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玉鳳+覃世霞+候天榮+羅來銀


摘 要 通過對都勻市現有公園、主要街道、居住區、高校綠地及都勻市植物園等進行實地調查和文獻查閱,初步確定都勻市鄉土彩葉樹種共有39科、79屬、94種,其中喬木57種,占彩葉樹種的60.63%;灌木30種,占彩葉樹種的31.91%,藤本7種,占彩葉樹種的7.44%。按鄉土彩葉樹葉色分類,有春色葉樹24種,秋色葉樹67種,常色葉樹7種、斑色葉樹6種。園林中己經應用或少量栽培的鄉土彩葉樹有38種,其中喬木17種,灌木18種,藤本3種,極具推廣價值的鄉土彩葉樹種有22種,其中喬木14種,灌木5種,藤本3種,與鄉土彩葉樹種資源相比還有較大的開發應用空間。
關鍵詞 鄉土彩葉樹種;資源調查;園林應用;貴州省都勻市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27-0-04
彩葉樹木葉片的顏色具有極大的觀賞價值,葉色變化的豐富,難以用筆墨形容,即使是高超的畫家也難調配出這種色調[1],因而成為園林造景的主要材料。由于樹木的不同自然分布,會形成一定的鄉土景色和情調。都勻市鄉土彩葉樹種資源雖然較為豐富,但目前在園林中應用的還不多,與鄉土彩葉樹種資源相比仍有較大的開發應用空間。基于此,通過對都勻地區鄉土彩葉樹種的野外觀察、記錄、拍照,并將資料統計分析整理成文,以期為都勻園林營造地方景觀特色提供參考。
1 都勻市鄉土彩葉樹種資源概況
1.1 彩葉樹種的定義
彩葉樹種,又名色葉樹種,是指葉片呈現紅色、紫紅色、金黃色等異于綠色的色彩,而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樹種。園林應用中根據彩葉樹葉色變化的特點,可分為春色葉樹種、常色葉樹種、斑色葉樹種和秋色葉樹種等[2]。
鄉土彩葉樹種,是指在當地并經長期的自然選擇仍能健壯生長,以及從本氣候區以外引入,但經多年種植馴化,仍能適應當地自然條件的彩葉樹種[3]。如銀杏、梧桐、梓樹、楓香、懸鈴木和爬山虎等。
1.2 都勻市自然環境與園林綠化狀況
貴州省野生色葉樹種資源較為豐富,僅野生木本色葉樹種喬木就有189種,灌木60種,藤本9種[4]。都勻市位于貴州省南部偏東,苗嶺山脈南側,地處貴州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平均海拔800~1 200 m,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1 ℃。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 445 mm。雨熱同季,無霜期291 d。地帶性植被為中亞熱帶濕潤性常綠闊葉林[5],城區內原生植被已經完全被破壞,以殼斗科、樟科、木蘭科、漆樹科和山茶科為主的闊葉林只在郊區少部分地方可見,原始森林中彩葉樹種資源仍很豐富。
都勻市目前己建成綜合性公園(東山公園、西山公園、文峰公園號民族文化公園)4個,森林公園(青云湖森林公園)1個,濕地公園(雨花湖濕地公園)1個,濱河綠地、道路系統綠地、居住區綠地,高校(黔南民族師范學院、黔南民族醫學專科學校、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附屬綠地等若干個。距市中心22 km處有斗蓬山國家級3A風景名勝區1個,園林景觀較過去有了較大的改變,但地方性景觀特色還不夠明顯。
2 調查內容與方法
2.1 調查地點
從2014年5月-2015年6月,選擇老城區街道(廣惠路、文峰路、新華街道),廣場綠地(人民廣場、濱),公園綠地(東山公園、西山公園、文峰公園、民族文化公園,青云湖森林公園和雨花湖濕地公園),綠化較好的居住區(棗園、陶溪園、水榭花都),校園綠地(黔南民族師范學院、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及都勻市植物園(甘塘鎮)、貴州景天園林工程有限公司苗圃基地(洛邦鎮)作為主要調查區域。
2.2 調查內容與方法
內容包括鄉土彩葉樹種的種數、類型、配置方式,園林用途及生長適應性等。通過踏查和線路調查,調查時詳細記錄和拍照,并通過查閱大量文獻,確定了都勻市鄉土彩葉樹種種數及類型,并分析鄉土彩葉樹種在城市生長的適應性表現。
3 結果與分析
3.1 鄉土彩葉樹種種數
根據調查資料統計,初步確定都勻市鄉土彩葉樹種共有39科、79屬、94種,見表1。
由表1可見,都勻鄉土彩葉樹種喬木57種,占彩葉樹種的60.63%;灌木30種,占彩葉樹種的31.91%,藤本7種,占彩葉樹種的7.44%。
