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雨雨
摘 要: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它使得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國與國之間的溝通更加頻繁,使全球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發展至今,國際統一市場已基本形成,但國際貿易爭端卻也層出不窮。在國際貿易中,各國為維護本國利益,沖突在所難免,所以,解決國際貿易爭端的措施也要不斷改進,我國作為世界重要經濟體,要聯合發展中國家,充分發揮作用,為國際貿易創造良好環境。
關鍵詞:國際貿易;利益沖突;經濟全球化
有利益往來就會有沖突存在,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貿易中,各參與國都會優先考慮本國利益,貿易爭端由此發生,國際貿易發展越是迅速,貿易爭端就越頻繁。在新時代形勢下,我國要根據貿易爭端具體特點,采取合理應對措施,才能確保我國在經濟貿易爭端中少受傷害。
一、經濟全球化的涵義及其現狀
1.何謂經濟全球化
在當今世界各國政治、經濟相互聯系緊密,國家發展離不開與外界的相互依賴相互溝通,世界經濟依然成為由不同國家組成的“大家庭”,民族、區域等界限日漸模糊,大家的聯系更加緊密,這就是普羅大眾約定俗成的經濟全球化概念。
2.經濟全球化的現狀
生產的全球化,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產品已經不再是單一由某個單位或者某個國家生產的,它的技術和制造分別由不同的兩個經濟體來完成。
貿易的全球化,自給自足,自產自銷的時代早已過去,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國經濟貿易的往來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金融的全球化,世界金融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同國家間的金融命脈與國際市場密不可分,互聯網的發展,使全球經濟的交流變得更加容易。
投資的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發展至今,資本輸出不再是發達國家的專利,發展中國家資本輸出在國際中的地位同樣不容小覷。
區域經濟合作變得越發重要,各種區域性的經濟合作組織迅猛發展,區域間的溝通和交流也變得更加頻繁。
3.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
經濟全球化即是各國經濟攜手共同發展,全球市場日趨統一,各國紛紛打開國門,歡迎其他國家的經濟注入,在世界經濟市場的基本準則下穩步發展。美蘇冷戰結束以后,市場經濟的形成,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二戰以后,世界各國致力于建立健全的全球統一的市場經濟規則,WTO的出現標志著全球市場經濟規則的基本形成。隨著WTO的成立和發展,世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貿易也得到了相對穩定良性發展。
二、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爭端的表現形式及其特點
1.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與地區貿易保護主義的對抗使國際貿易爭端愈發激烈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經濟互動緊密,隨著發展腳步的加快,發生經濟摩擦的幾率隨之上升。經濟聯系越緊密,外來經濟技術的注入,與本國的經濟利益發生沖突,爭端由此開始。近年來,全球性經濟不景氣,全球范圍內的貿易保護主義發展迅速,長此以往,不僅對世界經濟起不到恢復作用,更嚴重者還會破壞世界經濟的正常發展。
許多國家內部經濟已經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沖擊,失業率上升,影響社會安定,在這樣的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開始與經濟全球化展開拉鋸,國際貿易爭端變得更加激烈。
2.國際貿易爭端的范圍正在不斷擴大
經濟的迅速發展,貿易結構的改變,國際貿易爭端已經不再局限于紡織品、汽車或信息技術方面,而是擴展到更多的行業,包括服務貿易領域、知識產權和投資等各方面。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經濟的往來不再是單純依靠貨物的買賣,非物質業已成為國際貿易中不容小覷的部分,各國經濟不斷聯系,間接投資越來越多,國際貿易爭端的領域也在隨著貿易的領域在不斷擴大。
3.國際貿易摩擦日漸頻繁
以我國為例,隨著經濟的發展,在2010年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貿易經濟體,但是,同時也是國際貿易摩擦的“重災區”。發達國家不斷出臺針對我國在世界經濟貿易中的政策,摩擦產品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加。例如:中國面臨的反傾銷調查、中美輪胎特保案、中歐紡織品貿易爭端、中歐光伏產業貿易爭端等。
不光是我國,發達國家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摩擦也在不斷上升,發達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爭端也是由來已久。歐美之間貿易爭端同樣也是層出不窮,由此引發的制裁和反制裁斗爭也是越來越激烈,歐美轉基因食品的爭端和歐美關于牛肉的爭端也是轟動一時。
4.國際貿易爭端的主要內容發生轉變
最開始的國際貿易爭端主要集中在削減關稅壁壘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不斷發展,國際貿易爭端開始轉變為拆除非關稅壁壘。
這是由于之前的經濟交流一直處于貿易自由化狀態,爭端也多出現在關稅壁壘方面,而經濟全球化發展至今,許多非經貿領域的接觸越來越多,致使國際貿易爭端的內容也在隨著變化。
5.國際貿易爭端的主體不再局限于發達國家之間
由于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國際貿易往來多發生于發達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參與甚少,所以國家貿易爭端也多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解決貿易爭端的規則也是由發達國家來決定。
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崛起,經濟實力日趨增強,在國際貿易中也有了一席之地,這種情形下發生國際貿易爭端,發展中國家的態度和意見也變得更加重要。國際貿易主體的變換,國際貿易爭端的主體也不再是單由發達國家來決定了。
6.經濟發展水平各異,國際貿易爭端無可避免
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經濟事務,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對比經濟水平處于劣勢,這種差異性的存在勢必引發國際貿易中發生爭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發展中國家經濟迅速發展,對發達國家造成沖擊,發達國家同樣會加以防范,爭端由此而起。
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不平衡同樣是國際貿易爭端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經濟水平的差異,各國的經濟政策存在很大差異,國家貿易爭端無可避免。
