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軍
【摘要】本文從課堂教育的現狀出發,探討現今的數學教學所面臨的問題,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數學教學模式改革要走的路線和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
【關鍵詞】數學;教學模式;改革
【前言】高等數學是高等院校學生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因為它與初等數學的銜接性不高,內容枯燥繁瑣,不易理解,與實踐的結合性不強,導致學生掌握知識的積極性不高,難以滿足各專業課學習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提升教師的教學理念,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改善學校和企業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對培養高質量人才具有一定的建設性意義。
1、高職數學教學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二十一世紀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數學重新走入人們的生活,逐漸又被人們重視起來。高等數學既來源于實踐又歸結于實踐,是服務于各專業課程的基礎學科,它既是一種工具,又是一種思維模式,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又具有一定的哲學意義。根據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和學生特點、教學任務和教學基礎,高職的數學教學目標就是為專業學習提供必要的數學基礎,為以后在崗位上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數學運用能力。因此照本宣科、死板守舊的教學模式不再適用,教學模式的推陳出新就成為數學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重任。
2、教學模式創新的幾個方面
2.1 教學內容的創新因為高職院校所學內容多,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比較高,職業實踐課程設置遠多于類似高數這般普通的理論課程。因此基礎課程雖然內容多,但分配課時少,而且教學中總會遇到學了用不上的尷尬。所以要在規定時間內做好高等數學的教學工作并不容易,因此我們需要在教學內容中刪減部分不需要的內容,避免精力的分散;秉承“必需”“夠用”的原則保留最精簡的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老師也要善于總結做題技巧和解題思路,要在平時不斷積累,不斷調整,盡量做到教給學生的是最精簡、最精辟的知識點。老師在日常教學中突出重點、精講難點,務必讓學生聽懂;明確學習目的,強化應用實踐,保證在不多的課時里將數學最精華的部分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學透學精。
2.2教學方法的創新因為數學的復雜性高,實踐性低,對邏輯思維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大多數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并不感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積極與同學互動,對于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和解法不唯一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自主探討,分組討論??梢圆捎枚嗝襟w教學,高度利用公共資源;也可以參照中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當老師,講述自己的見解。切忌“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式教學,這樣無異于是老師在講臺上表演單口相聲,這樣的灌輸式教學很容易讓學生掉隊,甚至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老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參與互動,比如:教師提出任務→學生帶問題查閱資料→學生討論→教師總結的驅動式教學。這樣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學生利用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解決生產實踐中的問題。數學講究連貫性,如果學生的思路在中途斷掉,那到后面就是聽天書的狀態,長此以往,老師教不好,學生也學不好。老師應該重視自己的引導作用,而不要一味突出自己的主體地位.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老師要不斷引導學生的思路,使學生自主地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學會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同時老師也應該不斷的反省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提高自我檢查能力。
2.3數學應用的創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同學往往容易忽略數學作為一種工具所具有的功能,只是單純地認為它是一門理論課,不再強調數學的實用性.所以在教學中增加建模活動是必不可少的。開展建?;顒拥男问接泻芏啵瑓⒓訉W校組織、社團活動、參加比賽等等。開展建?;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利于利用數學思想去解決生產實踐中的一系列實際問題,打破傳統的理論觀念,引導學生貫徹“從實際問題出發,回到實際問題中去”的學習理念。還要緊跟現代化步伐,黑板、粉筆加教案已經不再是課堂的主角,當代的多媒體設備、數學軟件早已占據了課堂的主要地位,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課堂的新鮮感,還能讓學生提前了解工作的環境和使用的工具。面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盡量采用分層次教學模式,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循序漸進,讓好學生吃飽,讓差學生吃好。還可以運用互助式教學,好幫差,快幫慢,讓學生取長補短,發揮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還能增強同學之間的凝聚力,團結互助,共同進步。
2.4教學評價的創新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不要單純的只參考期末成績,因為在現在的教學中學生的考前突擊往往成了家常便飯,有的同學一個學期所學的內容在考前一周甚至三五天的時間內基本就能解決,期末考試成績比那些平時認真聽講、獨立完成作業的同學都好.這樣所導致的后果就是考完以后就忘了,連基本的解題方法都運用不了,更別提畢業后長久的運用了。高職院校的學生,將來的工作環境必將會有很多用到數學方面的知識的時候,我們不推崇期末考試一考定一科的結果式教學,而是要注重階段性的過程式教學。單純的一次期末考試不能全面地考察一個學生的真實的學習水平,它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要使用正確的評價方式,老師可以客觀的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態,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而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
3.提升師資力量,促進資源共享
當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老師也必須與時俱進.數學作為信息與統計的工具,必須保持它的先進性,因此高校老師要進行不定期的職業培訓,更新老師的教學理念,提高老師的綜合素養和能力,要使教師對數學建模和數學軟件有了解和實踐的機會,鼓勵老師進行教學研究和教材編寫,引領學生走在知識的前沿,提高教學質量。例如,老師可以運用各種處理軟件,搜索引擎,各種認知工具、交流工具和評價工具等等,在知識儲備足夠的情況下,老師還要與學生有足夠的溝通,充分了解他們的學習現狀、學習興趣和專業需求。知識是人類的共同財富,高校資源共享不僅能擴大資源的使用范圍,還能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拓展高校業務,提高學校知名度。
[參考文獻]
1王海龍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和思考學科教育 2013
2陳曉敏高職高專高等數學改革的幾點思考課程教學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