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華++張冬菊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進步,我國地形測繪技術也得到了大力發展,地形圖在現代化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地形圖測繪對于經濟建設以及城鎮規劃有著很大的幫助。隨著測繪技術的不斷革新,地圖測圖區域面積也越來越大,測圖精度越來越高,地形圖應用于城鎮規劃、房產地籍測量、隧道橋梁建設等領域。本文主要探析的是在數字化測圖過程中經常遇到一些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有利于提高測圖繪圖效率和準確度。
關鍵詞:地形圖測繪;全站儀測圖;成圖問題
1 引言
地形圖測繪為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提供了重要資料,并且在道路測量、橋梁隧道測量及房產地籍測量等中都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該論文主要探討了地形圖測量在外業數據采集與內業成圖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進行分析,給出了解決辦法。通過這些問題,改進測量方法,從而解決一些測繪中常見問題,這樣就可以加快測圖效率,提高測圖質量。
2 外業測圖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2.1 GPS-RTK測圖質量存疑
應用GPS-RTK技術進行地形圖測繪時,由于受到衛星狀況的限制、天空環境的影響,作業距離比標稱距離小、數據傳輸時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限制和干擾,山區、城市高樓密集區測繪易失信號、初始化時間過長,個別設備精度和穩定性不高的影響,直接影響了地形圖測繪的質量和精度,為此,在測繪工作中要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測繪質量,主要有:
1、測繪前盡可能選擇使用穩定性好、精度高的設備,規避由于設備質量對測繪的影響。
2、使用已有測點進行比較;利用布設控制網時的靜態GPS的多余控制點,將其測量結果與RTK測得的結果進行對比,進而實現對測量結果的檢查,這種方法易受到控制點數目的限制,但方法較好。
3、重新測量比對法;在每次測量初始化以后,對前一次已經測過的高精度控制點進行重新測量,對比兩次測量的結果,若誤差在允許值范圍內方可進行測量,這種方法通常用于沒有控制點的地方。
2.2全站儀在沒有做控制點的地方如何測量
在做地形測量時有事會遇到一些衛星信號不好,當地也沒有控制點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隨機應變,查找周圍是否有建成時間比較長的建筑,并且要向當地人確認建筑物沒有主體上的變化,在確認建筑物沒有發生主體上的變化之后就可以用這棟建筑物校正坐標。但這僅僅適用于擁有此地區的老圖紙和此次測量對精度要求不是特別高的情況下使用。
3 內業成圖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3.1 等高線繪制失真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以野外采集的地貌點的高程為依據,通過等值內插法,然后連接基本等高點為曲線,最后以各種圓滑方法為手段進行圓滑,從而形成等高線,這是數字化地形測繪軟件處理等高線的一般做法。然而,在地形測量中,等高線的內插并不適用于所有野外采集的地貌點,換言之,全自動建立的數字地面模型往往出現失真,所以必須進行人工干預,從而使那些不能內插等高線的三角邊刪除掉。這也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數據處理的步驟和難度。
采集數據要能合理準確地反映地貌變向點和坡度變換點都要立鏡測定三維坐標外,對于陡坎,只要不是接近90°的,一般要在坎上、坎下立鏡測量,并記錄陡坎的坎向和走向。在建立地面高程模型(DTM)之前應剔除明顯高出地面的道路點和不能代表當地高程的碎部點,即高程改為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使用“選擇地性線”功能,使DTM的三角網邊經過地性線。一般要將山脊線、山谷線、坡度變化線、地貌變向線、坡頂線和坡度線等用復合線繪出,與陡坎(系統默認)一起作為地性線。構DTM三角網之前,先選定這些地性線,才能生成合理的DTM三角網,如圖3.1,進而繪出準確、形象的等高線,如圖3.2,如果不手工選擇地性線,而用坐標數據文件自動生成三角網,往往會出現邊橫穿陡坎、山脊線、山谷線等不合理的現象,如圖3.3,以此繪制的等高線失真,如圖3.4。
3.2 高程、比高注記常見問題
高程注記應分布均勻,一般圖上每100 平地和丘陵地應測注10至20個高程點,山地和高山地應測注8至15個高程,高程注記定位點和高程注記一一對應。由于地圖編輯時操作不當無高程值或有高程值而無高程點的問題,解決此問題應上儀器重新補測、補注。山脊、山谷、山腳、鞍部等地貌變換處應測注高程,否則等高線走向無依據。因高程注記位置自動生成在點位的右側,常引起注記壓蓋地物、注記出圖廓現象,此時應將高程移位注記。以CASS7.1軟件為例闡述解決注記壓蓋的方法,使用軟件的MOVE命令,將高程移位注記。注記與高程點位相關位置的優先順序是注記在點位的右邊、注記在點位左邊、注記在點位的上邊、注記在點位的下邊。
地貌符號比高注記不規范,常見的有注記取位不正確、注記壓蓋地貌符號、注記點誤繪到地貌符號的低處。比高大于2m的須測注比高,注記到小數點后一位,超過3m時注記到整數位,比高小于2m時不測注比高。比高的正確注記點位置應繪在符號的上邊緣處或符號的頂部,與符號相距不小于圖上0.3mm。
3.3 控制點與某些地物重合
測量控制點是測制地形和工程測量的主要依據,在圖上必須精確表示,當測量控制點與煙筒、水塔等地物重合時,當地物依比例尺用平面圖形表示且平面圖形內能容納控制點符號時,則在平面圖形內真實位置繪出控制點符號。相應地物的說明符號可以不繪。但需注出點名或點號,以及地物名稱;否則只繪獨立性地物符號,控制點符號可省略不繪。除注點名外還應注出測量控制點的類別。位于房屋上的測量控制點應在房屋符號的真實位置上繪出控制點符號,并注出點名。
4 結論與展望
本論文主要針對測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析,當外業測圖做控制或者數據采集有誤時,必然繪圖時也會出錯。只有當我們測圖人員在外業測圖時細心的解決每個細節、每個小問題才能保證內業繪圖時有一份完整的數據。加上一位有責任心、有耐心的繪圖員,這樣才能提高成圖質量。
目前測圖用的最多的方法是全站儀測圖、GPS-RTK測圖,還有就是全站儀與RTK聯測的方法。如果僅用全站儀測圖,就必須建立圖根控制網,這樣須投入大量的時間、人力、財力;如果僅用RTK測圖,雖然可以省去建立圖根控制網這個中間環節,節省大量時間、人力、財力,同時還可以全天候地觀測,但由于受外界影響因素太大,當在高大建筑物、樹下時,就很難接收到衛星和無線電信號,就無法正常進行測量。只有當全站儀與RTK進行聯測時才能解決這一弊端,加快測繪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潘正風、楊正堯 《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年
[2] 《1:500_1:1000_1:2000_外業數字測圖技術規程》(GBT_14912-2005)
[3] 徐宇飛 《數字測圖技術》測繪科技出版社 2005年8月
[4]《城市測量規范》(CJJ 8-99),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作者簡介:彭華,男,1979年3月,湖南漣源人,講師、工程師,從事數字測圖、工程測量方面的教學與生產實踐。張冬菊,1980年10月,湖北棗陽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從事數字測圖、工程測量方面的教學與生產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