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堃
楚雄電視臺,云南楚雄 675000
傳統電視媒體如何利用互聯網+
鄧 堃
楚雄電視臺,云南楚雄 675000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對傳統媒體來說,互聯網的出現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處理好傳統媒體和互聯網之間的關系,已經成為重要的研究內容。基于此,筆者根據多年工作經驗,談一談對傳統媒體如何利用互聯網的粗淺認識。
傳統媒體;互聯網;媒體融合
互聯網的出現掀起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同時也帶來了第四次傳播革命。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日常行為和生活習慣,在世界范圍內已經成為底層架構。雖然我國引入互聯網時間較晚,但是短短20多年,卻給媒體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人們獲取信息途徑的多樣化,傳統電視媒體也進行了一些大膽的嘗試,比如網站建設、客戶端等多種形式。但是由于在轉型過程中沒有遵循互聯網思維和發展規律,導致轉型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們必須要徹底轉變思維,進而實現完美轉型。將互聯網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為實現電視媒體行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我國在1994年正式引入互聯網。1994年至今,我國互聯網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94年-1998年,是我國剛剛引入互聯網時期,因此,在應用和業務等方面主要以模仿國外為主,被稱為起步探索時期;第二階段,1999年-2004年,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我國初現用戶基礎和商業模式,但由于技術限制,導致這段時間互聯網發展極為艱難;第三階段,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互聯網人才涌現,互聯網正式進入發展崛起時期,網絡不再成為一個單獨產業,而是被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第四階段,2010年至今,互聯網技術不斷完善,已經成為各個領域必不可少的“幫手”,網民的人數不斷增加,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傳統電視媒體的發展歷經坎坷。在傳統電視媒體剛剛出現時,由于緊緊抓住了人們對新事物的敏銳觸覺,憑借其自身優勢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并率先搭建起了觀看平臺。
當互聯網的成長面臨重重阻礙時,傳統電視媒體依然蒸蒸日上。在網站飽受網絡泡沫煎熬時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傳統媒體網站。因此,互聯網的艱難發展時期正是傳統電視媒體的繁榮時期,國家對傳統電視媒體建設加大扶持力度,很多地方電視臺緊緊抓住機會,擴大規模,形成了一些有影響力的地方頻道。當時只有少數幾家傳統電視媒體抓住了這一機遇,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根本原因在于當時互聯網并沒有得到普及,而傳統電視媒體進入大繁榮時期,這些傳統電視媒體不屑于互聯網業務開發,還有一部分傳統電視媒體持謹慎態度,由于互聯網正處于寒冬,這些傳統電視媒體不敢貿然將大量資金投入到互聯網業務開發。
2007年,傳統電視媒體經歷了一次寒冬,上半年我國主要傳統電視媒體收視率紛紛下滑,只有幾家王牌電視媒體廣告得到了快速增長。即使很多專業人士認為電視媒體已經進入寒冬,但是一些傳統電視媒體卻不以為然,反而認為這是一種極其荒謬的言論。2007年下半年,電視廣告得到了初步恢復,互聯網對傳統媒體的影響就這樣被人們遮掩過去。但是在這其中,仍然有一些清醒者,不僅要對版權價值進行保護,盡管如此,傳統電視媒體中也還有不乏清醒者,他們一方面想要保護內容版權價值,另一方面積極探索數字電視業。2008年,新聞出版總署啟動了“全媒體數字采編發布系統工程”,確定了多家示范單位。但是,由于互聯網用戶不斷增長,運營模式日漸成熟,并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盈利手段也更加豐富,一些互聯網公司在國外上述,獲取融資。在這種情況下,傳統電視媒體面臨著資金、用戶、技術等多方面的限制,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弱,失去了最佳發展時期。對于互聯網的涌入,傳統電視媒體到底是摒棄還是接受,陷入了糾葛。
新時期下,傳統媒體受到互聯網的巨大沖擊,毫不夸張的說,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對于所有傳統行業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顛覆。互聯網已經不再是是一個載體,而是人們日常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面對來勢如此兇猛的互聯網,傳統電視媒體不能再繼續糾葛,必須要轉變思維,結合互聯網,開展屬于自己的新媒體探索。
互動性是網絡傳播的一大特點,傳者和受者通過互聯網可以對信息進行實時交互。通過互聯網,人們可以購物、觀影。受到互聯網的長期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得到很大轉變。調查發現,我國網民人數中,有大部分為學生群體,他們愿意接受新事物,互聯網對他們來說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傳統電視媒體可以抓住這一群體特點,通過互聯網平臺對學生思想進行正確引導,逐漸鍛煉他們用辯證思維看待問題。同時,傳統電視媒體也可以針對性地開展互聯網業務,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逐漸提高電視媒體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面對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沖擊,我們不能要求傳統電視媒體必須轉向網絡媒體,而是要站在辯證的角度看待問題,對新形勢下,互聯網和傳統電視媒體的關系進行仔細分析,合理利用這種形態,與時俱進,積極開拓發展空間,面對網絡媒體的沖擊,傳統電視媒體應該合理的利用這種形態,開拓自身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使互聯網融入傳統電視媒體,但又不失去傳統電視媒體的價值,利用互聯網優勢彌補傳統電視媒體的不足。
我們知道,傳統電視媒體通常更新較慢,因此,大眾信息獲取避免存在延遲性,對于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傳統電視媒體已經跟不上人們對信息的需求。而且傳統電視媒體的地域性非常強。如果將互聯網和傳統電視媒體結合在一起,將會大大增強信息的時效性,一旦發生新聞事件,通過互聯網可以及時傳達出去。除此之外,傳統電視媒體和互聯網融合,使得互聯網的傳播廣度被充分發揮出來,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將信息發布到有網絡覆蓋的各個國家和地區。在互聯網傳播過程中,傳者和受者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受者可以通過多個角度實現對信息的獲取。作為傳統電視媒體,必須要抓住這一優勢,并將其充分發揮出來,為創造自身品牌打下堅實基礎,通過傳統電視媒體與互聯網的融合,量身打造媒體平臺,吸引更多受眾。
互聯網已經成為媒體行業未來的主戰場。互聯網的發展對傳統電視媒體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挑戰。這就要求傳統電視媒體要將互聯網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與自身資源形成優勢互補。為傳統電視媒體發展注入能量,將傳統電視媒體和互聯網結合在一起,開拓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生命力也變得更強。作為傳統電視媒體,不應懼怕互聯網,害怕互聯網的出現會給傳統電視媒體帶來重創。無論時代怎樣變化,人們都離不開媒體,無論媒體傳播介質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只需要與時俱進,抓住機遇,互聯網只不過是媒體傳播的一個工具。生生不息的是媒體人開拓進取、積極向上的奮斗精神。
綜上所述,現階段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對傳統行業和人們的生活都產生了較大影響。面對新形勢,傳統電視媒體必須樹立先進的互聯網觀念,勇于迎接挑戰,積極探索,實現傳統電視媒體和互聯網的有效結合,使互聯網不再成為傳統電視媒體的阻礙而是發展條件。
[1]趙新寧.用互聯網思維留住傳統媒體人才[J].青年記者,2014(19).
[2]孫興兵.如何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廣電媒體[J].赤子,2015(6).
[3]郭全中.互聯網思維與傳統媒體轉型[J].出版廣角,2014(13).
G2
A
1674-6708(2015)145-01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