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莉
摘 要 伴隨著國家對各項環境保護事業的重視,我國很多城市的道路綠化建設工作都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在部分道路綠化建設項目中仍然存在些微不足,難以體現道路景觀綠化的功能及效果,也未能遵從“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基于此,首先介紹了城市道路綠化建設工作中的四項基本原則,然后提出了當前城市道路綠化建設中的幾個相關問題,最后結合建設工作的實際情況提出建議,以期對城市的道路綠化建設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 城市道路;綠化建設;建議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27-0-02
城市道路綠地是一道獨特的城市景觀,它不僅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還可以塑造城市形象,對城市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合理地進行城市道路綠化建設能夠調和城市環境與自然環境,能夠賦予城市道路空間更多的生命力,為城市的植物群落創造穩定的生態系統,因此,有效改善城市道路綠化建設對城市發展有重要意義[1]。
1 城市道路綠化建設的原則
1.1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進行城市道路的綠化建設,首先,需要結合本地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選擇適合在本地生長的樹種;其次,如果當地光照強烈、污染嚴重,還要優先選擇凈化能力強、樹陰濃密的樹種。另外,道路綠化植物應該以喬木為主,以灌木和地被植物為輔,組成多樣性植物景觀。
1.2 體現防護性
道路周圍的植物有降溫遮陰、防塵減噪的作用,這種作用是其他硬件設施所不能替代的,在城市道路綠化建設的規劃設計中,可以采用密林形式、群落形式、行道樹形式等設計方案充分發揮樹木的防護作用[2]。
1.3 與交通相協調
道路綠化設計要符合行車視線的要求,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和道路轉彎處不能種植樹木,防止樹木遮擋駕駛員的視線,造成安全隱患。在彎道的外緣,樹木應整齊連續種植,為駕駛員預告道路線形變化,引導駕駛員的行車路線。
1.4 體現道路綠地景觀特色
道路綠地對美化城市環境有重要作用,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綠化應該具有一定的特色,體現城市的綠化理念[3]。另外,在規劃道路綠化景觀時,要充分考慮道路兩側的用地,為交通綠化帶、交通花園等留出必要空間。
2 當前城市道路綠化建設中的相關問題
2.1 樹木成活率不高
一是城市地下的建設管路不斷增加,破壞了很多根系較深的植物的生長環境,地下的建設線路阻斷了植物的根系延伸,使得其無法正常生長;二是城市道路的污染不斷加重,車輛和行人的增加導致道路周圍的環境質量下降,路邊植物長期在被污染的環境中生長,存活率難免會降低。
2.2 樹種選擇不合理
在城市道路的綠化建設中,樹種選擇不合理也是一個重要問題。楊樹、柳樹這類樹種在成熟期會大量飄散柳絮,如果被選作城市道路綠化樹種,就會影響道路行人的視線,對交通安全造成一定影響。在選擇道路綠化樹種時還有一個問題是缺乏本地樹種,很多城市在道路建設時都會選擇種植簡單、生命力旺盛的樹種,使得城市道路的綠化建設方案千篇一律,忽略了城市的地方性特色問題,這樣既不利于道路兩旁樹木的生長,又不利于城市自身綠化理念的宣傳。
2.3 樹種搭配不適宜
北方很多城市中,建設者都選擇將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搭配種植,這樣一來,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街邊道路上也不至于太荒涼。但近些年,很多城市在綠化建設工作中忽略了這一問題,在道路綠化時常選擇落葉樹種,導致城市道路在冬天常會出現一片光禿禿的景象,破壞了城市美觀。另外,有些城市在配置道路景觀植物時草草了事,應付工作,使城市綠化植物的擺設缺乏層次感。
2.4 缺乏后期養護
后期養護不到位也是城市道路綠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之一。據調查,很多城市的城市道路綠化建設工作都缺少后期養護的環節,原因是該項工作的工作量大,人員分配存在困難。有些城市雖然有道路植物后期養護這一工作環節,卻無法保證這項工作的長期性,往往只是在植物栽植當年對其進行養護,后期很少安排工作人員清理枯枝敗葉、修剪枝葉,也很少去給植物澆水,導致大量的道路植物死亡,給政府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3 城市道路綠化建設中的改善建議
3.1 做好系統規劃
道路綠化建設應該符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建設者在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組織施工之前應該對當地情況進行考察,制定一份合理的建設規劃。城市道路地下管線的分布位置決定植物的分布,如果道路的地下深處有建設線路通過,可選擇種植小灌木或根系較淺的草類植物;道路綠化適宜將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搭配種植,互補不足,共同形成良好的道路景觀效果。另外,城市道路綠化的樹木應保持一定的種植間距,為植物留有更大的生存空間,為防止樹木枝干觸碰高壓線,枝干過多以及太高的植物也不適合種植在道路兩邊。
3.2 因地選擇樹種
在選擇城市道路的綠化樹種時應盡量選擇本地的樹種,這種當地鄉土樹種的成活率較高,可以減輕城市建設人員對植物進行后期養護的工作負擔。同時,種植本地樹種也有利于宣傳本地的植物文化。此外,選擇樹種時要考慮當地的土壤性質,如果當地多為鹽堿地,則應該選擇耐鹽堿的樹種,如果當地的土壤干旱,則應選擇耐干旱的樹種。為保持道路綠化樹種的多樣性,建設者在選擇樹種時也可以在保證樹木成活率的同時,與本地樹木搭配種植一些外地樹種。
3.3 合理配置植物
植物配置應該注意搭配的層次性和多樣性,將植物進行高、中、低層次的搭配,充分利用城市道路的綠化空間,保證樹木配置方案能給行人帶來視覺變化,減輕駕駛員的駕車疲勞感,但是植物配置的變化也不能太明顯,那樣容易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引發交通事故。
3.4 加強后期養護
對城市道路綠化樹木的后期養護是十分重要的,定期對道路綠化植物進行修剪不僅是為城市形象服務,也是為道路交通服務,工作者通過對植物多余枝葉進行修剪可以去掉遮擋道路警示牌和駕駛員視線的枝葉,維護道路安全。對道路綠化植物進行灌溉時,需要考慮植株的生長特性,對已經澆灌過的樹木和還沒有澆灌的樹木要區別標記。另外,樹木養護者如果發現道路兩邊存在感染病蟲害的樹木,要及時上報并采取措施進行解決,防止樹木疾病的蔓延。
4 結語
道路綠化對改善城市環境有重要作用,優秀的城市道路綠化景觀使人感到舒適愜意。因此,建設者應該正確認識道路綠化的作用,為市民及外市游客創造一個舒適健康的道路綠化環境。
參考文獻
[1]王浩.道路綠地的景觀規劃設計[J].中國園林,2011(9).
[2]李玉鳳.關于城市道路綠化設計的討論[J].城市建設與發展,2012(8).
[3]王忠歡,李婷.城市道路綠化設計與施工養護[J].中國環境發展,2012(12).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