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 賈蓉
(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云南 昆明 650106)
淺析西方移情說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性
劉兆 賈蓉
(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云南 昆明 650106)
凡·高曾經說過:“小小的花!這已能喚起我用眼淚都不能測知的深的思想!”一朵普通的小花也能帶給人們內心如此強大的震撼嗎?其實,當你漫步在開滿小花的田野小道,或駐足于遠離塵囂的寧靜樹林,一種美好的感受就會不由自主地向你襲來,這便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美”的感受。這種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投射到對象中而產生的與對象“共存”或“忘我”的境地正是移情說的表現。同樣,不論是藝術鑒賞或是創作,可以說,移情是藝術家發掘自己內心感受,讓作品充滿生命力的源泉!文章將從多個方面探討移情說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作用。
移情;審美;藝術創作
移情說在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流行于西方。立普斯是西方“移情說”的杰出代表,有“感情移入”之說。他曾在《移情作用,內摹仿和器官感覺》一書中解釋“移情”的涵義,其基本意思就是說投入自己的感情于對象中,與對象融合,而暫入“無我”的境地。在我國,謝赫早在《古畫品論》中,就開始提倡藝術創作要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他在提出繪畫的功能以及品評繪畫的六條標準,即“六法”,并把氣韻生動列在第一。由此可見,移情使人們的情感投入,而把原本沒有生命的東西當作有生命的,從而與對象發生共鳴。所以從藝術創作上來講,移情是藝術家賦予對象情感生命,讓所要表達的對象活潑起來的橋梁。
1.先從兒童畫談起。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赤子之心,就是孩子純潔爛漫的童心。作為一個成年人,也會有童心的一面。如果我們看看兒童畫,就會發現圖畫中的花朵在微笑。正是這種簡練的形象,我們不僅能夠一眼看懂,而且還能感受到一種明快活潑的印象。這種簡單的兒童畫可以稱之為最簡單的“移情”。正是孩子們在描述這個世界時,把自己的情感加入了畫筆下的對象中,他們感覺花朵應該是微笑著的,小鳥有一雙可愛的翅膀。正是因為把這樣的思想表現在了圖畫之中,他們往往把自己帶入所描繪對象的“童話”世界中去,簡明、痛快地將對物體的真實感受描畫在紙上,因此,即使是成年人欣賞起來,也會帶著一絲微笑夸贊畫是美的。
2.再從花朵談起。文章開始提到的凡·高會對一朵小花產生如此強大的心理感受,也正是在于他在一朵小花的身上灌注了自己強烈的內心情感。正如我們今天看凡·高的作品《向日葵》等,我想每一個人都會被它強烈的色彩和濃烈的色調所震動,喚起我們內心難以言語的深思和感觸……凡·高在創作這些作品時,他內心那波折的情緒和迸發的激情,都全部傾注在了眼前的對象中。普通的向日葵在這樣的心境下被描繪出來,變得不一樣起來,讓人們覺得處處充滿著“美”。
一花一世界,再小的物體也能反映出一個大自然來。而我們并不是在自然的客觀事物中尋找這樣的“美”,“美”其實就在你的心里,是通過你自己的情感、思緒找到的。這朵普通的小花,在你心情糟糕的時候未必顯得很美,而通常我們感覺花兒是美的,是因為我們的內心本就是愉悅寧靜的。而當你的內心經歷了更多的波折與起伏后,在來看這朵小花時,可能就如凡·高一樣,平靜的表面卻深藏著令人震動的深的思想。在你眼里,它的成長也是如此的偉大與不平凡,仿佛一棵參天大樹那樣令人感到震撼的“美”。
藝術是美的感情的發現。美的感情起源于藝術家的心中,因為美欲而變為藝術沖動,從而表現為客觀的藝術作品。
我想通過幾個例子來說明。比如我們來看這首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本褪沁@樣一首簡單易懂的詩,讀起來很上口也很有美感。和花一樣美麗的人已不在這里,桃花依然搖曳于春風之中,仿佛美人的笑臉。正是作者在創作這首詩時,把自己對人美好的心理感覺釋放了出來,此時連桃花也與人互相映襯,讓人留戀。字字動情,將讀者帶到了略帶傷愁得美感之中。
我們不妨再看看國外藝術家的作品。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米勒的作品,《晚鐘》、《拾穗者》等都給人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強烈印象。那貧苦的農民彎腰撿拾麥穗的動作,雖然看不太清臉部的表情,但早已深深將觀看的人打動了!米勒出身于農民家庭,自幼深刻體會到農民田間勞作的不易,為了能深刻的描繪出這些感人的樸實場景,他每天穿著舊外套,戴著避雨的草帽,長期在巴比松田間對勞動者觀察。正是這樣感同身受,他通過實際勞動感覺出平凡生活的不易,從自身勞動人民的角度出發,來描繪自己內心的感受,最終使他的一幅幅田間農村生活的平凡場景放射出偉大的光彩。
一般我們表現心情開朗,就會描繪出人物咧著嘴的笑容;表現開闊與震撼,就會描繪出草原或高山。不過,如果做不到主客合一,物我一體,我們也只是畫出了表面的視覺印象,并不能帶給人們以精神層面的享受!更不可能讓作品煥發出打動人心的“美”。試想我們親自站與巍峨大山的腳下,抬頭仰望,一定會被它的高大挺拔所震撼,這時候我們的心已經與大山合為一體了,感覺自己就是大山的一部分,從而深刻體會到它的壯觀偉大,這時候再來創作藝術作品時,就很容易描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來。
[1]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J04
A
1005-5312(2015)11-00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