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笛袁藝
(1.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2.武漢工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淺談圖像時代下的西方后現代藝術
魯笛1袁藝2
(1.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2.武漢工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時至今日,在我們生活的空間中,到處都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視覺圖像——電影、電視、廣告、商品包裝、書籍雜志等等。當今,數字產品的盛行更是拓展了這種視覺圖像的表現空間和表現力。每個人都在使用數碼相機從現實中獲取圖像,我們制造圖像,我們讀取圖像,我們用圖像思維。如今它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包括我們的觀看方式,也在不知不覺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
圖像;視覺;繪畫;后現代藝術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之中,到處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視覺圖像——電影、電視、廣告、書籍雜志、手機圖像、電腦等等。而在當下,人們或折服于攝影鏡頭所帶給我們的“真實”里,或執迷于被機器大量復制的視覺圖像里,或是驚嘆于美國大片為我們創造的視覺奇幻里。我們制造圖像,我們讀取圖像,我們用圖像來思維。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圖像的生產與傳播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經驗以及視覺與觀看經驗,并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正如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其著作《視覺圖像時代》中提到的那樣: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世界圖像時代”。
自文字出現后,人們就與文字牢固的結合在一起。而如今,與以往以文字為中心的時代不同,生活在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當下,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靜不下心來思考深奧枯燥的文字,而更樂于接受直觀的圖像。文字的地位已淪為對圖像的注解,一張照片也許就完全可將重要的信息說清楚了。因此,圖像已經成為當下時代的一個核心問題。在當下圖像時代,人們接受教育,傳承與建構文化,更多的依賴于圖像。
圖像時代的真正確立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在電子技術和現代印刷技術等傳媒快速發展下使圖像具備了能夠快速復制和傳播的手段和途徑。圖像以其多元化、娛樂性和流行性等特點滿足了當下人們日常生活中對文化精神領域的追求。人們以往只能通過想象的事物,由于電腦技術的發展變成了現實;人們以往對于未來的猜想都不再是一個夢想。美國好萊塢大片《阿凡達》就是將想象真實再現的最好證明,它不僅是通過電腦技術將虛擬想象真實呈現在人們眼前,更證實了人們視覺方式和文化精神領域追求方式較以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此同時,人們還開始追求更加逼真、清晰的影像效果——三維立體影像,追求視覺的沖擊力。近幾年來流行的3DIMAX數字電影就是最好的證明。面對圖像時代下如此巨大的社會文化需求轉變,生活在當下的藝術家思想、審美和創作方式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來自圖像的影響。
今天我們越來越依賴視覺圖像,人們的相互交流與發展越來越離不開視覺圖像。圖像是這個世界基本的組成部分之一。
面對這種文化視覺轉向,知識份子階層紛紛開始用后現代主義、后工業時代、媒體時代等概念與圖像時代相關聯。但是,追溯19世紀中期現代藝術的發展期對圖像時代的來臨卻保持著相當的警覺。自攝影術誕生之日起,就使繪畫受到了嚴重的挑戰。推動現代藝術發展的動力正是來自其遭遇的困境,正因在傳統架上繪畫面臨失語的境地下才爆發出了驚人的潛能。從印象派開始,藝術家便逐漸放棄了繪畫“模仿和再現”現實的傳統。對于現代主義藝術家來說,更需要重塑架上繪畫藝術繼續存在的合法性,于是藝術家將“為藝術而藝術”作為目標,向非“再現”多元化的方向推進??傊詳z影術誕生至20世紀中期,西方現代主義繪畫的精神,都是反圖像的。為了與圖像時代保持一定的距離,唯有如此才不會被圖像時代所吞沒。從中也可看出,現代主義反圖像就是要捍衛繪畫的純粹性與藝術創作的精英性。
20世紀50年代末期,現代主義繪畫的發展已深陷困境,藝術家需要走出絕境,為現代主義繪畫另謀出路。到20世紀60年代,藝術運動風起云涌,涌現了一大批新流派,如波普藝術、極少藝術、歐普藝術、色情藝術等等。這些流派幾乎都將矛頭指向了現代主義,在這股反現代主義的浪潮中,波普藝術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波普藝術的出現打破了藝術家(精英藝術)與公眾(大眾藝術)之間的隔閡,就藝術觀念來說其受到了達達主義的影響。就反現代主義策略而言,圖像的利用則成為波普藝術最有力的武器?,F代主義藝術是反圖像的,追求精英意識,個人、原創的形式表達,而波普藝術則是以利用圖像,占用圖像。由于波普藝術的存在,圖像的地位得以提升,這些圖像可以是廉價的、可以復制的、可以被消費、可以批量生產。圖像的挪用與拼貼成了藝術家最熟悉的創作方式。
以此,西方藝術進入了后現代主義時期。從視覺出發是后現代主義的一個突出特點,它是圖像和圖畫相互轉換的視覺文化。阿萊斯·艾爾雅維茨在《圖像時代》一書中也提到“正是這種視覺的、圖像的豐富,以及媒體文化的過剩,常常被看作是現代藝術與后現代藝術之間徹底斷開的分水嶺的論據?!庇纱宋覀儾浑y看出,在傳統文化中以文字邏輯為主,形成了傳統文化論重深度的精英意識,而進入圖像時代則以影像邏輯為主,形成了一種平面的無深度的大眾文化。而這種大眾文化形態卻又是圖像時代下西方現代藝術的突出特征。
[1]王宏建,袁寶林.美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朱其.新藝術史與視覺敘事[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3.
[3]H.H.阿納森(美).西方現代藝術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3.
J110.9
A
1005-5312(2015)11-00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