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濤+田媛
摘 要 隨著地球環境的不斷惡化,荒山造林成為改善環境的一項重要措施。但目前在荒山造林中成活率較低,不但影響其預期效果實現,而且會增加環境改造成本。基于此,關于如何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 荒山造林;造林規劃;成活率
中圖分類號:S728.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27--02
導致荒山出現的原因比較多,通常情況下可以將其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自然因素,一旦發生水土流失,在其長期作用下也就會導致山區荒蕪,變成荒山;另一類是人為因素,在人類社會發展中采礦以及修路等均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破壞山區植被,最終導致森林變成荒山。荒山不管是何種原因所致,但在其最終出現生態穩定性均比較差。因此,必須要對荒山生態環境實施良好的改善。我國目前已經開始逐漸對荒山的改造力度加大,但是效果并不顯著,主要是因為荒山的地質環境生態已經相當脆弱[1]。目前,我國關于荒山造林的理論和相關技術的發展均還不夠成熟。本文對我國荒山造林成活率的提升策略分析。
1 荒山造林的科學化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社會環境資源問題日益嚴峻,我國近幾年加大了環境保護的力度。其中保護天然林、荒山造林等都是國家林業部門實施的重點措施,隨著相關政策和投資的極大,研究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對于當前的林業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實際改造中也必須要滿足以下幾項需求。
1.1 提高造林規劃設計的科學性
對荒山造林實施科學性規劃設計是確保實施良好造林的基本條件,這一規劃對荒山造林實施也具有相應的指導作用。荒山造林工作不但艱苦,而且還需要長期付出心血,因此在這項工作開展之前就需要對其相應影響因素做全面調查分析,并由此制定具體的規劃方案,并且還要對其后期應用技術實施篩選,選擇最佳造林技術,在荒山造林工作中制定科學的規劃方案是最基本的工作,同時其也對荒山造林效果具有直接影響[2]。
1.2 構建專業造林的團隊
從表面來看,造林工作比較容易,其實之中也具有相應的基礎問題,并且和多個學科均有關系,不管是哪一個環節如果處理不合理,就會對荒山造林成活率造成影響。但目前,在我國專業的荒山造林團隊還比較少。因此,相應的荒山改造專業人才也比較少,這些也對荒山造林成活率具有直接影響,所以必須要構建專業的荒山造林團隊,為荒山造林工作的實施專業性提高奠定基礎。
1.3 科學分析選擇合適的樹種
不同種類樹木的生長氣候和土質要求等也具有差異,因此需要對當地氣候和土質等實施綜合分析,選擇與當地環境和土質相適應的樹種[3]。關于樹種的選擇也必須要對外部相關影響因素分析,包括人力投入、資金條件等,對樹種選擇綜合分析,以此對荒山造林成活率顯著提升。
2 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2.1 對立地條件實施良好的改善
荒山是指缺少植被的山,就算出有少量的植被也是不均勻分布,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生態穩定性。因此基于這些因素也需要適當的改善立地條件,這些對荒山改造中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是對荒山生態環境實施改善的主要條件。土地中的水、肥以及氣等實施良好的改善,也就能夠實現對當地土地質量的改善,對于提升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作用。具體措施包括有:首先實施林地清理,通常對荒山的林地清理采用的是小塊狀清理,將其劃分成若干個區域,將每個區域中的雜草和灌木均清理干凈,以便于幼苗實施種植和生長。對于清理出來的雜草和灌木,可以就地處理,在其堆放腐爛之后可以對區域內土壤質量有所改善[4];其次開穴,選擇合理的開穴時間,最好是在造林前1 a秋天實施開穴,確保土壤可以自然風化,在開穴工程中要實施土壤清理,回填土過程中要將石塊剔除干凈等。對荒山的立地條件實施相應的改善,也就是對其原有土層結構實施改善,提高土壤的松散性,實施良好的水和肥力保持效果,對土地質量有顯著改善,為造林幼苗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2.2 采用恰當的造林技巧
恰當的造林技巧,在荒山造林成活率也具有直接影響,造林技巧措施包括以下幾點。首先,對其造林時間科學確定,在實施造林前1 a的時間內,就需要整理土地,在整理完畢的第2年才能夠實施相應的栽培工作。關于1 a中的具體造林時間選擇,也需要考慮到各項影響因素,其中包括氣候特征等,在幼苗種植后必須要具有充沛的雨量和適宜的氣溫等。其次,要提高種植技巧,最好做到隨起隨栽,對幼苗本身的水分和養料有效保留,從而促進幼苗健康成長[5]。然后選擇恰當的造林密度,這項因素也能夠直接影響到荒山造林成活率。在造林之前,要對樹種特性和當地的土壤條件分析,確定合理的造林密度,促進造林成活率的提高。在荒山造林最后,需要實施相應的栽植管理,需要有專業人員,在幼苗栽植現場依照栽種實際情況實施現場指導,以免存在不合理因素,提高栽植科學性,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
2.3 強化撫育管理
撫育管理對于幼苗的生長也具有直接影響,同時也能夠促進荒山造林成活率的提升。在荒山地帶,不管是當地的氣候條件,還是環境均較為復雜,特別是在山區復雜性更高,很多地方都存在雨量少等問題,這些非常不利于幼苗的生長。所以如果灌溉條件允許,則可以對幼苗栽植實施澆水灌溉,如果當地的不具有良好的灌溉條件的話,則可以應用塑料薄膜將樹盤覆蓋起來,以保留樹盤水分,提高土壤蓄水量,將造林成活率顯著提升[6]。具體方式是選擇合理的薄膜覆蓋,通常薄膜面積要大于栽植挖穴面積,之后對其實施加固,以免被大風吹散;同時,要依照當地的氣候特點,為幼苗初期生長構建良好的環境。
3 結語
荒山造林不管是經濟價值還是生態價值均比較高,其成活率的顯著提升能夠對其工作成效起到良好的保證作用。隨著地球環境的不斷惡化,荒山造林成為改善環境的一項重要措施。但目前,荒山造林成活率較低,不但影響其預期效果實現,而且會增加環境改造成本。因為自然環境因素等相關條件均會對荒山造林成效產生影響,因此必須要和當地的土地特性和氣候因素相結合,改善土壤條件,優化造林技巧等,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促進我國環境的有效改善,為人類居住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原小江.淺析提高太行荒山造林成活率解決意見[J].科技創新與生力,2014(11):22-23.
[2]吳曉榮.新絳縣荒山造林技術措施[J].山西林業,2010(1):26-27.
[3]曾祥標.淺談如何提高五華縣荒山造林成活率[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0(8):39-40.
[4]高小明,張雅萍.如何提高退耕還林工程中荒山造林成活率[J].陜西林業,2009(6):26.
[5]華建龍,安宇.靖邊縣丘陵溝壑區荒山造林主要抗干旱技術措施初探[J].現代園藝,2011(21):95-96,98.
[6]張學國,王利民,王樹新.淺談如何提高塞罕壩宜林地荒山造林成活率[J].河北林業,2011(2):33-33.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