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入21世紀后,世界服務貿易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貿易總量不斷增長,貿易結構失衡日益凸顯,貿易自由主義和保護主義并存,如何在日益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點發展服務貿易成為國內國際貿易學者研究的重點。本文將通過對當前中國服務貿易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一些進一步發展我國服務貿易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服務貿易;問題;對策
一、目前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后,發達國家對中國的貿易歧視和各種非關稅壁壘得到有效克制,在服務貿易方面的貿易保護水平顯著下降,市場開放度逐漸加大,服務產業的資金限制、地域限制等逐漸放寬,這為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服務進出口總額保持較快增長,世界排名提升
2012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按國際收支口徑統計,不含政府服務,下同)達4705.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3%;超過世界服務進出口平均增幅10.3個百分點,占世界服務進出口總額的5.6%;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為10.8%,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
2012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三位,位于美國和德國之后;出口居世界第五位(前四位依次為美國、英國、德國、法國);進口居世界第三位(前兩位為美國和德國)。
(二)高附加值服務進出口增勢迅猛
高附加值服務中的咨詢、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廣告宣傳、金融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出口快速增長,分別比上年增長17.8%、18.6%、18.2%、122.5%、40.1%;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金融服務、通信服務進口增勢顯著,增幅分別為20.7%、158.4%、38.6%。
傳統服務進出口占比提高。傳統服務運輸和旅游在服務進出口總額中的占比達58.8%,比上年增加2.2個百分點。旅游進出口總額首破1500億美元,居各類服務之首,同比增長25.6%。運輸服務進出口總額達1247.7億美元,位居第二,同比增長7.5%。
(三)對主要貿易伙伴服務進出口呈現平穩增勢
2012年,中國香港、歐盟(27國)、美國、東盟和日本為我國前五大服務貿易伙伴。我國與上述國家(地區)實現的服務進出口額超過3100億美元,占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的近三分之二。香港繼續為我最大服務出口目的地、進口來源地和順差來源地。中美雙邊服務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我對美服務貿易逆差規模進一步擴大。中美服務進出口總額為415.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2%,增幅回落11.8個百分點。其中,我對美出口122.8億美元,同比增長8.4%;自美進口292.3億美元,同比增長9.5%。中美服務貿易逆差規模繼續擴大,由上年的153.7億美元增至169.5億美元,同比增長10.3%。
二、我國服務貿易進一步發展的對策
針對目前我國服務貿易的現狀和問題,結合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態勢和特點,并通過對我國服務貿易行業競爭優勢進行分析,本文就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強化人才興業戰略
第三產業是服務貿易發展的基礎產業,中國的服務業水平不僅落后發達國家,也落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中國如果想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分一杯羹,就必須提高本國的第三產業水平。第一,加大基礎投入。在國內,服務產業大部分是作為實體產業的附屬產業而存在的,服務產業相關的基礎設施投入不足,而現代服務產業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來越高。加大對服務產業基礎設施的投入,使服務產業真正作為一個主體產業與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并存并與之有機結合,真正實現國內服務產業的快速發展。第二,注重服務業人才引進,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隨著基礎設施的大量投入,必然造成對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人才是真正能夠讓產業充滿動力的因素。因此,通過多渠道引進人才,通過各高校設立專業和培訓機構培養人才,通過多層次培訓人才來解決服務貿易人才的數量不足和質量不高的問題。
(二)結合競爭優勢合理調整結構
首先,運輸行業是我國服務貿易結構中占據份額比較大的項目(平均比重為25.9%),同時也是我國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但是運輸又是競爭劣勢比較大的一個行業,因此對運輸行業要進行內部結構的有機調整,對運輸行業的管理機制和服務機制實行硬性管理,提高運輸行業的信用。而旅游行業是我國貿易順差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是服務貿易中的主要項目,對旅游業應該主要擴大貿易規模,加大旅游業的宣傳力度,以提高我國旅游業的國際形象力為主要路徑。
其次,保險服務和專利權費是我國貿易劣勢最大的兩個行業,但是占服務貿易份額比重小。保險服務要加強引導和管理,培養競爭機制,加速保險行業內部結構的調整;而專利權費需要加強國內的自主創新水平,加大對高新技術的研發投入。
另外,建筑服務是我國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之一,而計算機、通訊服務、和咨詢是近十年我國發展較快和競爭優勢較大的行業,因此對這四個行業應該加大投入,擴大貿易規模,進而縮小我國服務貿易逆差規模。
(三)提高服務貿易開放度
提高服務貿易開放度的目的在于引進競爭機制,真正提高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后危機時代,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國都自衛。為了吸取國外先進的服務理念,加強管理,我國應該與各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拓展貿易自由范圍。
總之,我國服務貿易還有發展空間,貿易機制和結構需要進一步進行完善。而后危機時代帶來的不僅是危險,還有機遇和挑戰,相關部門結合現狀和特點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并加以不斷實施,從而促進服務貿易穩定發展,推動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作者簡介:
趙康(1993~ ),男,山東濰坊人,山西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本科在讀,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研究方向:農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