3.2 鄉土彩葉樹種類型
按照潘文明觀葉樹葉色特點分類法[6],都勻鄉土彩葉樹種有春色葉樹24種,秋色葉樹67種,常色葉樹7種,斑色葉樹6種(見表1)。彩葉樹種中秋色葉樹種的比例較重,占彩葉樹種的60.63%,成為秋季季相成色的主流樹種。
春色葉樹是指春季發生的嫩葉有顯著不同葉色及新葉有色的樹種,如石楠、桂花、山麻稈等。
秋色葉樹是指葉色在秋季有顯著變化的樹種,如銀杏、金錢松、池杉、鵝掌楸和梧桐等。
常色葉樹是指葉常年均為異色的樹種,如紫葉小檗、紅花繼木、金葉女貞、紫葉李和紫葉桃等。
斑色葉樹是指綠葉上有其他顏色的斑點或花紋的樹種。都勻市有灑金桃葉珊瑚、金邊黃楊等。
3.3 都勻市鄉土彩葉樹種園林應用分析
3.3.1 鄉土彩葉樹種的選擇
鄉土彩葉樹種在園林綠地中應用的不多,大部分鄉土彩葉樹種只在郊外及自然保護區、植物園及少數高校(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栽培。園林中己經普遍應用或少量栽培的的鄉土彩葉樹有38種,其中喬木17種,灌木18種,藤本3種,如銀杏科的銀杏(Ginkgo biloba L.),木蘭科的玉蘭(Magnoliadenudata Desr.)、木蘭(Magnolialiliflora Desr.)、鵝掌楸(Liriodendromchinense Sarg.),大戟科的烏桕(Sapindussebianus)樟科的香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l.),榆科的小樸樹(Celtisbungeana Bl.),槭樹科的雞爪槭(AAcerpalmatum),小檗科的小檗(Berberisthumbergii DC)、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 Thunb.),杜英科的杜英(Elaeocarpusdecipinens Hemsl)、薔薇科的石楠(Photiniaserrulata Lindl.)、紫葉李(Prunuscerasiferaf.Atropurpurea Jacq.)、紫葉桃(runuspersicaf.atropurpurea),千屈菜科的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 L.),木犀科的桂花(Osmanthusfragrans)、金森女貞(Ligustrum×vicaryi)、金葉女貞(LigustrumjaponicumHowardii),豆科的紫藤(Wistariasinensis Sweet.),葡萄科的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cuspisata(Sieb.etZrcc.) Planch.)、五葉地錦((Parthenocissusquinquefolia (L.)Planch)等。
3.3.2 鄉土彩葉樹種配置方式與園林用途
配置方式上以孤植、叢植、列植方式為主,群植、片植的方式較少。園林用途上主要作行道樹、庭蔭樹、園景樹、色塊、綠籬和造型樹種植。如喬木類的銀杏、香樟、鵝掌楸和烏桕,主要為以孤植或叢植方式作園景樹栽培,灌木類的紅花繼木、金葉女貞、紫葉小檗主要以叢植或聚植的方式作色塊、綠籬、地被和造型植物栽培,彩葉樹主要起點景作用。城區迎賓路及建設中的環西大道、大龍大道、繽紛大道、西出口干道列植銀杏、香樟等作行道樹,建成了銀杏大道,香樟大道,加上道路中央隔離帶的紫薇、紅楓、色塊及彩葉球形植物的點綴,道路景觀效果明顯。園林中鄉土彩葉樹種以群植、片植方式作樹群或風景林栽培的少見。如青云湖森林公園植被為針、闊葉次生林,優勢種是馬尾松,林中只有少量的泡桐和極少的楓香、檫木等,缺少秋季呈紅色的漆樹科、槭樹科、殼斗科、大戟科的樹種,因此季色交替不鮮明。城區內難找到郊外森林保護區“層林盡染”的壯觀秋景。
3.3.3 都勻市鄉土彩葉樹種在園林綠地中的生長狀況
大部分鄉土彩葉樹種屬中性樹種,但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中生長勢較強,成色早,成色期長,觀賞性強。小檗科樹種喜鈣質土。強陽性樹種6種,耐蔭樹種6種,極耐寒樹種4種,不耐寒樹種3種,極耐旱樹種5種,耐水濕樹種9種,不耐水濕樹種6種,耐污染樹種20種,抗病性強的樹種有21種,見表2。
