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佳蔚 葉逸嵐
(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0)
米開朗基羅和他的《大衛》
盧佳蔚 葉逸嵐
(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0)
米開朗基羅的每一件作品都讓人驚嘆無比,但有一件作品卻被人稱為“完美”——《大衛》。《大衛》是米開朗基羅與1501—1504年間創作的一座著名大理石雕塑,呈現了外在美與內在美高度和諧統一的完滿之藝術品。
米開朗基羅;《大衛》
米開朗基羅全名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羅倫薩加森汀省的卡普雷賽鎮。他一出生就自帶的繪畫天賦使他小小年紀便在著名畫家多梅尼科·吉蘭達伊奧的工作室嶄露頭角,次年進入大名鼎鼎的美第奇家族創辦的雕塑學校——自由美術學校,后輾轉威尼斯、波倫亞,最后定于羅馬。受法國紅衣主教的委托,為圣彼得教堂創作的《哀悼基督》讓他名蓋羅馬,被稱為“自多納泰羅之后的又一顆雕刻巨星”。三年后,受佛羅倫薩政府委托,他回到故鄉創作了舉世聞名的《大衛》,這尊雕像也成就了米開朗基羅,同達·芬奇、拉斐爾并稱為“文藝復興三杰”。聲名遠揚的米開朗基羅之后創作了一系列精彩絕倫的作品,壁畫《創世紀》《最后的審判》、雕刻作品《晝》《夜》《晨》《暮》都是流傳千古的絕世佳作,為藝術的發展做了極大的貢獻。
米開朗基羅的每一件作品都讓人驚嘆無比,但有一件作品卻被人稱為“完美”——《大衛》。《大衛》是米開朗基羅與1501—1504年間創作的一座著名大理石雕塑,呈現了外在美與內在美高度和諧統一的完滿之藝術品。
15世紀中期,佛羅倫薩大教堂曾委托阿格斯蒂諾·迪·杜喬雕刻一座先知像,作品剛畫出草圖就停了下來。這樣一塊巨型大理石,誰也不敢接手,此時便交給了米開朗琪羅。這便是后來雕成的《大衛像》。
據《圣經》記載:大衛是伯利恒城祭司那西的小兒子。大衛生活的年代,以色列人與菲力士人正在頻繁發生戰爭以爭奪耶路撒冷的控制權。以色列王掃羅由于戰事不利,心情郁悶。醫生建議掃羅應該多聽音樂,以調解心情排遣郁悶緩解病情。大衛是因彈著一手好琴而被介紹給以色列王掃羅的。
《圣經》中這樣記載了大衛的一戰成名:
雙方開戰的第一天,菲力士陣營里走出來一個人,他的樣子讓以色列人嚇了一跳,只見他虎背熊腰,滿臉橫肉,胳膊比普通人的大腿還粗,腳踩在地上,大地都跟著晃悠。他叫戈利亞,是菲力士人中的第一勇士。
他威風凜凜地走到場中,大聲叫罵,對以色列人大肆侮辱。以色列人雖然氣得火冒三丈,但戈利亞的樣子實在讓人望而生畏,誰都不敢上陣應戰。一連四十天,戈利亞的氣焰越來越囂張……
這一天,大衛來到軍營,他是來看望自己的三個哥哥,他們都在軍營中。他聽到戈利亞在營地外大放厥詞,憤怒至極,請戰說:“我要殺了這個狂妄的人!”他的哥哥們覺得大衛是以卵擊石,就勸弟弟不要去送死。大衛對自己很有信心,他在放羊的時候,常常與熊、獅子搏斗,從來沒失過手。難道這個沒有受過割禮的菲力士人比熊和獅子還難對付?大衛沖到戰場上,仍舊穿著自己放羊的衣服,取出隨身帶著的彈弓,撿了幾個石子做武器。
戈利亞一看等了四十多天,才等到一個孩子。就嘲諷說:“以色列人真是嚇破了膽,整天像烏龜一樣縮在殼子里,沒人敢上陣,讓一個孩子來送死。”根本沒把大衛放在心上。大衛不慌不忙,拿起手中的彈弓,把石頭壓在弓弦上,等到戈利亞快到跟前時,瞄準戈利亞的額頭,一彈打穿了戈利亞的腦門。戈利亞轟然倒地,大衛搶步上前,從戈利亞手中奪過刀,砍下了他的腦袋。
世人表現大衛題材的作品很多,但米開朗基羅并未沿襲前人的思路著重表現戰爭勝利后的喜悅和驕傲之情,而是選擇了臨戰之前的瞬間狀態。他鼻梁挺秀,雙眼充滿神采,但他的雙眉卻緊鎖著,似乎帶有一點點的害怕和猶豫,這一以孤獨少年對抗恐怖巨人、以弱小對強大的極富悲劇性矛盾沖突的特定瞬間,更是賦予了大衛一種宏偉壯麗的悲劇性氣質。他所表現的建功立業之前的大衛,是一個充滿憤怒和具有健壯力量的青年人,這種力量也是人文主義者向往的自由的人所具有的巨大潛力。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和多納泰羅的《大衛》不同之處在于:多納泰羅的《大衛》是文藝復興初期的藝術,是以復古為主要藝術形式的代表作品,是早期文藝復興雕刻中具有對藝術復古的挑戰的革新作品,他手下的大衛是具有神力的文弱牧童;而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是具有文藝復興時期雕刻藝術特征的代表作品,表現的是一名具有人力的健壯少年。
《大衛》的成功不只是因為它的題材不同,它所展現人體結構之精準更是讓世人為之震撼。
對于人體的描繪與刻畫上,雕塑與繪畫一樣非常注重人體的解剖與透視關系的處理。只有對人體內在結構與外在形態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將人的外在神態、肢體動態刻畫正確。根據現代解剖原理所繪制的人體頭部右側肌肉群與大衛的頭部進行比較,不難看出米開朗琪羅對人體解剖認知的準確性和深度。大衛的面部表情主要是通過眼輪匝肌與眉骨的變化而表現的;同時觀其扭曲的左小臂,也可發現此處各個肌肉塊隨著動態而產生的形態變化。大衛的雙手是被雕刻家著意刻畫表現的部分之一,尤其是下垂的右手,仔細觀察之下,可清晰辨識每塊腕骨、每段指骨,以及手指和手腕關節。(《藝術理論》)綜觀大衛全身,無處不體現出雕刻家運用肌肉和筋腱對骨架與關節的準確填充。由此可見,準確的內在結構和精細的外在塑造是該雕像具有永恒魅力的原因之一。
“雕塑之優點在于能抗拒歲月之久遠。”(達·芬奇語)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J305
A
1005-5312(2015)11-00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