7.國際貿易中反傾銷、保障措施等新措施不斷出現
反傾銷、反補貼措施是在WTO的規則中允許的,也是維護公平競爭的有效手段,保障措施在一定條件下允許實施的。這些措施的合理運用是不會對其他經濟主體造成嚴重侵害的但是,有些WTO成員國卻著眼于自身眼前利益,違反國際義務,憑借自己的經濟實力,無端生事,發起反傾銷和實施保障措施,嚴重影響了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
除此之外,所謂的技術壁壘也是不斷出現,對進口產品進行種種限制,來保護本國經濟,長此以往,不免引起國際貿易新的矛盾和沖突。
三、中國應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經濟貿易爭端的措施
1.對外開放,保持對國際貿易爭端的清醒認識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對外開放的“走出去”戰略,加強與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已是大勢所趨。國際貿易爭端日趨激烈,但是身為WTO成員國,中國必須積極參與國際貿易事業,對外開放的程度在也是決定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方面,要想更好發展我國經濟,就必須開放國門,加大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一定不要盲目樂觀,時刻警惕西方強國的強權政策和經濟掠奪,必須保持對國際貿易爭端的清醒認識。
2.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
國際經濟貿易爭端歸根結底是各國之間的利益之爭,在世界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面對利益沖突,最好的方式就是合作,減少爭端實現共贏。
同樣身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與其他發展國家的貿易沖突主要表現在分工定位趨同方面。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需采取產業升級或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合作的方式來減少貿易爭端。
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經濟沖擊,中國必須協同其他發展中國家,直接參與國際貿易的規則制訂,才能加快本國經濟的發展進程,規避國際經濟貿易爭端的影響,發展中國家爭取應得利益,從而實現共贏。
3.發揮行業協會在避免和解決經濟貿易爭端中的作用
行業協會是一種民間組織,不受WTO規則的直接管轄,不同于政府組織,也不同于任何企業單位,是介乎于政府和企業之間的特殊中介組織。
行業協會以其獨特的身份參與國際貿易爭端的解決,在避免國際經濟貿易爭端方面,它應對適當利用自身的特殊優勢對爭端進行調節。行業協會掌握著本行業許多重要的出口產品數據,其中包括產品價格等方面信息,還包括進口國對該行業商品需求的政府指令,行業協會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對可能出現的反傾銷及時進行預警,有利于出口國作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另外,行業協會還可以對整個行業的信息、數據進行整合,為調查方提供本行業最全面最真實的數據,以供作出較為合理的決策。
4.完善我國產業救濟體系
適當的貿易保護是在WTO規則下允許的,成員國在自由貿易的背景下,可以根據時勢對本國經濟實施救濟,救濟手段主要包括反傾銷措施、反補貼措施以及相應的保障措施。
一個國家具備有完善的產業救濟體系,也是為本國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而推行的,救濟體系的完善可以有效遏制不必要的貿易爭端,增強自身企業的競爭力,并使本國企業在貿易爭端中占據優勢。
我們國家要完善產業救濟體系,首先要建立企業和政府間良好的溝通環境,政府任命專人對企業申訴進行受理和負責。其次,根據WTO規則制訂我國應有的反傾銷、反補貼及保障措施,利用WTO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優惠措施,對我國的產業進行相應保護。
5.培養本國專業的國際貿易人才
二十一世紀是人才競爭的時代,各行各業的頂尖專業人才到哪里都炙手可熱。在國際貿易中,培養國際貿易專門性人才,嚴格上崗制度,讓有能之士為我國在國際貿易爭端中發揮他最大的作用。
這些專業的國際貿易人才,不光要懂得經濟貿易,還有熟悉國際貿易的相關法律,并且熟練掌握外語溝通技能。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貿易中面臨著許多層面的競爭壓力,在國際貿易爭端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為杜絕在貿易各個環節出現差錯的可能性,培養本國專業的國際貿易人才勢在必行。
6.適當合理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
WTO自成立以來,解決了數百起的國際貿易爭端,其中涉及眾多國際和地區貿易,WTO爭端解決機制一直為各成員國所信任和依賴。WTO爭端解決機制有其相應的規則和程序,我國作為WTO成員國,同時也是經濟和貿易大國,在運用WTO爭端解決機制時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靈活運用。
在貿易爭端出現的時候不能盲目濫用WTO爭端機制,不能刻意采取報復措施,要以磋商為主、專家組程序為輔的原則去使用。國際經濟貿易涉及國家眾多,一旦傷和氣便會得不償失,采取適當合理的WTO爭端解決機制,爭取大家共同協作,合作共贏。
四、結語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騰飛的舞臺,但隨著國際貿易日趨頻繁和重要,復雜的國際貿易爭端次數也隨之上升,面對此情此景,我們必須正確清醒地看待經濟全球化,對國際貿易爭端作出積極防范和合理應對。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是與各國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密不可分的,要想合理解決貿易爭端,需WTO各成員國之間共同協商和努力,才能創造出更加穩定的國際貿易環境。我國在面對國際貿易爭端的時候,要積極發揮自身在國際中的影響力,保障本國利益,協同發展中國家,聯合亞洲國家,共同應對國際貿易爭端,為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交流中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戴佩華.發揮行業協會解決國際貿易爭端作用的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12(12):11-14.
[2]徐麗輝.國際貿易爭端發展趨勢及我國的對策[J].冶金經濟與管理,2013(5):22-26.
[3]楊汝達.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法對中國貿易安全的保證[J].中國商貿,2011(12):34-46.
[4]徐成倫.論提升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法律程序的透明度[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3):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