉的重要因素。
(七)、保證電源
隨著生產現代化的選用,電子控溫、控濕、光照強度調節,全光照噴霧扦插及組織培養技術的大力選用,保證充足的電源顯得尤為重要。澆灌取水時,若沒有電或電源不穩定,勢必造成操作不便和利益損失。
2、如何建立植物和花卉
(一)、植物和花卉的管理
植物和花卉在氣候條件適宜的前提下,可以培育小規格造林綠化苗木。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應用較多。但近一時期由于氣候干旱少雨,植物和花卉已經不適應培育小規格造林綠化苗木。現多以培育大規格園林工程綠化苗木為主。
(二)、植物和花卉的苗木培育方向?在植物和花卉的苗木培育方向上,首先要考慮自然氣候條件。植物和花卉受立地條件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在苗木品種的選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同時又具備一定的選用特色。例如,油松、樟子松、云杉是一些山區的優勢樹種,植物和花卉就可以選作重點選用方向。其次要考慮苗木的市場需?求。育苗是基礎,應用是目的。在植物和花卉的苗木培育方向上,在適應自然條件的前提下,要考慮市場需求,并且要求有一定的市場前瞻性。常綠樹種苗木生長慢、培育周期長,但抗市場風險能力強。今年賣不出去,來年還可增值。園林工程綠化設計比較親睞“春景秋色”的植物。適宜生長的五角楓、黃櫨、北京花楸等都是很好的苗木品種。
五、結束語
在園林工程植物和花卉的管理中要提高對園林工程植物和花卉現狀的分析,在實際的施工和管理過程中,注意對細節的保證和對施工中注意事項的加強,才能不斷提高園林工程植物和花卉選用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王艷潔,劉祖倫.城市園林工程植物和花卉選用的對策[J].中國園林工程,2010
[2]宋自力,廖登文.國有植物和花卉選用的現狀與對策[J].湖南林業科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