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朔
摘 要 田七作為一種中藥材,有著良好的藥效及保健效果。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自我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田七的社會需求日漸旺盛?;诖耍榻B了田七的栽培與管理技術和病蟲防治措施,以期對田七種植提供參考。
關鍵詞 田七;種植;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567.23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27-0-02
由于田七市場需求巨大,推動了田七種植業的巨大發展,以下將著重介紹田七的培育技術及病害防治措施。
1 田七生物學特征
田七又名三七、蝎子草、金不換,為五加科人參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高度可達80cm,根莖短,莖直立,光滑無毛;掌狀復葉,呈橢圓型,具長柄,3~4片輪生于莖頂;花瓣有5片呈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從莖頂中央抽出,長20~30cm;核果漿果狀,熟時紅色,呈球形;花期為6~8個月,果期為8~10個月[1]。
田七多生長在中國西南部海拔1500~1800 m,北緯23.5°附近的狹窄地帶,屬亞熱帶高山陰性植物,不耐嚴寒與酷熱,生長氣溫要求在16~19℃,土壤以疏松紅壤為主,喜半陰和潮潤的生態環境。但廣西百色市人工栽培的田七一般位于海拔在800~1300 m的地方,氣溫16~30℃。
2 種植方式
2.1 選地整地
田七的播種和栽植要選擇地勢高、排灌條件良好的沙質土壤,選好合適的種植地后,要對地塊進行多次的深翻,畦壟培成梳背形,高25~35cm,寬100~120 cm,兩畦壟構筑排水溝,深度一般為45~60 cm。整地的同時施用基肥,每667 m2施用充分腐熟有機肥3000~5000㎏。另外,要施用鈣、鎂、磷肥等;先將肥料撒在畦壟上,再翻入土下,深度為4~6 cm[2]。并進行土壤消毒殺菌、殺蟲。
2.2 搭棚
棚料現在一般用木樁、田七遮陰網搭蓋,棚高一般為1.7~1.9 m,棚子四周用圍笠網圍邊;柵頂拉鐵絲作橫梁,上層拉蓋格子網,下層選用網滴水網,若光照較強或紅籽育苗的最下層可加一層活動二針網。棚子透光度對田七的生長影響很大:透光過少,植株細弱,容易發生病蟲害,且開花結果少,塊根生長慢;透光過足,塊根生長較快,但則葉片會變黃,易出現田七炭疽病等病害和生理性裂根。因此,要根據田七的不同生長期和季節光照情況對透光度進行調節。
2.3 選種播種
每年10-11月,選摘3~4年生的植株所結的飽滿成熟的紅色果實,搓去果皮,洗凈,晾干表面水分并進行消毒處理,以提高種子發芽率。播種時先開穴,株行距為6 cm×6 cm,深度大約為1.5 cm,每穴1粒種子,覆土后略蓋一層草,以保持畦面濕潤。
2.4 移栽
田七育苗1 a后才能移栽,一般會在12月-翌年1月進行移栽[3]。選苗時要剔除病、傷、弱苗,并分級栽培,最好是邊起苗、邊選苗、邊移栽;起根時,嚴防損傷根條和芽胞。移栽時在畦壟上開穴,株行距以17 cm×15 cm為宜。將苗木填入穴后用適量的肥土覆蓋,上面再鋪一層草。
3 培育管理
3.1 肥水管理
田七根系比較淺,因此追肥要掌握“次多量少”的原則。追肥主要以農家肥或田七專用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復合肥為補。且農家肥必須經過熟腐處理才能施用。一般幼苗出土后,撒施2~3次草木灰;4-5月追施1次腐熟的有機糞草肥,每667 m2用2500㎏或田七專用有機肥250㎏,并配合施45%硫酸鉀型10~15㎏;7-8月追施1次壯果肥。開花期可以撒施磷肥;留種地塊要加施過磷酸鈣15㎏,以促進果實飽滿;3 a以上的田七,要增加追肥次數。田七喜半陰和潮濕的生長環境,既怕旱也怕大水。干旱時要及時進行澆水,保持土壤濕度;雨水過大時,要及時排除多余水分。
3.2 花薹管理
田七一般在6-7月開始抽薹,對不打算留種的植株,要及時摘除花薹及花序旁邊生長的小葉,以減少養分消耗。需要注意的是,抽薹要選晴天進行。
4 常見病蟲害的防治
4.1 病害
