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招霞

P2P行業作為新生事物仍處于探索階段,在行業內營造一個秩序井然的環境尤為必要。未來平臺只要合法合規地運營,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
據相關知情人士透露,網貸監管辦法近期就要出臺,資金存管將成監管核心。此外,除負責牽頭的銀監會外,網貸監管辦法可能還將得到包括公安部、工業信息部和中國人民銀行在內不少于三個部委的會簽參與。
之前央行發布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規定: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得為金融機構,以及從事信貸、融資、理財、擔保、貨幣兌換等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支付賬戶。這意味著此前P2P平臺要求第三方資金托管的業務或將被終止,未來P2P的資金或許只能存放在銀行。
據網貸之家消息稱,目前與P2P平臺簽訂資金監管協議的銀行,至少已有6家,并形成了銀行資金賬戶體系+第三方支付、銀行資金賬戶體系+支付兩種模式。 但由于監管細則還沒出來,銀行現在的布局都還是試探性的,合作平臺的準入標準、業務模式等都還缺乏統一標準和規則。
對此,中國最早研究互聯網金融的資深專家向雋表示,“毫無疑問,第三方支付與銀行聯合托管P2P資金,是國家出臺P2P資金銀行存管制度后,第三方支付主動尋求與銀行合作的結果,也是在現有政策框架下的一種制度性創新。
專家認為,國家在正面是支持P2P發展的,這從政府多次發聲支持網絡借貸就可以看出。但是國家更希望給P2P的發展制造一個有序的環境。鑒于以往的虛假標、資金池、平臺跑路等教訓,監管層不希望第三方支付形成資金沉淀。隨著監管細則的逐步臨近,對于大量P2P平臺來說,資金存管將是一場巨大考驗。
P2P監管辦法醞釀在路途
據網貸之家預測,截至2015年8月底,2015年內的網貸成交額已達8635億元,而全年達到萬億規模或指日可待。但在P2P行業規模不斷膨脹的同時,與之相關的監管邊界也正在加速構建。
記者從北京一家規模中等的P2P平臺負責人處了解到,針對P2P行業的監管辦法的草案已初步形成,其主要內容仍是對《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的貫徹和細化。
據媒體報道,此前監管層早在今年上半年就網貸監管形成一份草案稿。該草案曾明確提出P2P平臺將實施各省協會備案制監管,并羅列了類證券化、資金歸集、關聯方融資等十項禁止行為。然而,該草案最終或因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公布的延后而并未落地。
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會簽的《指導意見》正式對外發布后,P2P的監管辦法醞釀落地的制度障礙已然掃清,與之相關的意見征求、修訂和會簽流程也正在加速完成。
“大方向上還是要按照《指導意見》來。”知情人士透露,“比如明確信息中介定位和要求必須由商業銀行擔當存管行等措施不會發生變化。”
而與此前預期有所差別的是,雖然《指導意見》已明確P2P監管由銀監會負責,但記者了解,在網貸辦法的醞釀中亦有其他部委的參與。
“辦法的最終形成可能不光要靠銀監會,公安部、工信部也來參與了會簽。”西南地區一家接近監管層的P2P人士透露,“因為央行是牽頭起草《指導意見》的,所以央行也要參與會簽,但是由于(央行)部門比較多,所以流程可能還在走,未來針對P2P的監管思路可能也是多部門協同式分工監管。”
多部委協同監管預防“執行難”
針對多部委共同參與網貸辦法意見征求與會簽的可能,有業內人士認為P2P尚屬新生事物,因而不宜實施過多監管。
“P2P是互聯網金融的一個重要形態,在行業規范未清晰情況下,從業者認為監管不宜過多。”易通貸CEO康文表示。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P2P行業涉及領域較多,而公安部、工信部等部委的參與,有利于落實和明確各部門在網貸平臺監管上的分工與權責,在適當時為相關部門介入監管留下制度空間。
“一般多個部委聯合會簽,更多是一個明確分工的過程,如果這項業務涉及到這個部分,就要有部門來認領相應的權責。”一位地方銀行業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意味著監管層對P2P的監管思路更清晰。”
“P2P從借貸業務看歸屬銀監會監管,但這類平臺本身還牽涉許多問題。”一位地方網貸協會人士表示,“比如P2P平臺自身籌集資金或設立虛假融資標的,很可能涉嫌非法集資,這個打非辦可以進行專業認定,但處理往往需要公安部門介入。另外募集過程是在線的,必然涉及到網站系統搭建,這個規程可能也需要工信部等部門參與規范。”
“多部委聯合會簽參與,說明監管層對P2P的監管非常重視、謹慎,總體希望做到大而不密,密而不漏,監管松緊有度。”中信麻袋理財總經理黃海旻表示,“目前來看,應該會對P2P采用分維度聯合監管,由銀監會牽頭制定統一管理辦法,其他部委、地方部門分別進行備案、核準及準入調查等不同管理辦法的實施。”
事實上,在針對P2P行業監管的執行層面,部分地區的公安系統似乎已經走在前面。此前有報道稱,包括國湘資本、融金所、富達亞、合利在線等多家深圳地區的網貸平臺員工被當地經偵部門帶走協助調查。而與過往警方介入P2P案件調查有所不同的是,前述被查平臺并未出現卷款跑路或對投資人大范圍違約的負面情況。
“不從結果論合規,而從行為來進行核查,這是P2P行業監管走向專業化的征兆。”某地方網貸協會人士坦言,“深圳的事件可能意味著,除銀監會等專業監管部門外,公安系統正成為網貸監管執行主體的組成部分。”
P2P行業作為新生事物仍處于探索階段,在行業內營造一個秩序井然的環境尤為必要。未來平臺只要合法合規地運營,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值得一提的是,平臺發展在遵守國家相關政策的同時,更應該堅守行業自律、選擇一個專業可靠的網貸系統增加企業公信力、為平臺運營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