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月
(中經國際新技術有限公司,中國 北京100025)
本文針對A公司實際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并從源頭上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為A公司的財務戰略提出改善建議。
公司戰略對公司的發展起著指導性的作用,符合實際的正確戰略將促進年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反之,偏離實際的錯誤戰略將導致公司發展方向偏離既定目標,適得其反。A公司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制定適合自己的公司發展戰略,并輔之以相應財務,市場,內部控制方面的措施,為公司戰略保駕護航,實現預期美好目標。通過對A公司進行的WOT分析,綜合考慮A公司內部優勢與劣勢、外部機會和威脅,A公司擁有強有力的人力資源管理團隊和完善的組織管理結構,資金來源廣,豐富的資金流,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面對優勢和機會,公司應該選擇穩定增長的發展戰略,制定相應的長期和短期目標,并制定和實施相應的配套措施。
實施相應的配套職能戰略:
A公司還應該實施配套的職能戰略,從以下幾個方面保證公司戰略的實施。
(1)制定合適的年度政策和目標
根據A公司的長期發展目標,在未來五年內,加快擴張的步伐,拓展市場,成為行業的領先者。針對A公司五年的發展戰略,A公司對公司的內部政策進行更新和調整。對各高管進行高水平的管理培訓,對員工進行技能培訓,對于招收新雇員,到大學直接招聘,大學生是當今的企業的新生力量。提高員工福利,保障員工利益,以提高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在擴張的同時,尋求更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利用外部力量增強自身競爭力。
(2)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業務結構合理化
合理配置企業財力資源、物力資源、人力資源及技術資源等,最大限度發揮其效用,確保戰略目標的實現。根據戰略實施需要,制定人員需要計劃,培訓管理者及員工,提供人員素質和能力,與戰略相匹配,適當的對公司獎勵和激勵辦法做出調整,進一步提高其積極性。A公司是縱向一體化和產品多元化的公司,公司要合理劃分業務范圍,完善業務結構,開發更加多樣化、健康、滿足顧客需要的產品,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務。
(3)營造支持戰略改革的良好環境
構建利益共同體,最大限度的給予、保障管理者和員工的利益,企業實施新的戰略,就會在企業運作和經營方針上所變化,因而必定會出現一些管理者和員工的抵制,企業應該在這一方面特別注意,要有效采取一定的措施讓所有管理者和員工都認可這種做法,只有大家的利益點相同,實施起來才會事半功倍,在獲得企業自身價值的同時,企業應該重視社會價值的實現,在生產產品和產品營銷過程中,務必重視其社會價值的實現,健康生產,始終堅持以顧客的利益為中心,保護自然環境,在公眾面前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創造一個支持企業發展的環境。
(4)培育支持企業戰略的文化
企業應當重視和保存現有的企業文化中支持新的經營戰略的部分,在戰略實施過程中,已有的企業文化部分也會影響并阻礙戰略的實施,一般改變文化使其適應新的戰略比使戰略適應文化更為有效,因此,A公司應該引導企業文化的改變,培育出市場適應型的文化,在市場上塑造企業良好形象,在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在任何事、物、人、活動時刻都應向社會公眾傳遞企業的“我是誰”這一信息,與用戶共謀發展,與員工共謀富裕,為社會創造繁榮的企業價值觀和“求實、奮進”的企業精神。
A公司應該在企業以會計準則為指導,加強內控建設,把內部控制抽象性、要素性的方法和程序融化為企業會計制度中具體可操作的方法與程序。提高企業財務部門的中心地位。企業最高管理層應充分發揮財務部門在強化內部控制、提高經濟效益中所起的作用,給財務部門應有的職權和地位,讓其在會計控制中體現權威性。企業各項重大經營活動和重大決策必須有財務部門的全程參與,以便加強工作協調和會計控制,促進企業各環節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建設。企業管理層要高度重視并認真貫徹實施財政部關于加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規定,切實提高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水平。
企業內部的審計監督制度是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有效執行的重要保證。一般來講,不同的企業都會針對不同的組織結構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內部審計監督體系,如公司制企業一般均建立獨立于管理部門的審計委員會,在調整控制結構和調解管理當局與獨立審計人員之間的爭議中發揮有效的溝通作用。企業均應設立內部審計部門,由獨立于業務部門的審計人員,依據其職責權限,檢查、評價各種經營管理活動的效率、效果及組織內部所有部門執行各項政策的合規性。企業內部財務審計是指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為了保證企業資產的如實記錄和妥善保管,確保單位財務報表所示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正確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而進行的審計。內部經濟效益審計是指單位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對單位的全面管理和單項管理工作進行的審計,對生產經營過程中生產力各要素進行的審查和評價,目的是提高單位的經濟效益。到企業經營管理目標。同時,為確保內部審計監督作用的發揮,促進內部控制制度的嚴格執行,必須加強對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管理,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并賦予他們一定的獨立權限,以確保審計的獨立性、客觀性。內部審計人員應通過有效的監督檢查,督促有關部門采取適當的糾正措施,完善內部制度或執行制度的程序。
公司管理當局應向全體員工發出各自的控制職責必須得到認真履行的明確信息,使每一個員工都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控制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自的信息傳遞對象、內容、方式和渠道,以便信息能按既定的路線和層次準確、有序傳遞。員工們在日常工作中每天都會接觸到一些關鍵性經營問題,因而他們總是最先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同時加強與顧客的溝通,讓經營者了解顧客的需求,生產出適應市場的產品。A公司應該重視自身品牌建設,嚴格控制產品的質量,提高產品在市場上的美譽度。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每一個上市公司不論其規模,結構、性質或產業如何,都會面臨成功的挑戰和失敗的風險。面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各種風險。首先,公司的所有員工都必須樹立風險意識。只有意識到了風險,才會主動加強內部控制,采取措施控制風險。其次,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應加強風險管理。公司應建立健全風險預測、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和風險約束機制,并且在技術上制定風險回避、風險轉移和風險分散等管理策略,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風險。
內控監督機構對每個崗位、每個部門和各項業務實施全面監督反饋制度,實現與行政管理交叉控制,加強內部監控。內部控制必須被監督,監督是一種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評估制度執行質量的過程,只有施行切實可靠的監控,才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內部控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堅持企業內部控制與外部監督的有機結合,才能更好的發揮企業內部控制的作用。
[1]耿喜華,李倩.企業財務戰略管理實施框架構建的研究[J].會計之友,2010(07).
[2]鞠增祥.試論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實施[J].中國城市經濟,2011(21).
[3]崔小宏.加強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策略研究[J].當代經濟,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