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及資源節約意識的不斷增強,屋頂花園已成為人們節約能耗、增加城市環境效益的有效途徑。本文主要對屋頂花園及環境行為學內涵與發展現狀進行綜述,后基于環境行為分析對功能性屋頂花園的設計實體要素及空間要素進行系統分析,從而不斷促進我國城市屋頂建設的完善與發展。
關鍵詞:功能型屋頂花園;環境行為分析;設計
1.屋頂花園概述
1.1屋頂花園定義
廣義上的屋頂花園主要指在多種建筑物及構筑物等設施的頂部或天臺上進行相應綠化裝飾、種植花草樹木以達到造園效果,狹義上的屋頂花園主要是指在建筑物頂部綠化的基礎上,應用地面造園技術及設計方法,實現對屋頂綠化景觀的豐富。通過對屋頂花園的建設,使得建筑物與園林有機結合從而為人們創造更加優越及舒適的生活環境。
1.2屋頂花園發展現狀
現階段,屋頂花園雖逐漸被人們廣泛認知與重視,但其在建設與設計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我國屋頂花園往往被認為是現代建筑的衍生物品,因此人們對其認知僅僅只停留在合理利用空間增加綠化面積等,并沒有對其進行更深入的認知與了解,因此在此種觀念下建設的屋頂花園往往缺乏良好的美化效果及合理的行為空間[1];屋頂花園在建設期間應體現人文精神,注重人們的應用舒適度,但目前多數屋頂花園在設計之初都重視對構圖的完美設計,并過分重視其視覺優越性,因此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人們在花園中的行為習慣及生活方式,造成人們體驗感知與花園空間的斷層,影響屋頂花園的使用效率。
2.環境行為學概述
2.1環境行為學概念
環境行為學是上世紀60年代興起的一門心理學科,它是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環境設計理論的深入研究所出現的必然產物。環境行為學的內涵主要是將人體經驗等與人類相關的行為與環境相互結合,二者之間相互產生作用并結合,從而有效改善環境,使其達到人們所要求的環境需求。
2.2環境行為學發展現狀
環境行為學在發展中受到社會現實及傳統觀念的影響,大多數建筑師認為行為科學主要是對人類主體的過去進行研究從而達到描述與解釋人類行為的目的,因此在此現狀下使得行為科學與建筑師之間很難得到合作與結合,后來隨著心理學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更加關注城市設計問題,并逐漸重視對環境行為學的研究。
3.基于環境行為分析的功能型屋頂花園設計
3.1環境行為學與屋頂花園的關系研究
3.1.1感知與設計關系
人類的知覺可實現對外界環境的主動認知,但由于其機能的有限性導致對環境感知的局限性,因此在對屋頂花園進行設計時,可充分考慮人體機能的有限性,在屋頂花園設計時盡量避免超出人類的感知局限,這樣可以利用設計本身創造出更適合人類活動的屋頂空間。
3.1.2環境知覺與設計關系
環境知覺主要是指主體對環境感知的真實且直接的體驗過程。人類在環境中活動時,會不自覺產生對環境的看法及感知,人類在進行環境接觸時包括簡化與完形、環境預期、環境情感在內的多種環境知覺特征[2],因此人們的環境知覺可有效提升花園設計效率,建設出更符合人類需求的花園空間。
3.1.3空間行為、環境需求與設計關系
空間行為是指人們在空間世界中所進行的各種日常活動,是人們內心心理的真實反映,環境需求主要是指人們因某種需求而對環境產生的客觀需要,這兩種因素都是屋頂花園設計的重要參考因素,只有明白人們的心理需求,才能創造出符合人們需求的花園空間。
3.2屋頂花園具體設計的實體要素
3.2.1座椅
座椅類型:需根據不同人群對座椅進行不同設計,對于對座椅沒有特殊要求的兒童及青年人進行座椅設置時,可從整體布局及規劃考慮,對于對座椅有特殊要求的老人來說,其對座椅舒適度要求高,因此可考慮安裝舒適方便的座椅。座椅材質:通常花園中的座椅主要材質是金屬、木材等,對于屋頂花園座椅材質進行選擇時,可選用經防腐處理的木材材質,其質量較輕、方便搬運、同是一種綠色材料,污染較少。座椅位置:要布置在人類活動的區域以及視野寬闊的地域,同時布置一部分座椅在較安靜與隱蔽的空間以滿足不同類型人的需求。
3.2.2照明
照明可以提升公園的使用率,照明可選用單色燈光,也可選用多色燈光,在對照明進行設計時首先需要滿足空間安全需求,達到相應的清晰度要求,以防意外的發生,同時還要使視覺環境滿意度及氣氛、空間感官等滿足人們的需求。
3.2.3植物
屋頂花園在進行種植植物選擇時,應選擇淺根喬木或灌木類及花草等植物,盡量選擇耐病、適應性強、生長期長的植物[3]。功能型屋頂花園還要考慮較高喬木的耐風性問題,因此在建筑結構承載負荷允許的前提下,對種植土壤盡量加厚,或設置種植池,同時還可以直接選擇建筑的背風處進行種植。
3.3屋頂花園具體設計的空間要素
3.3.1空間分區
功能型屋頂花園的空間主要分為入口過渡空間及核心活動空間。入口過渡空間主要是指進入屋頂空間的所控范圍直至屋頂空間入口這一區域空間,一般在過渡空間內部設置標志物進行劃分,其共分為三個區域為穿越區、停滯區以及活動區,這三個區域通過人流大小及具體特征進行自由劃分。核心活動空間主要是指屋頂花園的主要核心區域,包括綠化、交通及休息等空間,這里沒有明確的空間劃分,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3.3.2空間尺寸
屋頂花園的空間尺寸需針對其性質及大小等特征進行劃分,在眾多影響因素中,其中建筑尺寸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二者之間呈正相關,尺寸較小的空間可以滿足人們對空間安全感及舒適感的需求[4],屋頂花園空間分內外之分,其中外部空間一般為內部空間尺寸的8倍左右。同時空間尺寸還應重視人體視覺感受,通常人類屋頂交流范圍在18-25米之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屋頂花園的建設可以增加城市生態環境效益,美化城市環境,因此其在城市綠化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且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在對屋頂花園進行設計建設時,應將人類感知因素及社會環境、行為等因素相結合,不斷促進屋頂花園的合理建設。
參考文獻:
[1]周慧. 屋頂花園景觀設計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12.
[2]楊茜茜. 屋頂花園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14.
[3]武新. 屋頂花園景觀設計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
[4]陳品屹. 現代城市中的屋頂花園設計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
作者簡介:邵妙馨(1991-),女,漢,江蘇省,碩士,長安大學,城市景觀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