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必云
【摘 要】西部地區普通高校和發達地區比較,有一定差距。其工科學生創業教育意義更加重要。闡述了創業教育的內涵,分析了西部高校工科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應的解決途徑。
【關鍵詞】西部高校;工科;創業教育
1 高校創業教育的意義
伴隨著知識經濟的降臨而萌發的創業教育,正在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而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和改革的新趨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第二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上,突出強調要加強創業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卓越的創業素質是奠定其人生輝煌的基石。知識經濟與經濟全球化浪潮加快了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步伐,高等教育大眾化要求我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轉變單一的專業人才的教育目標定位,大力推進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基礎的創新、創業教育。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競爭力的提升與就業壓力的緩解也迫切需要大學培養出一批批的創業者。在我國,創業教育已經由個別學者的倡導、部分高校零散的探索逐漸成為政府的要求、社會的呼吁和大學教育的指向,但與國外大學的創業教育相比,僅處于初創時期。目前,對大學生創業教育有一種片面的認識,當前創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誤區就是“創業教育只針對有創業想法的學生,使其畢業后能直接創辦企業”。其實,以培養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核心的創業教育,是對于高校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新的探討。創業教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教育的“第三本護照”,被賦予了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創業者的素質并非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環境中逐步形成的。開展大學創業教育研究,不僅是進一步推動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盡快步入科學、快速、健康的發展軌道的要求,而且是拓展我國大學教育理念,構建與時俱進的大學教育理念體系,更好地發揮大學教育理論對新時期大學教育實踐的指導作用的要求。
2 創業教育的內涵及內容
辭海對創業的定義為“創立基業”,指開拓、創立個人、集體、國家和社會的各項事業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它強調過程的開拓和創新意義。創業,是一種探索性的行為,是人本質力量的展示與主體性的實現,這是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發展。創業教育是指以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能力為目的的一種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活動。創業教育作為培養創業者的教育活動,其內核必然關注人的本質力量的培育和主體性的塑造。將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作為其核心的價值觀,是創業教育的義理所在。大學生創業群體主要由在校大學生和畢業生組成。
創業教育的內容包括四個方面。創業精神學:感性的創業沖動、知性的創業認知、理性的創業理念的邏輯演迸與多維建構;創業哲理、創業倫理、創業心理的釋說與體系,三者之間的關聯性與互補性。創業知識論:創業經濟學、創業管理學、創業環境學、創業人才學、創業法學的學術性、倫理性、實用性與協調性。創業實踐論:創業主體的行為規律與創業實務。
創業教育內容的完善和建設應從全面性、系統性和成長性三方面進行。創業教育內容全面性應要求提供包括創業精神學、創業知識論、創業實踐論三大板塊的教育資源;系統性要求這三大板塊的內容必須符合“公理化”體系所要求的協調性原則;成長性則要求創業教育的內容體系是動態的、開放的,能夠在任一板塊接收、吸納直至融入新的教育資源,且不失其協調性。創業精神學、創業知識論、創業實踐論三大板塊教育資源的具有內在的緊密聯系的邏輯關系。創業精神是創業主體進行創業實踐的靈魂和支柱。通過對創業哲理、創業倫理與創業心理知識整合,培養出創業者應具有的辯證思維方式,自信、自主、自立、自強的企業家精神與良好的道德情操。創業知識是創業主體必要的知識準備與創業的理論工具。通過經濟理論、創業管理、創業環境、創業人才與創業法規等知識的協調與整合,使創業者掌握創立企業、合法經營、規劃企業的創業文化和應對社會環境與市場需求變化的基本知識。創業實踐論是創業者由理論到實踐的中間環節,通過創業設計、案例教學與企業運營的計算機仿真等手段來培養創業者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3 西部高校工科學生創業教育現狀
高校按照學校的隸屬關系,高校可分為部委院校(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地方高校。眾多的中西部地方高校雖然辦學實力與重點高校有一定差距,但因為政府支持、學校努力和教師奉獻,西部地方高校工科專業也培養了上千萬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撐了國家和地方工業體系的形成與發展。這些學校工程教育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具備良好基礎,基本滿足了社會對多種層次、多種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的大量需求,形成了比較合理的中西部地區高等工程教育結構和體系。當前西部高校工科專業教育面臨的任務: l)以教學為中心,進行適量的科學研究;2)以培養本科人才為主,培養少量的研究生;3)以培養工程技術型人才為主,培養少量的工程科學型人才;4)以面向地方、區域經濟和工廠企業為主,一般理工類院校重點培養技術實施型人才,更側重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大眾化教育下一般理工類院校,應把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企業生產第一線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第一,應培養適應社會需要,并作為社會與時代推動力量的具有較強社會責任感的社會型人才;第二,應培養服務于生產和管理第一線的應用型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第三,應培養人格完善、個性充分發展、個人價值能夠充分實現的有特色的人才。
