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彥利+趙蕓+袁雪剛+李英
摘 要 針對南方地區氣候特點、甜櫻桃物候期發育特點及近幾年甜櫻桃發病情況,對南方地區甜櫻桃經常發生的蟲害、病害及生理性病害做了總結,探討了9種蟲害、4種病害防治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 甜櫻桃;病蟲害防治;南方地區
中圖分類號:S662.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27-0-02
甜櫻桃為北方落葉果樹,南方地區種植較少。目前,南方地區對甜櫻桃的研究還處在試驗階段,重點放在品種的引進篩選上,對田間生產栽培管理技術研究較少。本研究所自2009年以來,引進數10個品種,在品種篩選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生產管理經驗,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甜櫻桃南方地區栽培管理技術。針對南方地區氣候特點、甜櫻桃物候期發育特點及近幾年甜櫻桃發病情況,對南方地區甜櫻桃經常發生的蟲害、病害做了總結,以便為南方甜櫻桃的規模化生產提供技術參考。
1 甜櫻桃蟲害及其防治技術
南方地區經常發生的甜櫻桃蟲害有綠盲蝽、蝸牛、金龜子、地老虎、紅蜘蛛、黃刺蛾、舟形毛蟲和天牛等。
1.1 綠盲蝽
綠盲蝽危害甜櫻桃葉片,根據甜櫻桃具體物候期,于萌芽后的4月初、4月中旬、5月中、下旬在各代的若蟲期及時噴藥,進行防治。綠盲蝽的防治可以用觸殺性較好和內吸性較強的藥劑混合噴施,可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500~3 000倍液和5%啶蟲脒3 000~3 500倍液混合,也可用20%吡蟲啉2 000倍液噴施。
1.2 蝸牛
蝸牛喜歡陰暗、潮濕環境,可傍晚、早晨或陰天進行人工捕殺,在甜櫻桃上,蝸牛于萌芽期食用葉片葉肉,小苗尤其嚴重,因為最適宜生長環境溫度在25 ℃,在上海地區的發病時間多為4月和5月,蝸牛的防治可以用6%密達殺螺粒劑每667 m2用0.5 kg撒施,或3%滅蝸靈顆粒劑2 kg,拌干細土15 kg均勻撒施。也可以將藥劑撒施在樹主干周圍,對蝸牛進行殺滅。
1.3 金龜子
金龜子為害甜櫻桃主要以成蟲在花期啃食大櫻桃樹的花蕾和花,啃食后花蕾花柄脫落,危害時期一般在4月。危害芽、新梢葉片主要時期為4-6月上旬,成蟲咬食葉片后為網狀孔洞和缺刻狀,嚴重時只剩主脈,金龜子危害多為群集性活動,為害多為突發狀況,一般在傍晚至22:00咬食。
金龜子的防治可以利用成蟲的假死性,早、晚在樹下鋪塑料膜后震落成蟲捕殺。可在幼蟲期地面撒10%的辛硫磷顆粒劑,20 kg/667 m2,用藥后,要及時旋耕,將藥翻入地表0~20 cm,以便殺死潛土幼蟲(“蠐螬”),或于危害期噴灑4.5%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
1.4 地老虎
地老虎1~3齡前幼蟲白天黑夜都在地面活動尋找食物,主要為害嫩葉,幼蟲稍大后白天一般躲在土中,夜晚或陰雨天出土為害,可采用黑光燈誘蛾撲殺成蟲,減少蟲源遠。此外,平時注意清除田間雜草,減少成蟲產卵場所,降低蟲源。667 m2用毒死蜱4 kg拌細土20~30 kg撒施。
1.5 紅蜘蛛
紅蜘蛛南方地區以危害甜櫻桃芽、葉為主,葉受害初期為失綠小斑點,最終葉片變蒼白后枯焦脫落。南方地區發病高峰一般在6-7月,氣溫升高后爆發,避雨棚尤為嚴重。紅蜘蛛的防治,一般在萌芽前做好果園清園工作,刮除老樹皮,清理果園雜草,并集中掩埋或燒毀,以消滅越冬蟲源。發芽前噴3~5°Bé石硫合劑;大櫻桃謝花后10 d,幼、若螨開始活動期,可噴布20%噠螨靈1 000~1 500或4.5%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
1.6 黃刺蛾
