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齊丹 石微
摘要:加強對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水平。本文筆者對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進行了探討,希望對相關從業人員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
引言
如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迅猛,建筑工程在我國現代化發展進程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雖然我國制定了各項法律法規來規范建筑業市場的招標制度,并加大了工程建設領域有關腐敗現象的監督管理處罰力度,但是因為體質機制中的一些漏洞,導致一些建設和施工單位無法應對當今經濟形勢的發展需要,采用各種不當手段包攬工程,使工程競爭的招標投標制度變成了一席白紙,給以公平、公開、平等為原則的市場競爭秩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由此看來,如何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和規范建筑工程中招投標管理系統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1建筑工程招投標相關概念概述
1.1招標
招標由邀請招標和公開招標兩種方式構成。招標人以在公開媒介上發布招標公告的方式邀請非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投標稱之為公開招標。招標人以投標邀請書的方式邀請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投標稱之為邀請招標。
1.2工程項目建設招投標
國際上通用的、科學合理的并且比較成熟的工程承包方式稱之為工程項目招投標。
1.3投標人
響應招標、參加投標競爭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被稱為投標人。
1.4評標
投標文件在初步評審合格后,由評標委員會確定評標方法和標準并進一步比較評審它的商務部分和技術部分。經評審的最低價投標價法、綜合評估法或者法律、行政法規允許的其他評標方法等構成評標方法。
2招投標管理現狀分析
2000 年 1 月 1 日實施《招標投標法》之后,我國關于建設項目的招標投標制度進入正常運行狀態。作為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重要手段的招標投標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預防和減少腐敗、提高經濟效益、保證項目質量方面收獲頗盛,但在喜悅的同時,我們對我國目前招投標工作中存在的深層次的問題也不能掉以輕心。
2.1招投標運作不夠完善
由于法律、合同方面專門人才的缺少,一些建設單位有關人員不熟悉有關招投標工程管理方面業務,不能對評標細則和標準進行全面的制定,因此造成不準確的標底現象。此外,諸如不健全的監督機制、串標、使標底泄露等現象也給投標文件的公平公正造成了極大的沖擊,而企業采用無利標、微利標、虧損標的方法故意將報價壓低,使自己能給中標,從而滿足自身發展需要的行為也使編制的投標書失去了規范性。
2.2建筑工程交易市場主體行為不規范
我國最近取得了招標代理業務的長遠發展,此類機構的杰出表現不光有益于招標質量的保證,也有益于招標效益的提高。但是,因為我國當下未成熟的建設經濟市場機制,淡漠的建設市場主體信用觀念以及缺乏規范性的從業行為,招標代理機構還存在一些漏洞。從業主方面來看,業主回扣、拖期、墊資、拖欠款等行為不能被有效的制約,使得承包商承受了很多壓力。從承包商來看,承包商資質掛靠、逃避保修、非法轉包、偷工減料等司空見慣的現象致使招投標缺乏公正和公平,損害了有關業主的利益。工程建設質量低劣,建設市場行為混亂的根本原因就是以上種種非法現象。
2.3評標定標工作缺乏科學性
招標工作中最重要同時也是最能體現招投標公平合理的環節就是評標定標。首先,應該為評標過程制定一個操作準確、公正合理、科學先進的辦法。因為目前科學有效的評標方法的缺乏,使得單純看中報價高低的建設單位仍以取低標為主;建設單位派出的人員絕大多數成為評標小組成員,影響公平公正;在評標過程中,過分依賴評標專家,忽略了他們的專業水平、職業道德、法律知識等因素對評標工作質量的影響力;開標后依然存在議標現象,更有甚者,用透明度極低的議標招標代替公開招標。建設工程招標是一個相互配套、相互制約的系統工程,當前尚未健全的招投標法律、法規體系和欠缺完善的配套改革措施等因素都給招投標過程帶來挑戰。
2.4工程造價管理制度滯后
自由競爭市場體系是市場經濟范圍內資源實現最優化配置的前提條件,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是建筑領域內競爭的集中體現,而價格必然是競爭核心。但現在實行的工程造價計價方式給公平競爭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對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法進行嚴格區分,使造價中無法分離出競爭性費用是工程量的計算規則。合理低價中標法在工程招標投標中普遍使用,投標人由專家評審原則,以不低于其成本報價為目的,以專家對工程量列表中相關成本的了解程度為前提,但由于企業的成本信息屬于商業機密,所以,在評定一個投標單位的報價過程中,專家確定某家公司報價低于其成本價與否缺少足夠的理由。很多狀況下,如果投標單位在報價中沒有明顯錯誤,那么是很難確定該報價是不是真的低價合理。
3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方法與對策
3.1加強制度建設,規范招投標運作
當前建筑市場殘留的主要問題之一是沒有規范建設單位行為。所以,建立對建設單位行為的監督制度是至關重要的,對于業主的類似偷工減料、將工程轉包等不當行為,應當嚴格查明并處分。同樣,應該建立與稅務、工商、保險及銀行的合作,執法機構和相關部門依據法律法規對公司及專家進行裁定,并建立數據庫,錄入他們履行合同的情況、不良行為的記錄和對他們的處分決定,嚴重違規者列入“黑名單”,然后將信息公布在互聯網上,從而加強市場準入管理力度。
3.2完善招投標信息網,提高信息透明度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和建立“綠色”家園的社會環境要求,信息技術已經被運用到生活中的每個方面。招標方可以在全國統一建立的招投標信息網上按時發布招標信息,投標方也可以把公司關于自身履約情況、技術水平、生產能力等詳細情況公布在網上,從而減少簽約及交易成本,提高招標、投標、評標的工作效率和相關信息的透明度。
3.3加強企業內部人才管理,提高技術水平
建立企業內部定額體系,把企業準入市場的前提條件定位在是否擁有完整的信息上,在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同時,政府把價格日漸開放,賦予企業定價的自主權。企業應當依據企業內部定額體系建立報價制度和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并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努力挖掘自身潛力,盡量能在目前的現有水平之下有質的飛越。
3.4強化工程招投標監督執法力度,加強薄弱環節監管
依法保護項目法人招標的自主權,并由法人自主決定一切依法制定招標工作的活動,不被任何機構、政府部門、個人所干預,相關監督部門依據職責依法全程監督招投標活動的全過程。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并嚴格管理執法隊伍和執法人員的責任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承擔。招投標管理辦公室擴充力量,監管招投標過程中的薄弱項目。此外,各部門要明確自己的職責,跟蹤監督和動態管理建設項目的全過程,以評價、檢查、審查等方法在源頭上找到存在的問題,使整個過程法制化,杜絕犯罪行為。
4結束語
在我國由計劃經濟轉變為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核心的商品經濟的今天,研究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等有關問題可以在完善建筑市場體系的同時推進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法制化進程建設,而且對于擴大內需,獲取最大投資效益,具有尤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偉永.如何加強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工作 [J] .建材與裝飾 (下旬刊),2011, (03)
[2] 蔣世軍.建筑工程招標投標的發展與趨勢 [J] .中國科技信息,2014 (14):14-17.
[3] 馬楠.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理論與實務 [M]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