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龍
摘要:曾國藩是晚清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既有豐富的理學思想,又非常重視經世致用。他的重要思想就是理學經世思想。其主要內容包括理學齊家重門風,理學治軍創湘軍,理學治國辦洋務等多個方面。了解和探討他的思想,對于我們今天仍然有積極的學習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曾國藩;理學;經世致用;思想
曾國藩(1811-1872),這位“中興第一名臣”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他強烈的理學經世思想。他既信仰程朱理學,又能在繼承基礎上,與時俱進,廣泛吸收經世之學。
一、主要內涵
曾國藩早年追隨唐鑒、倭仁學習理學,身上帶有很濃厚的理學家氣質。但是他并不局限于此,他在重視理學同時,調和宋學和漢學矛盾,吸收漢學的精華;并且博采眾家,用經世致用的思想對傳統考據學和中國古代的經濟之學進行吸收融合,甚至對中西交鋒下的西學都有所學習。所以他自稱自己是“國藩一宗宋儒,不廢漢學。”
(一)理學齊家重門風
曾國藩吸收傳統社會各種家訓思想,雜糅以經世理念,形成了帶有濃厚的理學經世特色的家庭教育思想。
他在《諭紀澤》中說“買書不可不多,而看書不可不知所擇”,“澤兒若能成吾之志,將《四書》、《五經》及余所好八種一一熟讀而深思之,略作扎記,以志所得,以著所疑,則余歡欣快慰。”③他又在另一封《諭紀澤》信中寫道:“余生平有三恥:學問各途,皆略涉其涯矣,獨天文算學,毫無所知,雖星五緯亦不識認”,“爾若為克家之子,當思雪此三恥,推步算學,縱難通曉,恒星五緯,觀認尚易。”③
勤儉是曾國藩提倡的“八德”中的重要兩項,而勤字又是“八德”之首。曾國藩早起的習慣深受家風的影響,他在給兒子紀澤的信中對兒子提出要早起的要求,要兒子一定要沿襲這個優良傳統。黎庶昌在《曾國藩年譜》里說:“尤以早起早食為要,自是以后,公每日未明而起,甫明而食,凡十余年如一日。”
(二)理學治軍創湘軍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之后,曾國藩奉咸豐皇帝旨意在湖南辦理團練。他認為洪秀全等太平天國領袖毀壞了中國數千年的禮儀和文化。他認為這是儒學的災難,是對儒學的毀滅和踐踏。他利用儒家思想和衛道思想來號召他的同鄉,組建湘軍。可以這么說,深受理學思想影響的他,肯定將其理學理念和思想滲透到治軍之中。他愛用儒生這類的讀書人,并且以忠誠相約。曾國藩一方面用傳統的理學思想拉攏人心,講究上下的絕對服從和聽命。另一方面他用親情和鄉情等倫理關系來統協和管理湘軍。
王闿運認為湘軍的組織特點是“盡廢官兵,使儒生領農民,各自成營,搜考規制,今古章式無可仿效,獨戚繼光書號為切時用,多因所言變通行之。” 據《曾國藩集團與晚清政局》 統計湘軍將領中有生員以上功名的有208人之多。
(三)理學治國辦洋務
曾國藩希望通過興辦洋務來實現清王朝富國強兵的目的。為此,他辦洋務的前提就是以傳統的綱常名教和理學為根本。為了實現“自強”目標,曾國藩主張購置洋槍、洋炮和艦船。為了實現“自強”目標,曾國藩主張購置洋槍、洋炮和艦船。在他的心中認為“師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遠之利”而且“再四思維,總以辦船為第一先務。”③曾國藩尤其重視造船,其認為西方列強比中國先進的就是他們的軍艦。洋務運動的開啟的重要標志即安慶內軍械所就是他帶頭創建的。后來他還與得意門生李鴻章一起創辦江南制造局。他希望可以用創辦近代的軍事工業來維護傳統的統治和實現中國的自強。
曾國藩非常重視人才。當時清朝已經行將末路,帝國的官僚很多都很敷衍顢頇。官員大多“善于舞文弄墨,工于投機取巧”,“種種舞弊,令人發指。” 古老的帝國急需新鮮血液的補充。曾國藩向朝廷舉薦的人才達400多人。據朱東安《曾國藩傳》記載:“其最著名者如李翰章、劉蓉、郭嵩燾、李宗羲、李興銳等,皆位至督撫。” 至于在道、府、州、縣任地方官的,則因為人數更多,無從也無法統計了。在人才中,曾國藩十分重視推薦和培養翻譯和西方科學技術的人才。當時其推薦的就有容閎、徐壽、華蘅芳、徐建寅、李善蘭等人,他們都是了解西方,從事翻譯與自然科學研究的人才。曾國藩十分重視中國最早的留學生容閎的作用。他曾經派遣容閎去美國為清王朝購買機器,并且曾國藩還和容閎一起推動幼童留美,派遣留學生的事業。
他在上海創建了著名的江南制造總局。這是中國近代史上首個政府創建的翻譯西方書籍的機構。該館為近代中國翻譯了大批的科技類書籍,而且翻譯質量很高,也為近代中國培養了一批翻譯人才。
二、影響
曾國藩的理學經世思想影響很多重要人物。李鴻章曾經對人說,其一生之功名事業都是得到曾國藩提攜的。同樣是出生于湖南的中共領袖毛澤東年輕時候也深受曾國藩理學經世思想的影響。一句“予于近人,獨服曾文正”可以看出曾國藩對青年毛澤東的影響之大。同理可知,曾國藩在近現代湖湘青年子弟的心中的地位和影響之深之大。在中國現代史有重要位置的蔣介石一生也推崇和效法曾國藩。蔣介石曾經整理了《曾胡治兵語錄白話解》,并下發給黃埔軍校學生。蔣介石“在思想上、政治上、軍事上皆奉為宗師,認為要救國復興就‘不可不效法曾、胡。”⑧曾國藩的寫日記自省對蔣介石影響很大,蔣介石青年時代也和曾國藩一樣,不斷反省檢討。在家庭教育上,蔣介石同曾國藩如出一轍。他在給蔣經國、蔣緯國兄弟的信中,從衣食住行,作文寫字,到閱讀功課,均有詳細嚴格的要求。
正如著名史學家蕭一山所言,曾國藩“他的救國方案,是分作兩方面進行:一方面要守舊,那就是說,恢復民族固有的美德,以‘公‘誠的精神教育來改造舊社會,另一方面要革新,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以‘炮‘船的科學機械來建設新事業,革新與守舊同時進行,這是經世學的必然道理,也是曾國藩對我國近代史的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