另外,常色葉類的紅楓和紫葉桃在高溫下成色不穩定,夏季容易褪色變褐綠色。彩葉地被和綠籬在較蔭敝的環境中成色效果較差。藤本的爬山虎吸附能力較五葉地錦強,適合作屋面垂直綠化。極少數樹種易感病,如狹葉十大功勞易感霜霉病。園林中極具推廣價值的鄉土彩葉樹種有22種,其中喬木15種,灌木4種,藤本3種。如銀杏、金錢松、池杉、杜英、香樟、杏、柿樹、板栗、青楓、五角楓、楊梅、石楠、紫薇、槐、石榴、紫葉小檗、南天竹、紅花繼木、金森女貞、爬山虎、五葉地錦和紫藤等,這些樹種不僅生長勢強,抗逆性強、抗污染能力強,而且色彩鮮艷,有的形色兼備,有的繁花似景,有的碩果累累,能體現園林樹木的美化、防防、生產3大功能,極具觀賞及應用價值。
都勻市鄉土彩葉樹種園林應用中還存在如下問題:一是鄉土彩葉樹種應用的種類和數量偏少,色彩還不夠豐富;二是引種隨意,有的彩葉樹種不經試種,就直接應用(如狹葉十大功勞),使一些易感病的種類影響了園林觀賞性;三是鄉土彩葉樹種配置形式與園林用途千篇一律,園林中只注重彩葉樹種的點景作用,地方景觀不突顯;四是對彩葉樹種的栽培養護管理還重視不夠。
4 都勻市鄉土彩葉樹種園林應用建議
4.1 極早建立鄉土彩葉樹種種質資源圃和繁育基地
目前,許多觀賞性極強的優良鄉土彩葉樹種,如楓香、樸樹、梧桐、鹽膚木、野漆、野柿、山麻稈、南蛇藤和野山楂等還在山林中沉睡。當地園林苗圃中鄉土彩葉樹種種類及數量極少,加上生產技術低下,因此園林供給能力差,導致園林綠地地方景觀特色不明顯。新建成的南沙洲民族文化公園應用了不少鄉土彩葉樹,如銀杏、樸樹,烏桕、欒樹和白蠟等,但個別樹種直接從山林中采挖應用,不僅移植成活率低,對資源也造成了破壞。因此,有關部門應重視和加強對鄉土彩葉樹種的科研開發力度,通過有序合理的開發,引種馴化,及時建立鄉土彩葉樹種種質資源圃,并加強優良品種的選育和繁殖方法的研究,以促進當地彩葉樹種資源和苗木生產的良性循環,為創造都勻美麗的地方園林景觀打下基礎。
4.2 配置方式上多采用群植、片植以增大色彩的體量
配置方式上應大面積通過片植或林植,利用鄉土彩葉樹種的生態優勢突出都勻園林地帶性景觀。
群植是由二三十株以上至上百株的喬、灌成群的配置方式,可起到主景、背景、伴景的作用,群植時要注意林冠線輪廓以及色相、季相效果,更要注意樹木間種類間的生態習性關系,以保持長時間的群落穩定效果。
林植,是指較大面積、多株數成片林狀的配置方式。適宜營造風景林、防護林。配置時,要充分考慮群體的生態關系以及養護上的要求。有純林、混交林等結構。造風景林時要注意林冠線的變化、疏林與密林的變化,林中下木的選擇與搭配,群體內及群體與環境間的關系,以形成高低錯落,疏密有間,季相分明,色彩斑瀾的植物群落景觀,充分發揮園林綠地系統的生態功能。
4.3 重視鄉土彩葉樹種的栽培及養護管理
栽培鄉土彩地樹種時要依據鄉土彩葉樹種的特征與習性將其種植在不同的環境中。如水杉、香樟、烏桕和垂柳適宜種植在水濱和濕地公園;銀杏、柿樹、懸鈴木、烏桕、枳和石榴宜種植在建筑物和山坡的南面或疏林草坪;空氣污染較重的區域,宜選用懸鈴木、銀杏、小葉樸、香樟、杜英、紅葉李和南天竹等抗性較好的樹種,通過創造良好環境條件以利彩葉樹種的正常生長發育,提高園林景觀效果。
此外,要加強對鄉土彩葉樹種的養護管理。有的彩葉樹種兼為果木類,花木類,多數樹種喜疏松肥沃的土壤,因此,必須加強園林綠地的肥水管理,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觀賞性。觀葉樹如果被病蟲危害,會導致葉片殘缺不齊,降低觀賞性。因此,需加強對彩葉樹的病蟲防治。對綠籬、色塊、彩葉造型樹及地被的要加強整型修剪,以保持形狀,促發新色葉,提高觀賞性。
參考文獻
[1]陳有明.園林樹木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8:110-111.
[2]臧德奎.彩葉樹種選擇與造景[M].北京:林業出版社,2003:1.
[3]求石.新型農村住宅設計[J].資源與人居環境:城市,2005(3):34.
[4]楊榮和,范景熙,李盼家,等.貴州野生木本色葉樹資源調查研究[J].種子,2012,31(9):66.
[5]黔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史志編篡委員會.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志《第二卷》地理志[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35-36,105-165.
[6]潘文明.觀賞樹木[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43.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