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婧
【摘要】地下水水源地的勘查與評價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地下水源勘查技術及其勘查方式只有不斷提升和改善,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水資源需求,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撐。這就需要仔細研究地下水源勘查技術理論,再結合地質的特點知識,做好技術分析,推進我國地質行業的發展。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我國的地下水源地勘查工作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本文經過探討不同的地質勘查技術和具體勘查方案原則,發揮勘查技術在地下水源地中基礎性作用。
【關鍵詞】地下水;水源地;勘查;評價
地下水源地勘查與評價工作主要是為了查明區域地下水水文地的水文地質條件以及進行區域地下水水資源的評價。勘察人員通過勘查野外路線,并適當的配置一定的實驗,從而有效地了解地下水資源的數量、質量、時空分布特征和開發利用條件,為地下水源地的實地開采工作做貢獻。隨著長期的實踐和探索,地下水資源勘查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勘查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也有所發展,這促進了勘查企業的數字化發展,推動了信息化社會在地下水開采領域的進步,有利于我國的地下水開采企業有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轉變,這不僅進一步改善了開采的安全條件,也有利于提高礦的開采的效率,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一、地下水源地勘查概述
地下水源地的勘察與評價工作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工作也比較復雜,其中的各種因素都對最終的勘察報告有所影響,因此在進行正式的勘查工作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下面筆者將從地下水資源概念以及地下水源地勘查的重要性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地下水資源的概念
地下水資源主要是指有使用價值、本身有具有不斷更新能力的各種地下水量的總稱,作為整個地球水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總量的增加,地下水資源的利用越來越廣泛。作為一種在動態平衡中存在的資源,地下水有著可恢復性、活動性、調節性以及系統性等特點。由于地下水埋藏條件的不同,地下水的類型主要分為上層滯水、潛水和承壓水三大類。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上層滯水是下滲的大氣降水停留在淺層的巖石裂縫或沉積層中所形成的蓄水體。潛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隔水層上的地下水,我們通常所見到的地下水大多是潛水,當地下水流出地面時就形成泉。承壓水也可以稱之為自然水,它處于上層滯水與潛水層之間,埋藏的比較深,但是水壓非常大,而且如果上下兩個水層的隔水層是出于傾斜的狀態時,承壓水所承受的水壓就更為強烈。在進行地下水的開采時,水井里面的水就會自動的噴涌出來,提取就較為簡便。
地下水資源評價則是指科學全面的去估計并分析地下水資源的數量、質量以及時空分布情況和開發利用的條件。地下水質是地下水源地勘查要考慮的關鍵因素,也是開采企業發展的基礎,對于地下水開采的前景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分析了解地下水源勘查與評價具體內容的前提下,分析其具體的勘查方法,有助于從多個方面綜合提高地下水的質量,為人們提供優質的生活用水。
(二)地下水勘查的重要性
地下水勘查技術和開采方法對于其的產量、效率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選擇錯誤的地下水勘查技術或方法,會直接影響勘查結果的正確性,不僅不利于開采地下水的順利進行,而且還會對開采的的工作人員造成生命安全的威脅。所以為了防止事故的發生以及促進開采工作的順利進行,地下水公司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和自身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地下水勘查技術和采礦方法,這樣才能保證采礦作業的安全和高效的統一。另外,地下水開采公司應該不斷進步,提高自身的勘查技術水平,改善采礦的方法,與時俱進,推陳出新,這樣才能獲得高的經濟效益。
二、地下水源地勘查的技術與評價分析
地下水源地勘查系統主要是質量計劃指標指導地下水勘查活動的整個過程,它是各個不同的系統有計劃的組合,有利于開采企業實現其質量目標。在勘查的過程中,要想達到相應的目標就必須遵循相關的原則與技術。
(一)地下水源地勘查技術分析
在地下水源地勘查前,必須堅持做好規劃,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對環境的破壞程度,堅持可持續發展,統一籌劃和安排地下水源地勘查工作。首先要合理運用各種找水數據輔助地質勘查,建立先進找水體系。利用權威可靠的參考資料對各類地下水資源進行認真研究,充足的數據資料是地下水源地勘查的基礎,也是提高勘查準確度的重要保障。其次要根據地質條件變化推斷地下水的情況。在地質勘查工作開始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運用現代化高科技勘查儀器勘查分析地質變化情況。地下水源地勘查是一個及其復雜的程序,除了要考慮地下水源地本身的內在因素,還要考慮許多外在因素,如水源附近的人口分布、景區、文物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田地河流分布等狀況。只有做好合理的安排,才能將開采過程中的風險降到最低,進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地下水源地的評價分析
地下水的允許開采量是進行地下水源地質量的重要指標,在進行地下水源地的水資源情況評價工作時,如果施工人員能夠按照具體的水文地質條件,遵循地下水源地勘查的原則與程序,就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選擇合適的評價方法對于評價結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對于水文地質單元的基本規律,地表水類型和地表水的補給情況等因素都要考慮在內。地下水資源的評價過程主要是先評價地下水形成于依存的因素,然后調查選定區域的水文地質條件,接著確定相關的水文地質參數,如滲透系數、導水系數等,最后通過建立相關的水文地質感念模型來分析該區域的最大允許開采量。
一定區域的地下水資源評價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水位情況已知的前提下,邱最大的允許開采量,另一種是在已知開采量的前提下,預測水位情況。前者隨著不同的開采方案而有所改變,主要是計算流入抽水井的水量,從而看其是否能夠滿足供水的需求。后者則先要根據規劃的情況擬定開采的方案,通過水井的開采量來分析水位的降深。這兩種地下水資源的評價方案各有其利弊,如何選擇合適的地下水資源的評價方案,還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以及相關部門的具體規劃再做定奪,不能盲目的從眾。
三、結語
地下水資源開采的有效性與勘查技術水平的高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地下水資源勘查技術是開采企業信息系統的基礎,也是地質地下水行業最具有競爭力的部分。良好的勘查技術是地下水開采企業的最大競爭力,也是實現我國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一部分。因為我國地下水分布的復雜性,以及地質勘查技術化水平相對較低,勘查管理系統很不完善,所以勘查過程中會遇到問題也是理所當然的。對于現階段我國的地質地下水勘查現狀,我們應該正確的對待,根據實際工作積極地改進地下水勘查模式、開發模式、發展趨勢等相關方面的工作,使地下水勘查工作能提高精確性,從根本上減少地下水開采過程中的安全事故和環境破壞。
【參考文獻】
[1] 徐海珍,李國敏,張壽全,董艷輝. 地下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方法研究綜述[J]. 水利水電科技進展. 2009(02)
[2] 韓京龍,黃麗麗,劉春玲,李立軍,馬靜. 數值法在磐石市地下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的應用[J]. 東北水利水電. 2013(01)
[3] 儀彪奇,王金生,左銳. 基于地下水水源地分類的保護區劃分方法篩選[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Z1)
[4] 南天,李星宇,李鵬,王新娟,謝振華,邵景力. 應用數值模擬法研究隱伏巖溶區水文地質條件——以北京大興研究區為例[J].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 2014(03)
[5] 喬小娟,侯泉林,琚宜文,劉凱,張玉修,郭高軒. 北京張坊地區巖溶地下水運移富集的構造控制分析[J]. 中國巖溶.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