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偉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工業設計對淄博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
王世偉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目前,國內工業設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浪潮從廣東、江浙多地已經開始,淄博市從前年開始規劃提出,儼然在工業設計方面的發展走在了省內的前列,一方面得益于政府領導的高瞻遠矚,另一方面也因為當前的產業各方面已經走到了疲態的階段,過剩的產能、產品附加值低弱、研究和發展R&D人員搭配不足及行業內外發展聯系較弱等等問題在此次工業設計發展規劃調研中暴露出不少,目前淄博高新區工業設計研究院的成立從戰略的角度啟動了項目推動的步伐,未來的淄博各行業的發展,諸如機械、陶瓷、服裝等,也將受到該行業的助推作用。
工業設計;淄博;轉型升級
“我們是制造業大國,已經具備很強的制造能力,但仍然不是制造強國,總體上處于國際分工和產業鏈的中低端;根本原因就是企業創新能力不強。如果能在‘中國制造’前面加上‘中國設計’、‘中國創造’,我國的經濟和產業格局就會發生根本的變化。”這是溫家寶總理在2012年科技創新大會上說的一段有關設計和產業關系的話,明確了當前國內的產業形勢,指出了未來若干年發展的主要任務。目前我省各地依然還是處于重生產、輕設計的階段,個別ODM企業初嘗了工業設計帶來的成果,但是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弱勢。在當代各項技術越來成熟,行業內外慢慢趨向于附加值的競爭的時候,工業設計逐漸成為企業生存、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的中心。淄博市較早的關注到自身產業所面臨的問題,也是在多方調研之后提出了由工業設計來創新優化產業結構,爭取轉型升級的想法,此舉也證實了從國內這幾年有關政策往工業設計方向傾斜的勢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們國家一直以制造為主,是制造業大國,制造業本身是實體經濟的主體,這沒有錯,但是如果僅僅只是制造,完全沒有主動權,不能想生產什么就生產什么,那么即使規模再大也只能處于產業鏈的最底端。這方面日本和韓國就完成的產業升級就值得我們思考,當我們八九成的企業做不了工業設計的時候,而日本和韓國的企業卻能夠做工業設計,有的訂單還是非常巨大的,也有一定的物流倉儲能力,所以他們的經濟模式下的附加值就要比我們賺的多的多,用郎咸平一句話就是:“我們創造出1美元的產值,那么我們就同時替美國創造出9美元的產值,我們越制造,美國越富裕?!?/p>
所以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來,工業設計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基礎,中央關于工業設計指導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政策有《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文件里國家將工業設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工業設計的重心是將產品的諸多附加屬性進行重塑升級,比如外觀形態設計、功能結構創新、包裝和節能、可持續設計,以及新材料的開發利用等,涉及產業非常的全面,幾乎涵括了制造業的每一個環節、領域。
從淄博地區行業的發展調研來看,淄博市工業基礎較好,是山東省制造生產發展相當不錯的城市,主要有建材、化工、醫藥、機械、紡織、電子、電力、冶金、陶瓷等行業。過去2013年淄博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01.2億元,化工、醫藥、新材料是淄博最具比較優勢的產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的72%以上,電子信息、醫藥2個行業利潤增幅超過20%。從過去的數據(圖一)分析得到:(1)雖然各個產業還在實現同比增長,但是增長放緩,甚至個別產業在出口方面出現負增長,說明淄博地區經濟在生產發展上遇到了一定的瓶頸;(2)優勢產業的比例過大,抓優勢產業的同時也不能放一些配套的、關聯行業,不能放棄一些有關的科研研究,否則在現有市場機制下很容易陷入被動的境地;(3)電子信息、和醫療產業的異軍突起,也給了我們相當大的啟示,非物質、服務方面的發展將來在產業中的比重可能會有一定量的增加,而工業設計帶來的附加值正好屬于這個范疇。
曾經的靠廉價密集型勞動力獲得利潤率的模式已經成為過去,現在新的技術成果、新材料及新技術的研發也讓這個有著中國傳統特色的行業煥發著新的生機,硅苑科技的硬瓷,統一建瓷的環保磚技術,金獅王建瓷的個性化是這幾年行業里面的佼佼者。在產業轉型升級的今天,地方企業要充分立足過去的地區所建立的優勢,另外也要充分發揮工業設計所帶來的推動效應。
楊振寧說過“21世紀是工業設計的世紀,一個不重視工業設計的國家將成為明日的落伍者”。工業設計承擔著工業發展的重任,是產品制造的靈魂,也是企業自我發展的最重要的環節。過去淄博地區很多產業,比如陶瓷行業,都在給國內外一些設計、企業做OEM,這種模式國內也比較普遍,這種模式在早期有著一定的發展意義,但是到了目前,當企業規模發展起來之后,就遇到了很大的瓶頸,各方面受到了產業鏈的限制,利潤低薄,核心技術較少,勞動力成本上不去。只有將品牌、設計、品質三者結合起來,才能創造較高的附加值。這一點淄博的“現代官窯”品牌策劃推廣就有相當的參考意義,推出之后也在省內外打造出一定的市場,推動了地區瓷業的知名度。
淄博市政府通過高校和其他地方的走訪調研,重塑了工業設計發展轉型升級的政策導向,提出了很多新的發展思路。
首先,政府作為工業設計創新設計的橋梁,聯接高校和企業。鼓勵高校工業設計成果轉化,鼓勵企業和高校進行對接合作,早年企業由于各種原因,在這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限制,甚至在人才方面也不能完全自主?,F在淄博市政府主動搭建平臺、孵化器——工業設計研究院,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扶持地方經濟的轉型升級發展,目標明確、思路清楚、影響深遠。
其次,建立完善工業設計創新示范點。從工業設計研究院入手,著手行業的龍頭企業,扶持重點科研項目,解決當前迫在眉睫的轉型升級問題,在一定時間內做好龍頭行業轉型升級的示范作用。
最后,產業有關工業設計的轉型升級的首要前提是工業設計教育的轉型升級。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要想工業設計的產業有所發展,最關鍵的還是人才培養,從模式到個體,這都是工業轉型最關鍵的環節。所以如何加強省內高校工業設計專業的建設,培養優秀的工業設計團隊,加強設計團隊的素質,也成了淄博市政府此次產業轉型升級中的一篇重要內容。據目前政府和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近來規劃來看,用工業設計產品比賽來拓展淄博地區文化影響,樹立品牌形象,錘煉省內所有高校和設計行業水平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當淄博各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轉型升級的難題的時候,工業設計站出來,試圖通過政府、企業、高校三者之間的協作來改變過去低效率、低產能和低附加值的面貌,目前來看,確實初有成效。但是,新的形勢下,產業往下繼續怎么發展,會出現哪些新的問題,都需要我們更加的了解工業設計,做好工業設計各個環節,充分的相信工業設計是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的良方,這樣,我們才能在將來的市場競爭中,在工業的產業鏈里擁有整個產業,而不僅僅是那個“制造”。
[1]張繼良,陳炳華,張帥奇.長三角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比較分析[J].調研世界,2012(07).
[2]施楊,陳艷.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地方人才結構現狀、問題及對策——以江蘇省常熟市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13).
[3]孫志鋒,鄭亞紅,陳萍.工業設計與制造業互動的掣肘因素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3(09).
[4]朱燾.中國設計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J].設計,2013(05).
F427
A
1005-5312(2015)11-0257-02