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怡+++粵紀宣
不僅工作時間要遵紀守法,領導干部“八小時之外”的社交、休閑活動也將納入紀委嚴格監管之下。廣東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日聯合下發《關于加強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活動監督管理的意見》,對黨員領導干部在工作時間以外所從事的與職務影響相關或個人生活領域的活動強化監督。
要管誰?
以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為
重點
《意見》指出,加強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活動監督管理,要以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為重點,以維護領導干部的公眾形象和防止利益沖突為核心,盯住重要事項、重點場所、重點時段,著重加強對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生活紀律的監督檢查,重點監督黨員領導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休閑圈。
管什么?
不能借老鄉會、同學會搞“小圈子”
八小時之外的“圈子”怎么界定?比如,是否注意個人言行和身份,自覺抵制政治謠言及丑化黨和國家形象的言論;是否注重自身公眾形象,有無在公共場合或群眾面前耍特權、逞威風;是否拉幫結派和借聯誼會、老鄉會、同學會、戰友會等活動搞“小圈子”,或搞官商勾結“傍大款”;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身邊工作人員是否嚴格要求,有無包庇、縱容等違反黨性原則的行為;有無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娛樂、公車私用等行為;是否接受管理服務對象支付應由個人負擔的費用;有無違規打高爾夫球、出入私人會所等。
怎么管?
黨委“一把手”是監管第一責任人
《意見》強調,黨員領導干部要自覺約束八小時以外的言行,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各級黨委(黨組)對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活動監管負主體責任。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是本地區本單位八小時以外活動監管的第一責任人,要重點負起對班子成員、下一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八小時以外活動監管的職責。
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要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了解掌握分管或聯系地區、部門和單位的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提醒、糾正和報告。各級紀委(紀檢組)、黨委組織部要切實負起專門監督責任,協助黨委(黨組)開展對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活動的監督,將八小時以外活動情況作為述責述廉述德、書面述廉、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干部日常監督管理的重要內容。各級黨委(黨組)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了解掌握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社會交往、家庭生活等情況。組織人事部門要加強與黨員領導干部家屬特別是配偶的聯系溝通。各級黨委(黨組)和紀檢監察機關通過政務門戶網站、問政平臺、公益廣告、政風行風熱線、信訪舉報等形式,引導媒體有序參與八小時以外活動監督。
管多久?
建立八小時之外重要事項請示報告制度
《意見》要求,各級黨委(黨組)要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重大問題、重要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嚴明紀律,旗幟鮮明地支持紀委(紀檢組)和黨委組織部監督查處黨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違規違紀問題,切實增強紀律和規矩的剛性。
各級紀委(紀檢組)和組織部門要嚴肅執行紀律規定,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對違規違紀行為將根據不同情況采用約談提醒、誡勉談話、組織處理、黨政紀處分等多種方式處理,對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對未能正確履行監督管理責任,應當發現的問題而沒有發現,應當處理的問題而沒及時處理,致使小錯誤釀成大問題,甚至連續發生違規違紀行為的,要追究黨委(黨組)的主體責任和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