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梅
(江漢大學,湖北 武漢 430056)
初級階段的日語語法教學研究
——口頭練習法在句型教學中的應用
常梅
(江漢大學,湖北 武漢 430056)
戰后的美國結構語言學非常強調口語能力,在語法教學中應該如何提高口語能力,答案之一就是句型練習。句型在日語學習中非常重要,在句型學習中,可以通過反復的口頭練習,使各種句型成為習慣,從而掌握。文章結合日常教學,對口頭練習法在句型學習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句型;口頭練習;教學法
句型研究是語法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日語中的細小的語法項目非常之多,比如助詞、動詞、慣用句等,特別是助詞的用法非常復雜,是大多數學習者頭疼的項目。如果把這些細小的語法項目放入句型中練習,掌握起來會容易很多,日語教學中以句型為中心的教學法是相對妥當且有效的。
(一)模仿和記憶
首先第一階段模仿和記憶是指教師口頭上給出要學習的句型的例句,學生進行模仿、重復,理解該句型及例句的意思并進行記憶的階段。進入該階段之前,教師可先講解相關語法和詞匯,學生不僅是口頭模仿,必須在充分理解句型和例句之后進行反復練習。模仿練習是單純的機械聯系,例句的長度必須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適度調整。太過簡單的句子反復練習容易厭倦,太過復雜的句子又會使學生喪失學習意欲。超過學生能力的長句的背誦,會使學生懶于理解,專心于死記硬背,費時又達不到好的效果。當然語言的學習記憶很重要,最基本的句型、詞匯、慣用句等還是必須背下來,但是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主動理解對方并運用所學句型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提高學習能動性,而不是被動背誦例句。
(二)句型練習
1.代入練習。句型練習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就是代入練習。構成句子的各個要素都有特定的位置,而占據該位置的都是特定的詞匯群,把這些關鍵詞代入句中特定位置的練習即為代入練習。單一代入練習最為簡單,教師口頭給予詞匯代入句中練習,接近于模仿練習,比較機械。學生僅僅把教師給的詞匯代入句中規定的位置,進行機械地練習,有時可能連句子的意思都不太清楚,只是把聽到的詞匯代入句中。為了避免單一枯燥,可以采用一些較靈活的方法。比如說不是口頭直接給出日語關鍵詞,而是使用實物或者畫等小道具,這樣學生不是單純把聽到的詞匯重復出來,而是要把看到的東西用日語表達出來,動眼動腦,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當然很多時候代入的關鍵詞是抽象詞,這時候也可以用中文給出,由學生來翻譯成日語再代入句中練習。雖然說日語課時盡量不適用母語,但是這種時候使用母語給出關鍵詞要比單純機械代入有效很多,也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當然學生有了一定理解后,讓學生自己進行替換代入練習也可。也就是說代入不僅僅是機械地重復,需要時刻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在掌握句型的同時提高詞匯量。
2.變形練習。與中文不同,日語詞匯有時態變化,如根據時間和動作的關系,有過去、現在、完成、將來等,另外還有能動態、被動態等。這時在代入的同時,會產生詞匯的變形練習,如“ます”變成“ました”。代入練習句型本身不發生變化,但是變形練習有時句型本身會發生變化,如能動態變成被動態。
變形練習時,教師給出語境和變形要求,由學生進行練習。一般由易入難,由基本到派生。
3.問答練習。問答練習指把聯系的句型放入疑問句中,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進行練習。疑問句分為不含疑問詞的一般疑問句和含有疑問詞的特殊疑問句。一般疑問句比較簡單,不作說明。特殊疑問句由教師給出回答的關鍵詞,學生進行練習。
問答練習可以是教師與學生,也可以學生之間進行練習,是最貼近自然會話的句型練習,但是還是受關鍵詞的限制,而不是由學生自由控制。所以為了進一步貼近實際對話,還必須放入語境進行對話練習。
(三)會話練習
外語學習的最終目的為理解他人、表達自己,進行交流。口頭練習的最后階段便是自由會話或者個人演講。但是初級階段由于詞匯和句型有限,自由會話和演講是很有難度的,這時可以結合新學的句型,限定語境,由學生分組進行練習。通過限定,學生可以重點熟悉新句型。這時教師方面的引導是很重要的。
與上一章的問答練習的不同之處是,教師不給出回答的關鍵詞,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回答。為了避免枯燥,可由教師向學生、學生向教師、學生之間進行提問,或者根據A學生回答的內容向B學生提問,以此來增加學生的參與度,提高注意力。根據學生的表現,判斷大家都基本掌握該句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加入已經學過的其他句型,進行更為靈活的會話練習。
會話練習應該是循序漸進的,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教師進行靈活安排,逐漸向自由會話發展,以達到口頭練習的最終目標。
文章結合日常教學,對句型教學中的口頭練習法進行了探討,簡要敘述了使用口頭法進行句型練習的種類,以及教師應如何準備和實施。
[1]翟冬娜.日語語言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文化廳.日本語教授法の諸問題[M].日本:大藏省印刷局,1973.
[3]文化廳.日本語と日本語教育文法編[M].日本:大藏省印刷局,1973.
[4]木村宗南.日本語教授法[M].日本:櫻楓社,1990.
[5]鶴見俊輔.現代教育學[M].日本:巖波書店,1961.
H36
A
1005-5312(2015)02-0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