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
(魯東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煙臺 264000)
2014年女排世錦賽中國隊防反效果研究
王源
(魯東大學體育學院山東煙臺264000)
該文運用錄像觀察法、數理統計法、文獻資料法對中國女排在2014年世錦賽的13場比賽的防反效果進行了統計分析,旨在通過對本次比賽中的攔網、防守以及防反扣球效果三個方面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找出中國女排在防反系統方面存在的問題。結果表明:中國女排攔網體系不夠完善,防守失分較多,進而導致到位率較低或直接失分,難以組織戰術進攻,并影響了進攻的質量。中國女排若想縮小與世界女排勁旅的差距就需要在這些環節進行改善和提高。
女排 世錦賽 中國隊 防反系統
1.1研究對象
該文以2014年女排世錦賽中國隊的13場比賽(阿塞拜疆、比利時、波多黎各、德國、多米尼加2場、意大利2場、巴西、古巴、克羅地亞、美國、日本)防反效果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采用錄像觀察法、數理統計法、文獻資料法對研究對象進行了研究。
2.1攔網效果分析
攔網是防守反擊的第一道防線,可以有效地遏制對手的進攻,減輕本方防守的壓力。該次世錦賽中國女排在攔網方面的表現主要分為三種情況:(1)面對進攻實力稍遜于本方的隊伍,如,克羅地亞、阿塞拜疆、波多黎各、日本等隊,攔網優勢明顯;(2)面對實力與本方不相上下的隊伍,如,意大利、多米尼加、比利時、德國等隊,攔網實力與對方持平;(3)面對網上實力較強的隊伍,如,巴西、美國等隊伍,攔網效果較差,幾乎不能抑制對方的進攻。
首先,在與網上實力較強的隊伍交鋒時,應該“以己之長,攻彼所短”,通過強輪對弱輪來發揮本方的優勢。例如:巴西女排在網上的進攻實力不容小覷,在與其交戰3局比賽中,中國女排共攔網31次,攔網失誤7次,有效攔網為24次,其中包括:攔網直接得分3次,攔回2次,攔起19次。由于前排攔網隊員阻擋不住對方的進攻火力,因此,給本方防守隊員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同時,該場比賽中國女排合計防守97次,防守失誤47次,占到單場防守總數的48.5%,到位球僅有17次(表1)。

