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清
【摘要】在市場化的條件下,由于自身體制機制的束縛,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并未呈現出最光明的前景,經濟效益不盡如人意。本文主要探討了影響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因素,并結合已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改進策略,希望能有拋磚引玉之效,對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有所助益。
【關鍵詞】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經濟效益;影響因素;改進措施
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發展歷史悠久,在運營過程中,一些企業不重視對各個環節的管理,致使不必要的損失浪費現象頻發,影響了企業經濟效益。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管理模式粗放,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缺乏對施工現場建筑材料的管理,材料丟失、浪費現象時有發生。例如,一些企業對建筑材料的出庫、入庫環節把關不夠嚴格,材料用量沒有明確定數,現場盤點時馬虎應付等,這一系列行為都給建筑材料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2)對工程質量的重視力度不夠,返工現象頻發,企業損失嚴重。一些建筑施工企業對所承辦的工程不負責任,偷工減料,竣工后工程質量得不到甲方認可,甲方拒絕支付工程尾款,施工企業只得再次返工,得不償失;(3)工程預算、決算、合同簽訂等方面工作做得不夠,會出現預算少算、合同不完善等問題,企業該得的利潤要不回來,降低經濟效益;(4)施工過程管理力度較小,收尾工作拖拖拉拉,工期被迫延長,最終不得不向甲方支付違約金,白白增加工程成本。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雖取得重大成效,但仍有不完善之處。受計劃經濟的長期影響,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結構單一,在市場化的競爭中不占優勢,經濟效益欠佳。總的來說,目前我國的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存在以下問題:企業規模較大的綜合實力不強,企業規模較小的又不夠專業;企業市場決策行為多有雷同,缺乏自己的特色,不受市場歡迎,供需嚴重失衡;一些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重市場、輕管理,整體效益增長困難。
目前,一些建設單位嚴苛的投標招標條件是影響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因素之一。建設單位為了能夠早一點出效益,一味要求縮短工期,施工企業為了滿足招標條件,只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低價中標,這勢必降低了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除此以外,為了追逐更多的經濟利益,一些建設單位和招標單位在招標時一味追求最低報價。建筑施工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一席之地,被迫降低預算,低價中標,致使企業利潤大幅下降。
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薪資水平普遍低于非國有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近些年工資增長幅度較小,大多數員工對薪資水平不滿。此外,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福利優勢也在逐漸縮小,而且由于企業冗余人員較多,負擔沉重,發展前景不佳,缺乏人才吸引力,大量優秀人才流失,給企業發展帶來很大困難。
(五)拖欠工程款現象嚴重
目前,在我國拖欠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工程款這一現象十分嚴重,一些企業應收回的賬款甚至占到了結算數目的一半。單從時間上來看,拖欠工程款幾個月或半年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已屬正常,有的拖欠時間長達數年之久。盡管國家計劃委員會、建設部已明文規定不許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為建設單位墊資帶資施工,但這一現象并未能得到明顯改善。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資金本就緊張,墊資和拖欠工程款現象更是加大了它的財務危機。資金流轉不暢,舉債經營,使得企業發展舉步維艱。
目前,我國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面臨著復雜的局面,要想走出低谷,提高經濟效益,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只靠自身努力還不夠,必須順應社會經濟發展大勢,認真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內外兼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環境支持,政府部門應出臺相關政策,規范市場秩序,使各個企業能夠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提高經濟效益,首先理順企業產權關系,明確企業法人財產權,成為獨立、合格的市場競爭主體,以適應市場變化。其次,深化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待業、養老、醫療等保障體系,減輕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負擔,使其能夠輕裝上陣,公平的參與市場競爭。
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在運營過程中,自身存在不少問題,必須深化改革,完善管理體制,以求得更好、更快的發展。首先,改變其粗放的管理模式,使各項工作權責分明,責任到人,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提高管理效率,保障工程質量,提升企業信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其次,規范合同簽訂程序,嚴肅結算事宜,深入貫徹國家計劃委員會、建設部關于拒絕墊資帶資施工的相關規定,督促建設單位及時支付全部工程價款,杜絕拖欠工程款的現象,保證企業資金流轉順暢。
調整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結構,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供照搬,每個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來進行,面向市場,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方面,企業在調整經濟結構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建筑施工為主,圍繞這個主業開拓相關產業,延長產業鏈,拓展利潤空間,實現產業化、集約化經營。另一方面,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可以深入挖掘自身優勢,大膽革新,摒棄自身不夠擅長的一些項目,把自身特長發揮到最大、最精,實現專業化經營。
任何一個企業增加效益的根本途徑都是降低成本,國有建筑施工企業也不例外。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主動權,首先必須樹立“低成本、高質量、高效益”的經營理念,正確處理成本與質量、規模、決策等各項工作的關系,找到其最佳的結合點,實現質量與成本的有機統一。其次,采用科學的計算方法,做好各個項目的成本預測,避免為了迎合招標單位的嚴苛要求而盲目低價中標的行為。再次,建立企業成本監控與管理中心,對企業資金和項目成本實施動態管理,以便于能夠及時發現企業運營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并予以解決,提高對企業成本的管理效率。
為了提高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改革人才管理機制,留住已有人才,并吸引外來優秀人才,為企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首先,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應加強自身改革,為人才晉升提供廣大空間,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其次,國有建筑企業應根據市場價值規律,建立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福利制度,保障企業人員合理的物質利益,使得每個員工都無后顧之憂,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
三、結語
影響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因素有多個方面,其目前的發展過程中尚存在一些問題,經濟效益欠佳,國家和企業應共同努力,從市場秩序、企業自身運營機制、產業結構、成本監控、人員素質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策略,扭轉局面,為企業發展迎來光明的前景。
參考文獻:
[1]張錦文.?淺談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因素及改進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09(01):24
[2]駱飛.?建筑施工企業經濟效益降低的因素及提高對策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J].?2013(08):35
[3]薛莉.?影響建筑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因素分析及應對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