4.1.1 猝倒病和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猝倒病和立枯病主要為害田七幼苗期,不易區分。防治辦法:認真選地,實行輪作;選用抗病品種;合理施肥及排灌;采用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敵克松500倍液,或瑞苗清1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58%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
4.1.2 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對種子進行消毒,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倍液將種子浸泡30 min,陰干后再進行播種;或吡唑醚菌酯·代森聯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800倍液噴霧。同時,注意采取高畦栽培,及時排水和清除病株、病果,盡可能的減少病源。
4.1.3 黑斑病和圓斑病的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種苗;可用58%瑞毒霉錳鋅和多抗霉素按1︰1的比例配成500倍液將種子或種苗浸泡20 min,帶藥播種移栽;加強田間管理,結合天氣預報進行施藥防治。畦邊和溝內蓋好松針葉,防止雨后泥漿濺到葉上,引起病菌蔓延。
4.1.4 疫病的防治方法
注意調節園內通風降溫降濕。用10%多抗霉素800倍液:或65%代森鋅600倍液;吡唑·醚菌酯·代森聯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800倍液;或50%烯酰嗎啉600倍液;或70%丙森鋅500倍液;或52.5%噁酮霜脲氰500倍液噴,可1~2種混合使用和交替使用。
4.1.5 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50%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250~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
4.1.6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可用醚菌酯800倍液,50%福美雙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5%代森銨乳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噴霧。
4.1.7 黃銹病的防治方法
用石硫合劑和波爾多液交替噴殺,待田七展葉后每隔7 d噴1次,使銹粉不易鉆進葉的葉肉。
4.1.8 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選擇土質疏松土壤結構好的緩坡地種植,對土壤進行消毒。同時,加強田間管理,注意排水,多施草木灰混合石灰粉;改進栽培技術,調整生態環境,用枯草芽孢桿菌調理土壤或用54%惡霉·福美雙進行土壤消毒,合理施肥;需要注意的是,播種或移栽前,應將種子浸入70%敵克松+58%瑞毒霉錳鋅300~500倍混合藥劑,浸泡20 min,帶藥播種或移栽,或用多菌靈、殺毒礬、異菌脲和多抗霉素混合拌種。發病后及時拔除病株處理。
4.2 蟲害
4.2.1 紅蜘蛛的防治方法
蟲害發生前,要定期噴灑石硫合劑;發生后,用0.2~0.3 °Bé石硫合劑,或克蟎特2 000~3 000倍液、40%樂果乳油800~1 000倍液噴霧。
4.2.2 粉蚧的防治方法
先要進行土壤消毒,保護天敵(瓢蟲、大紅瓢蟲等)安全越冬,或在雨后進行人工捕殺;選用40%樂果乳油、40%殺撲磷、80%敵敵畏乳油1 000倍液噴霧,消滅幼蟲。
5 結語
從田七開始播種到收獲,周期比較長,至少需要3 a才能完成整個播種采收過程。所以,要實現田七的大規模種植,提高產量,就必須在做好種植管理培育的基礎上,采取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全面強化對田七病蟲害的防治。
參考文獻
[1]王朝雯.云南文山田七的主要病蟲害防治措施[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4,15(17):23-25.
[2]周正偵.那坡縣田七栽培與管理技術探討[J].吉林農業,2014(3):71-72.
[3]劉桂云.田七病蟲害的防治[J].北京農業,2011(19):18-18.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