表1 2014年女排世錦賽中國隊各輪次攔網效果分析表

表2 2014年女排世錦賽中國隊各輪次防守效果分析表
其次,副攻應做好攔網的判斷,快速取位。在對方進攻的強勢輪次應盡量形成3人攔網,或由副攻來攔直線位置給對方攻手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減輕后排防守隊員的壓力。
最后,中國女排在攔網跟進方面也需要多加注意。例如:意大利、多米尼加隊在面對中國女排的攔網壓力久攻不下時,多采用吊小球的方式來緩解攔網壓力,多次直接得分。
2.2防守效果分析
排球運動的進攻與防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的。有效地進攻與成功的防守都應該以全面、優良的個人技術和默契的集體配合為基礎。該次世錦賽,中國女排在防守方面不論是與網上實力強勁的美國、巴西、意大利、多米尼加隊,還是與網上實力一般的日本、比利時、德國等隊伍的交手中,都暴露了較多問題。
由表2可知,世錦賽13場比賽,中國女排共防守1 385次,其中到位球僅有299次,防守失誤卻多達546次。雖然防守可調有439次,但因為不到位就無法組織有效地戰術進攻,因此,只能采取兩邊高球高打或后攻的方式。例如:中國女排在與日本隊的比賽中,來回球次數較多,防守到位率較差,二傳無法組織有效的戰術進攻,造成了相當被動的局面。此時如果防守到位,二傳組織有效戰術進攻,也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進攻效率,減少扣球隊員的體能消耗。再比如說,與美國隊冠亞軍的爭奪賽中,兩隊不論在進攻體系和網上實力方面都相差無幾。然而,這場比賽中國女排面對美國隊的凌厲攻勢毫無招架之力,防守頻頻失誤,直接導致了該場比賽的失利。因此,中國女排應加強防守訓練的比重,提高防守起球率、到位率,尤其應注意防守取位、防守陣形、防守判斷方面的訓練;另外,由陪打教練模仿主要對手的扣球特點,做好適應性訓練;最后,應發揚頑強拼搏的精神,每球必爭,每球必搶,將失誤率降到最低。
2.3防反扣球效果分析
文革結束后,中國女排重新組隊,鑒于在身高以及身體素質方面不敵歐美諸強,中國女排采取以快速靈活多變的戰術體系來彌補本方弱勢的策略,因此,“快變”戰術一直是中國女排戰術體系的核心。郎平教練在接任國家隊帥印后,為使“立體三角”進攻體系更加完美,更是貫徹中國女排的快變戰術,提高進攻速率讓對手防不勝防。而這也對攻手的身體素質、靈活性、敏捷性以及戰術思維、戰術理念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中國女排的防守到位率和二傳分配球有了更嚴格的標準。
在防守到位的情況下,二傳合理的組織戰術進攻,為攻手創造良好的進攻條件,使其能有效地突破對方的網上防線。而防守不到位的情況下,二傳分配球主要以4號位、2號位的強攻以及后攻為主,這不僅對兩位主攻與接應的個人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需要二傳靈活組織戰術進攻減輕攻手的壓力。
由表3可知,在防反中,共計扣球824次,其中強攻475次,占防反總扣球數的57.6%;戰術攻349次,占防反扣球總數的42.4%。戰術攻直接得分110次,被攔回14次,被攔死14次,扣球失誤8次;而強攻直接得分92次,被攔回28次,被攔死35次,扣球失誤36次。這些數據直接反映出了組織戰術攻的優勢,不僅提高了進攻效率,節省了本方隊員的體能消耗還給對方造成困擾。因此,中國女排應加強攔網成功率與防守到位率兩個環節的訓練,為防守反擊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貫徹“立體三角”戰術的應用,提高進攻速度,必要時引入后四的進攻,以提高戰術進攻體系的先進性,使對手防不勝防。

表3 2014年女排世錦賽中國隊防反扣球效果統計表
競技排球防反系統的攔網、防守、扣球三個環節環環相扣,相互依托,一個環節的不足將導致另兩個方面的被動。防守一方雖然處于被動與弱勢,但如何順利的進行攻防轉換,將對方進攻的破壞性降到最低并提高反攻的效果和成功率是重中之重。縱觀2014年女排世錦賽中國隊在這三個環節的表現,仍然存在一定問題。首先,攔網環節是防反系統的第一道防線,中國隊不能有效地克制對方的強勢進攻,這就增加了后排的防守壓力,造成了防守環節的被動;其次,防守環節到位率較差直接影響了攻防轉換的效果,二傳不能有效地組織戰術進攻導致比賽節奏拖沓,使得中國女排的“快變”優勢未能得到完全發揮。總之,中國女排應在保持優勢的同時進一步完善防反系統,為再現輝煌、重返巔峰打下堅實基礎。
[1]葛春林.優秀排球運動員運動能力的研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3.
[2]徐利,鐘秉樞.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排球運動科學探索[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
[3]張然.排球縱談[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63.
[4]王保成.球類運動員體能訓練理論與方法[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5]排球精品課程團隊.排球[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
[6]黃漢升.球類運動——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葛春林.排球最新戰術理論與實踐[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8]靳小雨.“攻防鏈”理論解讀發球在競技排球比賽中的作用[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1):101-103.
[9]王藝偉.2014年女排世錦賽中國隊與其他強隊技戰術比較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4):85-89.
[10]張興林.中國女排技術統計分析與變革啟示:以2013年世界女排大獎賽為例[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3):162-166.
G808.24
A
2095-2813(2015)12(c)-025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