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霞
摘要:高職高專教師實踐能力的強化,是高職學生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全面提升高職高專學生快速適應社會,進行角色轉換的助推劑,是全面提升高職高專專業實力的基礎。本文以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師企業頂崗培訓為依托,從企業實踐的目的、感受、建議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高職高專;企業頂崗;教師培訓
作為一名高職高專的專業課教師,如果沒有相關企業的工作經歷或不了解企業的實際經營過程,就很難勝任自己的教學工作或者不能很好的詮釋自己所教授的課程,對于高職高專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只能是紙上談兵。本文作者曾經在學院安排下,在北京華聯呼和浩特金興店參加了兩個月的企業實踐,并且深切的感受到企業實踐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尤其是對“雙師”教師的培訓,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一、教師企業實踐的目的和內容
高職高專院校專業教師下企業是職業化的內在要求,是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是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這就需要先培養一批熟悉企業運作、了解企業的現代化管理及具體崗位操作實踐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只有教師的能力提升了,才能更好的培養實踐能力強的學生,才能更好的進行專業建設和發展。
在北京華聯呼和浩特金興店兩個月的企業實踐中,企業采取了“師帶徒”的模式,通過現場觀摩、頂崗實踐、輪崗等形式,熟悉并掌握了零售超市理貨、收銀等崗位的具體流程。尤其對超市理貨的流程、理貨員崗位的日常工作及職責有了相當的了解,并掌握了如何使用叉車、如何上貨、退換貨等流程。同時,對收銀員的工作八部曲、真假幣的識別、點鈔、盲打等工作有了深入的接觸和學習。
二、教師企業實踐的收獲和感受
(一)教師自身收獲
1.實踐技能的提升
本次企業培訓提高了本文作者在零售超市基層各崗位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了理論聯系實際及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了解并熟悉了在書本上理論知識里還沒有實際考慮到的企業現實操作知識。如果不是這次企業實踐,就不會知道收銀時有那么多規范,理貨、陳列工作中的注意事項等。只知道些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不知如何較好的開展并實施實踐教學工作;如果不是這次企業實踐,就不會真正體會到零售業的辛苦。企業實踐使教師深入體會到各崗位的用人需求,豐富了高職高專教師的教學案例,同時也增加了教師對所講授課程的信心和底氣。
2.職場素養的提升
企業實踐為我們職業院校的教師提供了廣泛接觸企業、了解并熟悉企業的機會。深入企業的兩個月里,也讓我們這些教師深切感受到企業人的優秀職場素養,他們對工作的一絲不茍、兢兢業業,他們簡樸、熱情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等,值得每一個教師學習。在面對顧客的投訴和質疑時,總是先從企業自身找原因,盡可能為顧客著想。作為一名高職教師,也讓我深刻的認識到教師的職場素養也需要提升,并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來感染學生,提升學生的職場素養。
(二)專業內涵的提升
1.提升實踐教學能力,創新實訓模式。
通過這樣的企業實踐,為教師下一步在教學中開展實踐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師不但實訓案例豐富了,還可以參照企業的實際崗位操作流程和步驟設計虛擬企業實訓模式,設計更多符合企業實際的實訓項目,帶動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提升企業用人質量,強化專業建設。
在企業實踐的過程中,本文作者與實習生、企業的員工、部門負責人等了解了企業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用人的需求和要求,便于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師今后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現在連鎖企業發展迅速,尤其是零售行業將成為居民越來越重要的消費和生活場所,并將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隨著就業需求空間的不斷擴大,連鎖專業人員的補充卻還存在較大的缺口,這為今后學生就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所以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今后的專業發展方向也提供了直接和緊迫的要求。要想培養出更多適合連鎖企業發展的人才,就要隨時關注企業的用人需求,與企業緊密聯系。所以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正是既鍛煉自身,又了解企業的較好的方式。通過這樣的實踐鍛煉,為下一步專業課程設置、專業學時的調整、培養目標的明確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3.提升校企合作。
高職教師到企業進行培訓,加起了學校和企業聯系的橋梁,有利于更好的開展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是高職高專院校提升競爭力、擺脫招生困難、提升綜合辦學能力的有效途徑;校企業合作的開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堅持力和忍耐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溝通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等;校企業合作,有利于“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和課程改革;校企合作的開展,有利于雙方提高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融合雙方的文化、利用雙方的資源,達到校企雙贏的局面。
三、教師企業實踐的建議
(一)對于專業課程設置方面
目前,就內蒙古范圍內的主要連鎖企業和連鎖門店來看,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科班出身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極度缺乏,這種情況與連鎖業急劇發展的形勢不相稱,所以需要高職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教育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些現實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設置、教學計劃安排、課程設置、課程標準、實踐性教學等都提出新的要求。通過企業實踐,本文作者認為從企業用人要求和需求角度,是否可以把連鎖經營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分為三個階段。即,前期,主要設置基礎課程、認識性課程,讓學生了解連鎖專業及連鎖企業的基本知識、發展歷史及現狀等;中期,主要設置專業課程,并有一部分時間安排企業認知學習,由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講授,讓學生對今后進入的企業有個初步的認知;后期,主要設置實踐課程,如軟件操作、虛擬企業、企業頂崗等。希望通過這樣的課程設置,使學生在進入企業后能很快的進入狀態并勝任工作,真正實現校企業對接。
(二)對于學生方面
通過企業實踐,本文作者認為學生除了專業知識的培養,還要注重綜合素質的提升。如心理素質的培養、溝通能力的培養、吃苦精神的培養等。很多學生進入企業后,不能很快融入企業,與同事、領導、顧客的溝通較少,經常會有一些問題出現。也有些學生不能很好的堅持,怕苦怕累,這些無形中給學校和企業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所以,通過教師參與企業實踐,能更及時的了解到學生實習當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映,并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同時在教學中不斷進行這些方面的信息輸入。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更發的適應企業的發展。
(三)對于企業方面
通過企業實踐,本文作者認為在教師實踐過程中,企業應該按照企業員工的要求對教師進行考核,并且要撰寫實踐報告,并對教師每天的工作內容進行合理的設置。這樣可以避免一些教師只是為了獲得企業實踐的經歷認證,而不是為了提升教學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等目的進行企業實踐。所以,作業企業方,在對于教師的實踐考核中應真正做到從實際出發,嚴格按照員工標準進行考核以反映教師真實的企業實踐經歷,使校企合作落到實處。
五、小結
總之,企業實踐,對于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和素養是一種很好的途徑。鼓勵教師利用下企業實踐的同時,進一步密切校企雙方的關系,為教師企業實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同時,學校在教師下企業進行實踐之前,也應該加強教師企業實踐的指導,讓教師明白企業實踐的目的和任務所在。比如在教師下企業實踐之間,可以根據專業需要和企業實際幫助實踐教師擬定學習計劃,帶著任務、帶著目的去企業實踐。這樣,才能真正使教師企業實踐獲得更大的收獲。才能真正使企業實踐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惠志東.“做實”職校教師赴企業實踐工作[J].教育與職業,2012(04).
[2]章曉蘭.中職專業教師企業實踐鍛煉成果轉化為教學的這踐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2(1).
[3]官平.教師職業道德[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