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瑩
摘要:西藏拉薩市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其中宗教文化資源是最為豐富。結合當前,發展拉薩市的宗教文化產業已成一種趨勢,分析目前發展拉薩市宗教文化產業的現狀,提出相應對策,促進拉薩市的經濟發展,進而促進西藏經濟的發展,這對維護西藏的穩定也至關重要。
關鍵詞: 文化資本;文化產業;宗教文化產業
西藏自治區(以下簡稱西藏)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它是藏族主要的聚居地。西藏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包括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而民族文化又包括民族風情、美食文化、文物古跡、民族手工業等;宗教文化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所有這些文化資源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就可以變成文化資本。文化資本指由企業文化,即企業價值觀、信念、行為規范和模式以及文化的物質載體所構成的資本。文化產業是指以生產和提供精神產品為主要活動,以滿足人們的文化需要作為目標,是指文化意義本身的創作與銷售,狹義上包括文學藝術創作、音樂創作、攝影、舞蹈、工業設計與建筑設計。胡惠林(2006)著述了《文化產業學》一書,他認為文化產業與意識形態的關系是文化產業研究中一對最重要的關系,意識形態是一種價值系統,文化產業就是他的具體形態和具體方式,文化產業是實踐的意識形態。[1]
一、對發展拉薩市宗教文化產業的分析
下面將采用“SWOT”分析模式對拉薩市宗教文化產業進行分析,即從競爭優勢(strength)、競爭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四個方面來分析。
(一)優勢:1.在文化資源儲備上。西藏位于第三極,海拔高,面積大,屬于藏族自治區,是藏族的主要居住地,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具有豐富的文化資源,而且是藏傳佛教的發源地。拉薩市是西藏的首府城市,不僅是西藏的政治中心還是西藏的經濟中心,拉薩市還有擁有豐富的宗教文化資源。2.在政府政策上。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中提出,要使西藏成為“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繼續保持中央對西藏特殊優惠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 2012年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政府扶持、市場運作,完善落實扶持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的政策措施,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文化旅游、影視制作、演藝娛樂、出版發行、民族手工藝、高原極限運動等特色文化產業,提高文化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 3.在交通運輸上。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政府投資大量的資金到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交通方面,便利的交通促進了西藏旅游業的繁榮,而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西藏文化產業的初步發展,而宗教文化有屬于西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可以發展拉薩市的宗教文化產業來促進西藏文化產業的發展。
(二)劣勢:1.在地理位置上。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稱,拉薩市的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海拔比較高,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宗教文化產業生產的成本。2.在基礎設施上,雖然近年來,西藏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但是和東部、中部比較,還存在很大差距,基礎設施還是比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宗教文化產業的輸出。
(三)機會:1.在國際環境上。拉薩市的宗教文化是世界聞名,并為國際所喜愛,隨著西藏向國際旅游城市邁進,和國際游客對宗教文化飾物的需求,發展拉薩市的宗教文化產業可以滿足國際社會的需求。2.在國內環境上。隨著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大對重能耗和重污染的企業治理,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借此機會可以發展拉薩市的宗教文化產業,打上這次發展的便車,充分利用拉薩市的豐富宗教文化資源,發展拉薩市的經濟。
(四)威脅:1.在行業競爭中。雖然拉薩市發展宗教文化產業具有獨特的文化資源優勢,和全國相比,拉薩市的宗教文化產業還沒有形成。因此拉薩市發展宗教文化產業要有危機意思。2.在利用宗教上。拉薩市發展宗教文化產業要與社會主義相適應,宣傳宗教文化思想時,要以倫理道德思想和生存智慧思想為主。
二、發展拉薩市的教文化產業的建議
(一)政府作用:1.發揮掌舵作用。在發展拉薩市宗教文化產業時,政府應該發揮規制、引導作用,規劃發展拉薩市宗教文化產業的大政方針,讓企業自行發展。2.健全宗教文化產業方面的法律法規。對于違法發展的宗教文化產業要依法制裁,對于合法的宗教文化給予保護,以免合法權益受到傷害。3.加強監管作用。防止宗教資源的亂開濫用,由于宗教資源的稀缺性,在發展宗教文化產業時,政府要做好監督者的角色,要保護好宗教遺產資源不被破壞,對于宗教文化的各個產業要進行嚴格監管,對那些惡劣產品要進行嚴重打擊,提升產品層次,提升地區形象。[2]
(二)市場作用:發展拉薩市的宗教文化產業必須要發揮好市場的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都提出了:在資源配置中要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1.資源配置功能:通過優勝劣汰,使有限的資源集中到較先進的企業和經營者手中,從而達到合理配置,來促進龍頭企業的發展,進而帶動其他小企業的發展。2.平衡供求的功能: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這樣那些產業就可以以市場的供求關系來生產產品,以免產品浪費或者供不應求,最終達到商品供求平衡。3.利益調節功能: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導致資金和勞動力會自發地從效益差的部門退出而涌入效益好的部門。如果適度的流入就可以形成產業化、產業鏈,最終形成一個產業園。
發展拉薩市宗教文化產業,經過分析具有巨大的潛力,也是發展西藏經濟的必要選擇,發展宗教文化產業可以滿足社會需求。因此加快發展拉薩市的宗教文化產業是很有必要的,在發展其產業時,要發揮好政府與市場的作用,使其拉薩市的宗教文化產業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發揮其巨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胡惠林.文化產業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
[2]劉洋.宗教文化產業的雍和宮、五臺山模式[J].中國民族報紙,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