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娟
【摘要】進入二十世紀以來,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建筑行業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年代,與此同時建筑行業質量的檢測監管也日益凸顯了它的重要性,檢測設備管理作為檢測監管手段的重要支撐之一也成了管理中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建筑施工、檢測設備、管理
作為施工企業,在完成各類建筑成品的同時,必須要經過質量檢測部門的驗收,方能進行下一步的施工或者對業主進行結算。作為質量檢測部門-試驗檢測企業在對工程質量的全程監控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檢測設備是其完成監控的重要手段和基礎,配備有足夠的檢測設備是檢測公司資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檢測設備有效的管理是提升檢測企業外部形象和經濟效益的基礎。確保檢測設備資源的過程使用能力,更好的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服務是檢測設備管理的主題和中心任務,也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對象。
一、?試驗檢測設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設備管理人員的缺乏。
由于試驗檢測公司主要以承接試驗檢測業務為主,為技術輸出型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各類常規實驗檢測和特種檢測,人員均屬于技術服務類人才。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公司出于對成本的控制加之公司決策層對設備管理的忽視,未配備專業的設備維護專業人員;公司檢測員工分為自有員工和外聘員工,隨著國家的人員資質要求的不斷提高,外聘員工數量占據了公司的一半,人員流動度較大,對試驗設備均存在著只會用不會管,對設備的性能、操作規程、維護保養等一無所知,人員素質的參差不齊造成了本該由他們來進行的設備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停留在了表面工作上,部分試驗人員對設備使用中還存在野蠻操作現象,對設備造成了不可修復的損傷。
2、檢測設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目前建筑市場競爭激烈,部分企業的領導為了追求利潤和政績,千方百計降低成本;在設備投入中采用一些低成本的設備,往往未等一個工地完工,操作人員的使用不當及設備維護保養的不到位,設備基本上就已經接近報廢,造成了固定資產的極大浪費。同時這批設備在再次使用過程中因未進行良好的維護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在使用過程中檢測人員出于操作方便,安全意識淡薄,在進行試驗中設備防護網未有效關閉,造成萬能材料機及混凝土壓力機傷人事件時有發生。
3、設備管理機構不健全,責任不明確
因公司主營業務是檢測技術服務,相當大一部分企業把管理的重點放在了人力資源管理上面,注重檢測技術人員的管理;忽視了設備管理,缺乏完整、嚴格的設備管理制度,對設備的使用管理及其他技術檔案建立等工作不重視,許多重要大型及關鍵設備技術檔案缺失,缺乏專業人員管理,出現設備事故時對責任劃分不清晰,處罰不力,造成了人員對設備使用無所謂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縮短了設備的有效使用壽命,給企業造成了大量的經濟損失。
二、加強設備管理的建議
1、加強設備授權操作人管理
在新設備進場時,由儀器生產廠商或者供應商對設備操作人員進行操作前的上崗培訓;并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操作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人員才能對設備進行操作。部分大型重要及關鍵設備指定專人操作,嚴格推行誰用設備誰清潔誰保養,將設備定期維護保養制度落實到實處。
2、加強新設備購置管理及設備的技術更新改造工作
提升企業的試驗檢測能力不僅僅依靠試驗檢測技術人員,試驗檢測設備的適用性是其本質的基礎,沒有性能優良的檢測設備一切管理都是空談。然而提升企業的外部形象及檢測能力并不意味著只能靠不斷采購新設備來完成;隨著建筑行業標準的不斷提高,嚴格的建筑質量要求對檢測設備檢測參數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檢測設備的更新也日新月異,各種高精度和高端的設備不斷出現在市場上。企業應根據所承接的檢測任務大小對新設備購置作出合理的項目策劃,針對標書上要求達到的檢測參數及試驗技術指標選擇質量優、價格合理的設備;有效的避免資源浪費。同時在對現有設備的利用上面,應安排專項資金,組織技術人員積極對設備進行更新改造;成功的設備技術改造會對企業提升經濟效益有效節約成本造成深遠的影響;其中最為積極的作用就是提升企業的員工的主人翁精神,以企業所需為我所想,以企業為家,在企業內部形成一股節約為己的氛圍。
3、落實設備制度,做到不放過
設備管理制度的建立是為了做到管理有法可依,獎懲有據可依,如果一個制度只建立不實施就成了一紙空談。在當前的企業管理過程中,一部分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對設備管理制度的落實重視程度不夠,在經營管理和設備管理中主要以經營管理為主;試驗檢測企業跟施工企業的管理的最大不同就是試驗檢測企業主要以技術服務為主,人力資源成本占據了企業成的50%乃至更多;隨著國家對建筑行業的整頓,質量檢測人員實行持證準入的制度,這就造成了在企業工作多年的有技術的老員工因文化程度的差異,考取檢測證失利,收入不能有效提高。企業為承攬業務大量在市場上招聘有證人員,一時造成了市場上有資質的檢測人員奇缺;而這些人員中的一部分為會考試不會做試驗,更不談設備操作維護;就是這些人員對試驗設備的使用管理留下了重大的隱患。而企業為了保住資質留住人,在對這些人員在設備操作中出現的違反制度的行為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一些重大的設備事故處理中采取人情處罰,該重罰的從輕處理,甚至是不處理;此舉不僅讓公司的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同時也在企業內部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人員責任心急劇下降,設備事故頻發。對于此種現象,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就是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有獎有罰;同時制定詳細的考核計劃并落實到個人,按照考核的條款逐條進行檢查落實。雖然在短期影響了公司人員結構,造成了部分人員的流失,但是就長遠來看有效的做到了節流,為公司的固定資產保值增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唯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設備的周轉使用率和設備完好率,提高設備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設備管理是一項長期而持續的管理工作,要在工作中對已經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修正,同時也要避免矯枉過甚,針對不同的情況做出不同的管理措施,結合現場提出做出合理的建議并落實到位;只有持續不斷的改進才能提高管理的適應性,給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真正做到開源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