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李維剛:撲克是我人生的全部撰文>>>李鈺中外撲克牌47000余副,撲克衍生物3800余件,撲克史料1800余份——這是李維剛"/>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撰文>>>李鈺
李維剛:撲克是我人生的全部
撰文>>>李鈺
中外撲克牌47000余副,撲克衍生物3800余件,撲克史料1800余份——這是李維剛撲克藏品的數(shù)量,他被譽為“世界撲克收藏第一人”。
撲克牌,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陌生。
這種由黑桃、紅桃、梅花、方塊4種花色組成的54張卡片,是世界上最普及的大眾交流語言。我們經(jīng)常可以見到這樣的場景,幾個素不相識的人聚到一起,盡管民族、膚色、語言、文化、交流方式各不相同,但卻可以毫無障礙地一起進行撲克娛樂游戲。
然而,對于大眾來講,生活中沒有了撲克牌,只是缺少了點滴樂趣,日子還得一如既往地過。但是,對于中國撲克博物館館長、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撲克牌收藏委員會主任李維剛來講,并非如此。
從16歲無意中與《金魚》撲克結(jié)緣,李維剛便對主題撲克收藏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
43年間,他走訪世界各地尋覓撲克蹤影,47000種撲克成就了他“世界撲克收藏第一人”。
13年前,他毅然辭去幾十萬元年薪的外企高管工作,投身于打造自己的撲克文化產(chǎn)業(yè)王國事業(yè)中,被外界譽為“中國撲克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之父”。
跟很多人偶然間才走上收藏道路不同,李維剛情定撲克收藏,仿佛是命中注定的。“我的收藏欲望是與生俱來的,從小就有這個愛好,喜歡收集各種火柴盒、小畫片,哪怕是剛吃完的糖紙,我也會用心地把它展平,然后夾在書本里保存著。”李維剛說道。
其實,李維剛愛上收藏跟他的家庭不無關系,可以說,父母是李維剛走上收藏之路的引導師。小時候,李維剛跟著爺爺奶奶在天津生活,父親在北京上班,每周都會給家里寄一封家書。為了幫助李維剛培養(yǎng)集郵興趣,父親定期去郵票公司買整套郵票,還專門配置了一種膠水, 方便把郵票撕下來。
3歲起,父親就給他寄貼有這種郵票的信件,4歲起,他有了自己的第一本集郵冊。
擁有真正收藏意義上的撲克牌,是在他16歲的時候,無意中得到了1972年7月由天津市人民紙質(zhì)印刷廠印刷生產(chǎn)的《金魚》撲克。
這副牌在我國撲克歷史中具有濃重的一筆。文革時期,撲克牌被當做“四舊”不被允許印刷,更不允許銷售。直到1972年,輕工業(yè)部給國務院打報告,要求恢復撲克牌的生產(chǎn),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娛樂需求,當時主管輕工業(yè)的副總理李先念同志批復,允許小范圍的試制。于是才有了1972年恢復后的第一批限量撲克牌——《金魚》撲克。李維剛非常幸運地收獲了其中一副。
與傳統(tǒng)的撲克相比,這副金魚撲克牌具有幾大變化:名稱改為文娛撲克或者文娛片,意在表明不是用來賭博的;其中字母變?yōu)閿?shù)字,脫西方化,如J、Q、K分別改為11、12、13;把牌面上的帝王將相用中國元素代替,如中國歌舞、民族、農(nóng)業(yè)等。
“這種情況在1975年就結(jié)束了,但它在中國撲克牌史上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文娛片的出現(xiàn),是當時撲克牌廠工作人員在有限的政治空間里發(fā)揮了自己的設計價值。我很幸運自己的撲克收藏從這里正式起步。”李維剛說道。
“因為喜歡旅游、美術、攝影、收藏,而撲克恰好可以將這4項愛好集于一身。”從大學時代開始,李維剛便開始專心收藏撲克牌。
1978年,李維剛有幸成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有一年暑假他去黃山旅游時,發(fā)現(xiàn)了一種黃山風光撲克,“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撲克牌變成了風光內(nèi)容,54張都有圖。我便開始對這個東西情有獨鐘。”回憶起當年的情景,他娓娓道來,“后來我就想方設法出去旅游,主要目的是為了找撲克牌。”
在李維剛的撲克藏品中,有牌面比大號雜志封面還要大的日本撲克,也有小如半個火柴盒的,還有裝在小黃人玩偶里的撲克,一個個外型奇特的撲克牌讓人眼花繚亂。有些撲克的材質(zhì)也很稀奇,水晶的、塑料的、骨制的、竹制的、金箔的……每一副撲克背后,都蘊含著一個有趣的收藏故事。

