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曾影++葉騰升
摘要:地下水儲量豐富,是人類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的來源。它就像一個巨大的水庫,為工、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然而,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水資源時空分布差異巨大,加上在實際的用水中巨大的浪費現象進而污染現象,地下水總量嚴重減少。這就要求加強對地下水的監測與研究,以便對人類合理用水進行指導。本文地下水監測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地下水監測;現狀;對策
一、地下水監測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保護工作就越來越顯得重要,許多地區以犧牲當地的環境資源為代價來發展經濟,因而與環境密不可分的地下水環境也難逃被污染的命運,同時就滋生了許多與地下水相關的地方病,由于地下水資源不可自凈的特性,許多地區仍然在飲用污染的地下水,對于純凈地下水的概念全球尚無確切的概念和標準,究其原因,可以發現,造成地下水質發生惡化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人為。分析開來,可以發現:工業廢水排放入地下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受污染的地表水又會侵入到地下含水層中,此外還有人畜糞便以及過量使用農藥而受到污染的水也滲入地下等。城市進程化的加快以及工業的過度需要,生活和工業用水被大量需要,使得淡水被不斷抽出,使用過后再被作為地表水排放,進一步引起潛水層的下降,對地下水造成了污染,地下水中的有害成分含量增高。這些有害成分包括酚、鉻、汞、砷、放射性物質、細菌、有機物等。遭到污染的地下水會危害到人體健康以及工農業生產。因此,采取措施做好“三廢”的處理工作,保護地下水資源,加強環境保護已經刻不容緩。
二、當前地下水監測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地下水監測站分布不夠合理
當前,我國的地下水監測站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但是,和應該具備的監測水平相比,監測站的密度仍舊比較低。尤其在分布方面,北多南少,監測站的分布可謂南北極度不平衡。除此之外,在我國,專用的地下水監測井很少,這種現狀對于監測資料的準確性非常不利。
(二)監測經費存在嚴重的不足
我國對于監測經費的劃撥,可以說是處于投入逐步增大的狀態,但這種增大也只是源自于近兩年。而前段時間,甚至仍舊停留在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可以說長期以來投入進地下水觀測中的經費嚴重不足,這就對激發地下水監測的積極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三)監測設備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
當前,在地下水監測的設備方面,我國仍然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到目前為止,在地下水監測中,人工測繩監測仍舊被大量采用著。這種狀態顯然難以適應新世紀的需求。人工監測導致精度和準度都比較低,很難完全體現出數據的參考價值。監測手段的落后造成我國的地下水監測的故步自封,發展也進入瓶頸期。如今,我國地下水污染情況日益加重,但水質監測點卻并沒有明顯的增多,設備依然落后,水質監測的力度明顯不夠。
(四)監測項目比較單一
單一的監測項目使得地下水監測我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水位、水質、水量、水溫是地下水動態的四大要素。當目前我國大多數地下水的監測井卻并沒有對這四項都進行監測,而是僅有對于水位和水溫的監測。其中也有部分監測井開展了對水質、水量以及地下水污染的監測,但其監測指標卻很少。這樣單一的監測項目很明顯對于地下水污染區是沒有明顯的作用的,對于其它諸如次生鹽漬化區、城市水源地及泉域等區域的監測,也往往缺乏水質、水量以及專門針對和地下水有關的生態環境問題、地質災害的監測。綜上所述,單一的監測項目已難以滿足我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需要。
三、加強地下水監測的對策
針對地下水監測的現狀,在地下水監測的改革中不妨采取如下一些對策:
(一)理順經費來源的渠道,加大經費的投入力度。監測工作要想正常開展,離不開監測經費的保證。水利部曾經就增加地下水監測工作經費投入下發專門通知,通知明確要求:要理順經費來源的渠道,加大經費的投入力度。為增加地下水監測經費,各地要爭取多渠道投入。對于爭取到的經費,要將其開支列入到各級財政預算中。對于水資源投資規模,要積極爭取擴大,前期費、抗旱費要努力保持投資力度,還要積極爭取監測經費在水資源費中的列支,為監測工作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二)要積極完善井網布局,加快井網建設和更新改造步伐。當前,我省地下水監測井數量嚴重不足,布局也不夠合理。針對這種現狀,要重點加強全省地下水監測井網的建設和更新改造。在改造中,為加快建設步伐,要根據監測需要和規范要求,發揮示范帶動的作用。要合理規劃布局,對于地下水超采區、供水水源地、生態脆弱區以及水資源管理和保護重點區等監測井建設要加強建設。
(三)開展好區域監測工作,加強地下水的科學研究。利用監測數據分析研究并解決水資源管理中的實際問題才是地下水監測的真正目的。因此,地下水的監測就不要停留在收集、積累監測數據上,要加強科學研究,重視監測成果的應用,積極拓寬服務領域。針對一些地區因地下水開采、污染引發環境地質問題,要利用監測資料展開分析研究。供水水源地、生態脆弱區以及地下水超采區、水資源管理和保護重點區是地下水監測的工作重點。在地下水監測中,要加強監測、分析地下水污染、地表水地下水轉化規律、地下水限采、壓采和調水工程調入區地下水位恢復,并針對這些生態環境評估等問題開展專題研究。
四、結語
當前,我國水資源危機正日益加重。為了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對地下水的監測。應該看到,盡管我國在地下水監測工作中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但問題也同樣存在較多。為了應對日益緊張的用水現狀,我們更應加強對我國地下水的管理和保護,從多方面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進一步的促進我國地下水監測工作的發展,為我國的生產、生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丁永濤.地下水資源的特征、功能以及礦區地下水系統域值的水文地質意義[J].科技致富向導,2011(20)
[2]齊學斌、樊向陽 《中國地下水開發利用及存在的問題研究》 2007 水利水電出版社
[3]趙章元地下水污染不容忽視 《環境經濟》 2006年04期 39-40.
[4]闞學成; 地下水的性質及其污染與自凈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6年08期; 275-2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