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招霞

隨著大眾“造假門”事件持續發酵,許多德國民眾開始擔心這場“造假門”會毀掉他們引以為豪的“德國制造”的金字招牌,中國市場或成為大眾汽車的“救命稻草”
9月25日,大眾汽車監事會宣布,原保時捷CEO馬蒂亞斯·穆勒(MatthiasMueller)成為馬丁·文德恩(MartinWinterkorn)的繼任者,出任大眾汽車新任CEO。
由于深陷汽車尾氣造假門,大眾CEO文德恩周三(9月23日)晚宣布辭職,寄望公司能有新的開始,連續暴跌兩天的大眾股價也終于喘了一口氣,周三止跌回升5.2%。不過,文德恩的辭職并沒有將大眾面臨的危機就此畫上句號,德國民眾甚至擔心,這場“造假門”會毀掉他們引以為豪的“德國制造”的金字招牌。
導火索
9月18日,美國環保署(EPA)宣布“大眾汽車在當地的48.20萬輛柴油動力車存在舞弊現象”勒令其召回,成為此次事件的導火索。
美國環保署稱,大眾汽車生產銷售的2009至2015款捷達、高爾夫和奧迪A3,2014至2015款帕薩特,安裝了年檢作弊軟件,在接受尾氣排放測試時,會完全打開尾氣排放控制系統,從而減少有毒污染物排放量通過了環保部門的污染物排放測試,實際上涉及車型的排放超過40倍之多。
柴油動力車以動力性能強和環保性能強在歐美地區得到推崇。在柴油機排放的尾氣污染物中,主要包括PM微粒和NOx氮氧化物。其中,PM微粒可以通過PDF顆粒捕捉器進行處理;而氮氧化物則采用SCR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EGR廢氣循環系統以及LNTNOx吸附轉化器來進行處理。據媒體報道,大眾被監測出的2.0TDI發動機就采用了輕型柴油發動機通常使用的EGRPDF技術路線。
EGR技術利用廢氣再循環原理,將排出的廢氣導入進氣系統進行二次燃燒,但在二次燃燒的過程中,隨著廢氣中含氧量的降低燃燒壓力也隨之降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汽車的動力性能,也會影響到油耗。
據《紐約時報》消息,這款“失效保護器”可通過軟件感知方向盤位置、車速、周圍氣壓等參數來判斷車輛是在實驗室環境還是在道路上行駛,從而向發動機發送打開和關閉指令,令其改變NOx的排放策略。
之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車咨詢分析師稱,安裝“作弊”軟件,可以讓檢測車型在接受檢測時打開其功能,達到美國當局的排放標準;同時,當汽車在正常行駛時,關閉該功能又能夠讓2.0T的柴油發動機實現甚至3.0L汽油發動機的動力,符合美國消費者對于動力的強勁需求。
美國環保署表示,此舉違反了美國《清潔空氣法案》,以每輛車罰款3.75萬元計算,可能開出的180億美元的罰單將成為汽車工業史上最大金額罰單。
“德國制造”正面臨危機
9月22日,大眾汽車表示,全球范圍內涉及排放造假的柴油車可能高達1100萬輛,這相當于大眾汽車在2014年的全部銷量。此事也成為大眾汽車有史以來涉事車輛最多的一次危機。
作為與豐田不分伯仲的競爭對手,大眾今年上半年從豐田手中奪走冠軍杯,然而,在這節骨眼上,大眾卻陷入在尾氣排放造假這起汽車史上最大的丑聞中。與豐田“意外”的情節不同,大眾則是主動親手撕毀的契約信譽。如何修復消費者的信任將是一場艱難又漫長的歷程。很多汽車業觀察人士甚至認為,大眾因此有可能因難以挽回人心而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并連累多年響當當“德國制造”的金字招牌被砸毀。
“德國的認真精神與美國的務實精神比肩,德國處于全球制造業的金字塔頂尖,受到包括美國、中國等大國的推崇學習,這種事情為什么會發生的德國呢?”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周世儉近日對記者連聲稱,作為多年深入研究全球制造業的他來說,一直認為德國制造代表全球制造的最高水平,對德國質量深信不疑,自己家里購買的就是德國大眾的汽車,這幾天無法從情感方面接受此事。
各種猜測紛沓而至, 這起事件被指“水很深”。在真相一層層剝開之前,目前能坐實的是大眾在用軟件在尾氣檢測中造假,原因還不得而知。大眾這起主動造假的行為,將可能從環保丑聞繼續發酵,嚴重的情況無法估量。有境外媒體認為,大眾丑聞對德國乃至整個歐洲都是重創!
中國市場或成“救命稻草”
多年以來,中國政府對柴油發動機持保留態度,嚴格限制其使用;雖然近年來許多歐洲汽車制造商一直宣傳柴油汽車的環保性,主要是以進口的形式在中國市場銷售少量柴油車。
大眾在中國的兩家合資公司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分別于9月24日發布聲明稱,此次“排放造假”事件并不涉及在中國本土化生產的大眾車輛。
但截至目前,負責大眾進口車銷售的大眾(中國)銷售有限公司并未對此事發表聲明。數據顯示,大眾汽車在中國銷售了3000輛以上柴油車。
一位汽車人士稱,之前中美關于汽車領域的合作是基于清潔能源方面的合作,對于技術研發領域的合作,一般企業都不會向競爭對手開放,因此合作僅僅停留在表面;而中國和德國在汽車領域的合作更多的是基于標準的合作,如電動車充電標準的合作,因此雙方的合作更為緊密,這也使德國汽車制造商在中國市場更具有競爭力。
大眾汽車是中國市場上銷量第一的汽車品牌,目前在中國擁有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兩家本土化生產的合資公司。2015年上半年,大眾全球交付銷量503.9萬輛,中國市場就交付汽車174.3萬輛,占其全球銷量的35%。
對于大眾汽車此次人事變動是否會引起大眾汽車之前在中國的戰略放緩疑問,汽車咨詢公司AutoForesight董事總經理張豫稱,“美國市場受挫,大眾汽車必須更加重視中國市場,進一步加快大眾在中國的戰略步伐。”
大眾汽車曾透露,2015年將面向各個細分市場推出共60款新車型,其中15款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車型正在本土化生產。在剛剛舉行的2015法蘭克福車展上,大眾集團高層首次明確通過全新品牌的方式推出廉價車,并率先在大眾汽車與一汽集團的合資公司一汽-大眾生產。據介紹,大眾廉價車的售價區間為0.8萬-1.1萬歐元,約合人民幣5.7萬-7.9萬元,將于2018年甚至更早推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