在李維剛收藏的體育類撲克中,歷史最悠久的是1959年為配合第一屆全國運動會生產(chǎn)的一套撲克,由上海維新印刷廠印制。經(jīng)考證,這套撲克也是我國撲克生產(chǎn)史上第一套全花式撲克,即所有牌面上印有圖畫的撲克。在李維剛開始從事?lián)淇耸詹鼗顒訒r,這套撲克已經(jīng)絕版,他只能從文字資料上了解這副撲克。
2000年,李維剛無意中遇到了一位畫家,畫家說他藏有這么一副體育撲克。為了目睹這副撲克的風采,李維剛曾先后3次登門造訪畫家,最終感動了畫家,表示要無償相贈。即使李維剛表示要拿出自己當時全部存款1萬元購買,畫家始終未收分文。他說:“我為什么要將這套撲克白白送給你呢?因為你是中國撲克收藏的‘老大’,它在你那里會有更大的意義。”
“這是畫家對撲克收藏的鼎力支持。”李維剛動情地說,“現(xiàn)在,我和畫家已成了忘年交。還有很多像畫家一樣無償贈送撲克珍品給我的收藏界朋友,我們既有友情,還有親情,都是為了推動撲克文化,其中的價值遠遠高于藏品本身。”
在采訪中,李維剛特意向記者介紹了一副極具歷史文化傳承價值的撲克牌——《唐詩書畫超級橋牌》。這是一副金邊撲克,由104位當時著名的書法家和畫家聯(lián)合創(chuàng)作完成,每張牌上的詩句首字都對應了牌面的數(shù)字,比如,方片A上的詩句是“一生好入名山游”,梅花2上的詩句為“二月黃鶴飛上林”,牌面右側(cè)則是對應詩句的中國畫。大、小王則是最能代表漢代文化的兩個字,分別是唐高宗寫的“龍”,宋高宗寫的“鳳”。1994年,外交部曾經(jīng)以這副牌為“國禮”,贈送給了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158個國家。“現(xiàn)今要集合這么多名家的力量來打造一副撲克幾乎是不可能的。”
他說,撲克牌不僅是簡單的文娛工具,更是一種新型的文化載體,在現(xiàn)代,它已遠遠超出了撲克原本的娛樂屬性,這就是收藏撲克牌的魅力所在。“對我來講,撲克牌就是我人生的全部。從每天早上睜開眼,我基本就是圍繞著撲克牌轉(zhuǎn)的。”
如今,他已收藏了47000種撲克牌,涵蓋領袖風采、歷史人物、風光名勝、中外名著、各地民俗、詩詞書畫、植物動物、軍事知識、動漫影視、體育等品類,被外界稱為“世界撲克收藏第一人”。

2007年,在世界奧林匹克收藏博覽會上,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親自為李維剛頒獎,表彰他為世界奧林匹克收藏活動所做出的貢獻。李維剛?cè)绱嗽u價這份獎章:“對于收藏人來講,這是一生的榮譽。”
在上世紀90年代末,國內(nèi)已經(jīng)涌現(xiàn)出了一批撲克收藏愛好者,但因為沒有收藏組織,大家基本處于封閉收藏,自己玩自己的。
“我們渴望有一個見面交流的機會和渠道,使藏友們可以互通信息,交流藏品,互通有無。”李維剛說道。1997年7月1日,他建立了全國撲克收藏聯(lián)絡網(wǎng)。
撲克藏友越來越多,而撲克收藏的需求又呼喚撲克產(chǎn)品的開發(fā),但因為屬于小眾收藏,主題撲克還需要策劃設計,在2000年初,并沒有多少廠家愿意生產(chǎn)這種撲克牌。“我感覺需要我站出來做這件事情”,李維剛講道。于是他帶著一批人著手于開發(fā)主題撲克產(chǎn)品。
首次試水,他選擇了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成功地將這幅名畫再現(xiàn)于54張牌面上,推出了限量版《清明上河圖》長卷拼圖撲克牌。該撲克一面世,即獲好評,藏友紛紛踴躍購買。這次的成功,令李維剛信心大增。
2002年,李維剛發(fā)起全國首屆中國撲克收藏博覽會。“這個活動很大,我希望能做得專業(yè)、做得更好。但當時沒有專人負責這事,只是幾個藏友業(yè)余幫忙。我想,如果不親力親為的話,估計很難做出好成績,所以就辭職了。”
在撲克收藏之外,李維剛是有專職工作的。他本科讀機械制造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讀計算機軟件專業(yè),曾在高校任教,后又輾轉(zhuǎn)至衛(wèi)生部從事行政工作,因感覺不是很適應政府工作崗位,他又接受一家外企的邀請去做技術總監(jiān)。
“撲克牌收藏是我終身的熱愛,即使已經(jīng)有人在做這個,我也想投入進去。”回憶起當初的選擇,李維剛?cè)绱私忉尅榇耍艞壛水敃r年薪好幾十萬元的高管工作。
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他創(chuàng)建了中國撲克館,擁有國內(nèi)最強大的藝術撲克設計隊伍,設計了紅色經(jīng)典、國學歷史、名畫藝術、懷舊題材等一系列主題撲克。
李維剛說,“我想把撲克收藏做成一檔文化產(chǎn)業(yè)。”
小小撲克大世界。在方寸之間,李維剛的撲克人生還在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