黃刺蛾危害啃食葉片葉肉,上海地區發病高峰在7月,嚴重時啃食僅剩葉脈。黃刺蛾具有一定的趨光性,因此可采用殺蟲燈燈光誘殺;也可用50%殺螟松乳油2 000倍、50%辛硫磷乳油2 000倍噴霧。低齡幼蟲可采用25%滅幼脲懸浮劑1 500液噴霧滅殺。
1.7 舟形毛蟲
舟形毛蟲在南方甜櫻桃上危害時期一般在6-7月,舟形毛蟲危害時群集,幼齡樹啃食葉片葉肉,啃食后剩余葉脈和下表皮,幼蟲長大后啃食全部葉片,僅剩葉柄。舟形毛蟲有趨光性,可以利用殺蟲燈進行滅殺。殺滅舟形毛蟲可采用50%殺螟松乳油1 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2 000倍液。
1.8 梨小食心蟲
梨小食心蟲過冬以老熟幼蟲在樹皮下,草叢中結繭過冬,第2年3月化蛹,羽化,產卵,卵期4~5 d后孵化,孵化后危害甜櫻桃果實。梨小食心蟲具有趨光性,可以利用殺蟲燈進行捕殺,也可以用糖醋液盆、性誘劑誘殺。化學藥劑一般用幼常害期用2.5%功夫乳油2 500倍或80%敵百蟲1 000倍液以及其他菊酯類農藥噴灑防治。
1.9 天牛
天牛危害甜櫻桃主干、主枝等部位,幼蟲于樹體皮下蛀食部,后蛀食枝干和木質部,造成流膠形成,流膠病,樹勢衰弱,嚴重的導致樹體死亡。防治方法,因為成蟲不易飛行,可在雨后,人工捕殺。在7-8月產卵期檢查枝干,如發現產卵槽,用刀具割下消滅。化學防治可用4.5%氰茂菊酯2 000倍液注入蟲道。
2 南方甜櫻桃常見的病害
2.1 細菌性穿孔病
細菌性穿孔病南方地區主要危害甜櫻桃葉片。葉片發病時,由黃白色至白色圓形小斑點,由淺褐色至紫褐色病斑,病斑逐漸干枯脫落,形成穿孔,病害嚴重時,可導致落葉。防治甜櫻桃細菌性穿孔病要加強果園管理,合理稀植,不能將甜櫻桃種植在地勢低洼的地段。化學防治可發芽前噴布5°Bé石硫合劑,殺滅越冬病源菌。是展葉后可噴布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l0%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2.2 根癌病
南方地區黏土地較多,甜櫻桃根癌病容易發病,要加強果園管理,增強提高樹體抗病能力,增施有機肥料。在選購苗木時,要選用組培苗或者抗病苗木。定植前可用K84菌浸泡根系防病,感病植株要刮除腫瘤后,用K84浸泡病部和根系,用其菌水灌根。要調整使土壤pH值保持在6~7時,發病較輕。耕作時,不要弄傷根莖部及根莖部附近的根。
2.3 干腐病
甜櫻桃干腐病多發生在主干、主枝上。發病初期,病斑表現為暗褐色,不規則形,有黏液溢出,后病部干縮凹陷,開裂,表面出現密生小黑點,直到枝干或樹體枯死。 防治方法,萌芽前淋浴式噴布5°Bé石硫合劑,鏟除各種越冬病菌。夏季梅雨季節噴布1∶2∶200倍波爾多液進行樹體保護。在病菌孢子散布的7月,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等保護枝干、果實和葉片。
2.4 侵染性流膠病
南方地區冬季相對溫度較高,夏季高溫潮濕,甜櫻桃極容易患侵染性流膠病,流膠病主要為害枝干。病菌侵染多從傷口和側芽處入侵,進行潛伏,當年不會流膠,只會形成以皮孔為中心的瘤狀突起,次年瘤皮開裂溢出膠液,發病后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小黑點。流膠病的防治,要從加強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侵染性流膠病發生后在樹體上每10 d噴灑1次600倍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800倍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或600倍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或1 500倍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如花前發現病斑,可刮除,再用20°Bé石硫合劑涂刷。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