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琪

前言:雖然目前世界各國對于可持續發展設計和城市廣場景觀的研究和實踐都頗為深入,但是將兩者結合起來的研究尚未得出全面而豐富的理論體系。本文希望可以將廣場景觀可持續發展設計的眾多方面綜合起來,從環保節約、人類需求和歷史文脈三個角度來分別研究城市廣場景觀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法則,希望對該理論體系能有所豐富。
一、生態設計法則
(1)高效地利用清潔能源
太陽能主要用于廣場建筑和景觀小品。太陽能通過被動應用、主動應用和綜合應用作用于建筑,如實現自然采光通風功能、開發保溫隔熱材料等。景觀小品則是通過自身與太陽能收集器的結合來利用太陽能(如圖),如太陽能景觀燈、太陽能廁所。
風力發電和風能動力是風能利用的兩種主要形式。一方面,風可作為一種清潔能源進行發電。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合理布局建筑及綠地將風引入廣場中創造微風徐徐的宜人環境,也可以利用風創造聲景觀和風輪、風車、風鈴等景觀設施。
(2)回收利用水資源
雨水收集和節水型噴灌方式是較為理想的廣場節水方式,所收集的雨水可供廣場的植物養護和水景用水等。
雨水收集主要包括建筑物和景觀小品雨水收集、地面雨水收集。前者主要通過雨水的積蓄及屋頂綠化來收集廣場建筑物屋頂的雨水;后者包括硬質場地雨水收集和綠地雨水收集,它們分別通過滲透性地鋪將雨水滲入地下供植被生長和增加植被覆蓋量,降低地表坡度值,形成下凹節水型灌溉則可通過建立噴灌、滴灌和地下滴灌系統來提高水資源利
用率。
(3)更新利用廢棄資源
自然界沒有廢物,廢物利用就是利用具有重復使用價值的被遺棄材料,如構筑物配件和磚石等。既可以通過藝術手法使廢棄物再獲新生,也可以利用廢棄物的原貌來滿足廣場特殊部分的設計需求,如用廢棄的火車軌道鋪設廣場一角以還原一定的歷史場景;還可以使用廢棄物再生所形成的新材料構成特色景觀。
二、人性化設計法則
(1)人性化的空間尺度
人性化空間尺度在鼓勵和促進人們溝通交流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廣場景觀設計中只有將空間尺度控制在20—25米的范圍之內才能形成更為親切和舒適的交流環境。對于較大尺度的空間,則可以按照上述尺度劃分出多個小空間來促進各種交流活動的開展。
(2)劃分具有親切感和私密性的二次空間
設計中可以借助于構筑物、座椅設施、植物和地面高差等來創造具有歸屬感的二次空間。劃分的過程中,始終要有一個占主導地位的大空間,并適當劃分出與大空間有清楚而微妙聯系的小空間。還可以結合基地的升降、地鋪質感的變化以及景觀小品的布置來劃分廣場空間。
(3)設計交通便捷的廣場空間
為了使廣場具有良好的可達性,應該合理地將廣場的交通系統融入城市道路系統之中,并且在廣場內部各功能空間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交通組織關系,還要通過廣場平面、立面圖、景觀標示物和信息指示系統等賦予廣場明確的方向感。
科學地規劃廣場停車空間。要巧妙地利用基地上下的空間來達到科學規劃廣場停車空間的目的,如立體式停車場、附設式停車場。
(4)關懷人性的公共設施
廣場公共設施的設計要想給予人充分的尊重與滿足就必須對使用人群的活動特性加以研究,針對其心理和生理特點來考慮設施的造型、尺度、色彩及質感以獲得目標人群最大化參與的可能性。廣場公共設施的設計還要考慮使用者行為的多樣性及廣場內容的可觸性,為人們創造可以參與其中的景觀
環境(如圖3-11)。
三、延續城市記憶法則
(1)把握城市的歷史文脈
城市廣場景觀設計要通過做大量的調查分析工作來研究城市的發展史以便更好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絕對不可以盲目地照抄傳統文化,也不能無謂地模仿西方現代化景觀形象。
解讀歷史文化是廣場景觀可持續發展設計的首要任務,它包括轉瞬即逝的生活記憶和深層次的歷史淵源。設計師既要踏勘現場又要分析文獻才能全面地了解內容淵博的歷史文化,并將它們作為設計的精神內涵。
(2)用設計的語言講述歷史故事
想要在城市廣場景觀的設計中體現出城市的獨特魅力,就要通過設計的語言向人們講述這里發生的歷史故事。首先,要牢牢扎根于廣場所在城市的歷史文化內容之中。其次,要用設計語言通過具象重塑、原樣記述或抽象表達來傳遞宏觀精神。
(3)運用現代設計弘揚時代精神
雖然一個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彌足珍貴,但是時代進步所帶來的積極向上的時代精神也有待于我們通過設計去傳承和發展。城市自身的發展歷史可以為城市廣場景觀設計提供許多切入點。
首先,在廣場景觀設計中可以將城市的時代精神特色用現代設計手法進行表達,即運用現代景觀設計手法來表達當前的文化特色。其次,要廣泛地運用現代技術和材料。再次,市標、市花和市樹等表示城市的特殊符號在城市廣場景觀設計中可以作為設計元素出現。最后,可以將城市現代重大事件和名人
的故事、形象作為城市精神傳遞的載體加以展現。
結語
雖然本文對城市廣場景觀可持續發展設計理論體系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初步探索,但是由于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深入性、廣泛性和筆者理論知識及實踐經驗的局限性使得本文的分析與研究可能會貽笑大方。在此,筆者誠摯地希望能夠得到各位前輩的批評和指正來鞭策自己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