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浩然
摘要:合作學習自從出現以來就一直受到教育人士的重視,而且在教學改革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合作學習在高中化學的運用開展已久,但是卻存在很多問題,這種學習方式并沒有實現理想的效果,因此研究人員要分析應用的現狀,創造有利的條件來使高中化學在英語合作學習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化學;合作學習;應用
在高中化學中運用合作學習不僅需要了解合作學習本身的內涵,而且還要結合化學課堂中的實際情況,案例分析可以提高研究的針對性;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需要在多方面加以配合,加強不同角度的分析可以提高合作學習的運用效果。
一、合作學習概述
1、合作學習的產生
合作學習在很久以前的一些著作中就有所涉及,我國古代的一些著名教育家就強調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比如說孔子,而在近現代的中國社會,這種概念開始不斷發展和成熟,在西方系統化理論的影響下,我國在二十世紀末開始專門研究合作學習,而且還開展了相關的實踐活動。合作學習這個概念真正提出是在美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小學課程改革之后,之前很多教育家開始不斷發展這個概念,合作學習本身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而且還有獨特的方法。
2、合作學習的概念
合作學習在很多方面的定義角度都是一致的,合作學習所涉及的主體是相對穩定的,教師和學生是主要的參與者,而且他們之間的關系是比較和諧的,在整個過程中,每個人都要通過交流來完成布置的任務;合作學習強調的是整體的成績,只有小組中所有的成員都完成各自的任務才算是實現了學習目標,相應的獎勵也是根據整體情況來實施的;雖然合作學習中強調的是學生之間的合作,但是教師不能完全放手,應該要把握不同小組的整體情況,而且小組的學習任務的分配都是由教師完成的。
二、如何在高中化學中運用合作學習
1、分組
分組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避免大規模教學帶來的效率低下狀況,因此要合理控制小組成員的數量,理論上規定兩個到六個人是標準的范圍,但是在實際的操作的時候也要根據班級的情況;分組的標準可以多元化,可以把不同類型和能力的同學分到一個組里,這樣學生的合作會產生更大的效果。比如說在學習“氯”這種元素時,教師可以分配不同的任務個不同的小組,比如說氯氣的性質這一節內容的掌握就可以分組來進行學習,一個小組可以收集生活中有關氯氣的材料,另一小組可以通過操作簡單的實驗,比如說把有顏色的布條放入氯氣中來觀察布條的變化,最后通過實驗結果來證明氯氣的性質,而且在不同的小組內,小組成員要做好進一步分工的工作。
2、強化合作意識和技能
完成合作學習需要小組成員要具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關于這些知識的獲得需要有目的的培養,很多教育家提出了一些合作技能,學習和運用這些技能可以使合作的效率得到提高,而強化訓練是獲得這種意識和技能的主要手段,教師要創造各種機會來提高這種技能,僅僅靠課堂的訓練是不夠的,在其他的主體活動中也可以有意識的培養,比如說班會和主題活動,在化學課堂中,面對一種比較復雜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來解決這類問題。比如說在高一的化學教材中,在學習“有機化合物”這一章節的內容時,在實驗探究乙醇的性質時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教師可以讓不同學生承擔不同的實驗任務,操作員要注意實驗的步驟,而一部分學生就要做好觀察工作,最后在這些觀察員中選擇一些代表作為匯報員來表達組員所觀察到試管中的現象。
3、發揮教師的作用
學生在化學方面的合作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作用,雖然合作學習提倡學生自主學習,但是在活動的組織方面還是需要教師的指導,比如說在討論一個化學問題的時候學生會出現偏離主題的情況,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在旁指導可以把握整體的方向。教師在知識方面有很大的權威性,學生在和教師一起學習的同時會獲得豐富的經驗,
4、加強課堂管理
小組學習的課堂管理和其他普通學習模式下的課堂管理有很大的區別,合作學習開展的時候,教師要通過各種信號來控制這種情況,當一些小組成員出現不良的行為時,教師要做出反映,讓學生明白什么行為是大家期待的,這樣才會有效一直不良行為的出現。比如說在一所高中的兩個高二的班級中,一個為實驗班,另一個為控制班,在一定時間的訓練后來檢驗兩個班級的課堂情況,實驗班的一個同學說在合作學習開展之后,班級的課堂氛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剛開始的時候會比較混亂,但是在教師的領導下,學生逐漸學會了如何在課堂中進行討論。
三、結論
在高中化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對于提高高中生的化學成績有很大的作用,通過分析合作學習的產生和基本概念,可以使合作學習的開展更加符合化學這門學科的特性,而且在運用的過程中還要采取相關的措施來使二者更好的融合。
參考文獻:
[1] 張玉巖. 高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探索與實踐[D]. 遼寧師范大學 ,2004
[2] 袁遠.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的探索[D]. 遼寧師范大學 ,2005
[3] 柳如. 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多元智能的探索[D]. 遼寧師范大學, 2005
[4] 所楊. 高中化學教學設計的探究與實踐[D]. 遼寧師范大學,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