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憲文
多年來,北京市按照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布局的要求出發,從首都現代化建設實際出發,基本形成了具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首都特點的社會治理體制,開創了社會建設嶄新局面。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時充分肯定了北京市“大力加強社會建設”的工作成效,并明確指出,首都建設和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要求北京在這方面做得更好,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會第156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深化首都社會治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關于全面加強本市城市服務管理網格化體系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本市城市管理與服務標準化建設的意見、關于深化街道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
會議指出,深化首都社會治理體制改革的基本任務,核心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落實到社會治理具體實踐之中,關鍵是要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推動政府、社會、市場互動,促進黨組織、政府組織、基層組織、自治組織協同。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為社會發展讓渡空間;加快推進社會服務方式轉變,引入市場機制;加快推進社會組織改革創新,激發社會發展活力;加快推進街道體制改革,努力實現工作重心下移;加快推進社會協同,廣泛動員社會公眾有序參與;加快推進社會領域黨的建設,不斷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會議指出,全面加強首都城市服務管理網格化體系建設,要按照邊覆蓋、邊融合、邊運行、邊完善的原則,加快推進網格化體系規范化建設,加快推進“三網”有序對接,加快推進上下互聯互通,力爭實現三步走的目標:到2015年底,基本實現全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網格化體系建設全面覆蓋;到2016年底,基本實現社會服務管理網、城市管理網、社會治安網“三網”融合;到2017年底,基本實現全市網格化體系一體化運行。
會議指出,加強首都城市管理與服務標準化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增強城市治理的系統性,依法強化公共領域的強制性標準制定與監管,規范引導政府治理與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加強重要標準協同,提高首都城市治理的整體性,全面推進城市管理與服務網格化、精細化,實現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到2020年,依法制訂、修訂一批環境保護、工程建設等領域強制性地方標準和政府職責范圍內的公益類地方標準,推廣一批城市管理與服務的先進標準,基本構建具有首都特點的城市管理與服務標準體系。
會議還指出,深化街道社區管理體制改革要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遵循城市管理和發展規律,按照“重心下移、職能下沉,做實街道、做強社區”的思路,加強頂層設計,深化體制改革,著力構建具有首都特色、符合基層實際、體現群眾需求的新型街道社區管理體制,全面提升基層服務管理水平,為實現城市管理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執筆人:鄭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