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義
摘要:文章首先對主要農作物進行簡單介紹,然后分析了冷渦天氣給農作物生產帶來的低溫冷害、倒春寒低溫陰雨以及暴雨冰雹災害,并最后對冷渦氣象災害防御措施進行了相關探討,以求為今后科右中旗農作物生產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冷渦天氣;氣候災害;冰雹暴雨;防御措施
科爾沁右翼中旗(簡稱科右中旗)位于大興安嶺南麓,地處著名的科爾沁草原腹地,隸屬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全旗農耕地面積296萬畝,其中:蘇木鎮耕面積274萬畝。每個農業人口平均占耕地面積10畝,每個勞動力負擔耕地22.6畝。耕地類型以草甸土、風沙土、沼澤土、粗骨土、鈣粟土、暗棕壤和黑鈣土為主,土壤比較肥沃,適于多種作物的生長和種植。
一、科右中旗主要農作物布局
根據科右中旗農業局提供的資料顯示,科右中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西南部,地處大興安嶺東南麓,科爾沁沙地北緣。科右中旗土地總面積為156130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96萬畝,占全旗總面積的6.3%;科右中旗屬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無霜期為80~145天。災害性天氣頻繁,主要有春旱、夏旱、秋吊、低溫早霜、洪澇、風災、冰雹等。
全旗農耕地面積296萬畝,耕地類型以草甸土、風沙土、沼澤土、粗骨土、鈣粟土、暗棕壤和黑鈣土為主,土壤比較肥沃,適于多種作物的生長和種植。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有玉米、大豆、谷子、水稻、小麥、高粱等;主要經濟作物有葵花、甜菜、蓖麻、瓜果、蔬菜等;飼草飼料作物有健寶牧草,青儲玉米等。種植上以糧食為主,糧豆播種面積占農作物總面積的83%。
二、東北地區冷渦
東北冷渦(冷渦)是我國特有的天氣系統在中國東北。它是一種強冷空氣旋渦,常使村的氣氛在地區的“冷與暖”的配置控制,破壞氣氛,有強對流天氣,甚至大冰雹,雨,低溫冷害,聽起來很惡劣的天氣,等從地理位置上看,東北冷渦不僅對中國東北地區的天氣氣候影響杰出的,可以指導高緯度地區的冷空氣南下,低緯度的影響;從時間上看,東北冷渦活動的最后,不僅影響中期天氣預報,而且長期的天氣有顯著影響。[1]
三、 冷渦天氣災害
作物的生長發育和氣象條件有很大的關系,當種植地的氣象條件不能夠滿足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時,會因為不利的天氣條件對農作物的產量造成很大的影響。經調查科右中旗冷渦天氣引發的農業氣象災害主要包括:洪澇、低溫冷害、凍害、大風、暴雨冰雹、倒春寒低溫陰雨以及由于氣象條件而引起的一些病蟲害等對農作物造成的危害。[2]
3.1低溫冷害
冷渦天氣導致科右中旗容易出現極端天氣,進而使得農作物生長受到限制,例如水稻容易出現冷凍災害。該地區出現的持續低溫和陽光照射強度小對水稻的返青具有強烈的抑制作用。進而使得水稻,生長遲緩,出現減產等現象。根據有些自戀顯示,水稻減產量可高達20%,這一數據對當地水稻產業來說是及其嚴重的。
持續低溫也造成東部地區水稻穗,莖病嚴重,同時LED對水稻產量和品質的下降。延緩冷害和稻瘟病的2 ~ 3成左右的水稻產量減少東部地區。作物如玉米旱田雖然很好,但由于其持續低溫的影響,到七月下旬,糧倉主要玉米生長過程是3 ~ 5 d后一年四季,包括東部城鎮因為干旱可能使玉米,大豆播種延遲時間和6,7個月的低溫影響,玉米生長期延遲7 ~ 10 d,延緩冷害指數。多數玉米收獲前不能完全成熟,造成明顯減產。[3]
3.2冷渦引發倒春寒低溫陰雨
春季冷渦天氣往往會引發倒春寒低溫陰雨氣候,科右中旗一般在3月11日以后出現。科右中旗的倒春寒天氣出現機率為12%(全屬輕度的),大部份結束于4月中旬。此時氣溫雖然并不很低,不會直接凍死農作物,但由于長時間無日照,農作物因少光缺氧,不能下沉生長,甚至霉爛死亡,對春播、春種、早種插植影響較大。如1970年2月27日到3月27日,29d全無日照,平均溫度多在11~15℃之間,1978年3月2日到4月9日,39d只有6.2h日照,這兩年造成水稻早播種種植影響面積達50多萬畝,損失十分嚴重。對于倒春寒年份,水稻要注意提早播種加強管理,增強抗寒能力。
3.3暴雨冰雹災害
冷渦氣候會引發強對流天氣,進而出現暴雨災害,往往會引起洪澇災害,對科右中旗水稻生產帶來極大影響。
如果淹沒在水稻拔節期,節間程度的延伸將充斥著天和淹沒深度的數量增加,并能找到水后,淹沒段長度短于未淹區段長度,可以得出結論,全株水稻的高度隨著洪水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在嚴重的情況下的洪水,在身體的水稻養分消耗,然后背水,也會造成干薄的現象,如植物會彎曲,折斷,甚至倒伏等異常現象。冰雹災害是由強對流天氣系統引起的一種劇烈性氣象災害,冰雹來臨時常常伴有大風、暴雨等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具有毀滅性的危害。
四、災害性天氣防御措施
4.1提高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準確率
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災害天氣預警水平。一是提高氣象觀測的時間和空間密度,提供及時的信息,從而提高災難的預測天氣。目前,該縣已形成初步探索網絡,包括自動雨量電臺、雷達探測、地面觀測、衛星云映像,等等,可以更準確和及時獲得災難天氣信息。二是加強科學研究,努力提高災害天氣預報和預警的準確性,天氣災害的發生條件,造成災難的因素,移動路徑,深入研究的影響的范圍。[4]
4.2對暴雨洪澇及冰雹災害的治理措施
對于暴雨洪澇災害的治理首先要對造成洪澇災害的原因進行分析,針對造成的原因來制定相應的措施對洪澇災害進行治理。可以通過建筑河堤和大壩來對洪澇災害進行治理,把洪水進行分流,就可以減輕甚至是限制洪澇災害對農作物產生的影響。根據冰雹發生的特點,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消除形成冰雹的自然條件,從而降低冰雹災害。還可以根據對強對流天氣的準確預報率,在冰雹發生前,通過人工消雹作業避免冰雹災害。
五、 結語
在我國的科中地區農業氣候資源豐富,與此同時也存在很多威脅到農業資源的氣象災害,本文通過對冷渦天氣的分析與判斷,找出了影響農作物生長的主要限制條件與作用的關鍵時期。本文的寫作對知道農業氣象有一定的利好關系,為當地農業氣象提供有依據的指導。
參考文獻:
[1]王江山.生態與農業氣象[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5:12~13.
[2]胡開喜,陸日宇,王東海.東北冷渦及其氣候影響[J].大氣科學,2011,35:179-191.
[3]段春鋒.東北冷渦的氣候學特征、效應及其影響因素[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2.
[4] 張鵬飛.洪澇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及防御措施[J].氣象災害防治,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