吉首大學創辦于1958年,是位于湘鄂渝黔邊區大湘西區域內一所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省屬綜合性大學,是湖南省進入國家西部大開發范圍的高校。在我國西部由于經濟相對落后,能夠為大學畢業后提供就業的機會相對經濟發達地區會少很多,學生就業率相對較低,如果能夠激發學生在西部進行創業,將有效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自主創業已逐漸成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一條重要途徑。目前西部高校工科創業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一是創業教育已經越來越被大多數學生理解和支持。創業是一種大眾化意識,創業是一種光榮,同時高校也普遍認為,創業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途徑,也是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方法;高校學生也認識到創業為創新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而創新是保持競爭力的源頭活水。二是大學生創業教育理論研究在不斷發展和豐富,廣泛探索和討論創業教育研究理論和實踐體系逐步建立,很多有影響的有關創業教育的專著不斷產生,學生創業實踐也從初期的國外照搬轉變到結合國情聯系實際來進行。
4 西部高校工科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目前西部高校工科創業教育受地域和經濟的限制,還存在一些問題。我校針對這些具體問題,多年來,在學生創業教育和實踐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
4.1 學生主動創業精神欠缺使創業教育主體對象范圍有限
參與創業教育的教師和專業人員是創業教育的主體,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員在創業教育上投入的精力、他們自身的素質和水平、經驗等對創業教育的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創業需要有動力和興趣,明確的動機推動人去創業,濃厚的興趣吸引人去創業。而現在的工科大學生創造性和想象力尚有不足, 不少大學生出于對創業過程的生疏和對創業風險的恐懼,創業興趣偏低,創業素質不高,包括自信執著、主動堅強、包容柔韌、激情創新、穩健應變等內容的主動創業精神有待進一步培養。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創業精神的內涵,掌握學習和擁有創業精神的途徑,明確創業精神的本質。動機是愿望,技能是手段。重視學生的主體意識, 教師深入鉆研學科教學內容,準確把握學科內在的創業知識,引導學生掌握創業知識。當更多的學生具有了更多的創業專業知識、自主創業的動力和品質,創業教育對象范圍和氛圍才能更加廣泛。
4.2 創業教育內容有待充實體系有待完善
創業教育的內容和模式,需要一個包括創業教育多樣化的內容和系統的模塊。創業教育的課程內容包含教學計劃、教學模式、實踐環節等方面。創業教育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工科大學生創業課程應該依據工科大學生的學科特點和心理特點來進行建設和充實。進行創業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整體性改革和實踐是提高創業教育水平的關鍵所在。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為出發點,建立多層次多樣化的工科創業教育工作體系和運行模式。引入創新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機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競爭力。
4.3 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水平有待提高
創業教育教學內容涉及領域廣, 是一種高層次的素質教育。它注重知識的學習和個性的培養,也注重創業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訓練。從事創業教育教學的教師不僅要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應具備一定的創業實踐經驗。由于創業教育在很多西部高校中還處于初步開始階段,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數量有限,創業教育授業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校要開展創業教育教學并達到預期目標,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業教育專業化教師隊伍是至關重要的。西部高校要根據新的形勢和發展變化的具體情況,不斷健全和完善教師培養管理體制,重視教育科研,促進教師成長。逐步形成公平、公正、公開的學術評價機制,通過各種合理的方式選拔和培養青年骨干教師,健全培養激勵機制,營造良好環境。其次為適應創業教育要求,學校要切實搞好教師的培訓工作,加強教師培訓和實踐鍛煉,提高創業教育綜合素質。
5 結語
創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史上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是社會經濟發展對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 也是教育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反映了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高校要充分認識開展創業教育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創業教育課程建設,不斷探索創業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丁雷,蘇小玲,屈迎昕.西部高校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探索[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3(1):126-128.
[2]王西文.西部高校創業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4:160-161.
[3]黃兆信,王志強.論高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59-66.
[責任編輯: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